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学导读,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通过对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4.了解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学习重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2.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3.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逐渐形成的?4.魏、蜀、吴三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各是什么?
军阀割据 长期混战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保证了军粮供应和流民生计,实力不断增强。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招募流民和兵士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一)曹操势力壮大的主要举措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曹操为了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曹操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的辅佐为曹操成就大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材料研读】——【历史理解】学科素养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归纳总结】 官渡之战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唯才是举。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3)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5)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
(三)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曹军占领荆州后,孙权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曹操败(孙刘出奇制胜,火烧赤壁)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思考: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且军中疾病流行,战斗力减弱。曹操骄傲自满,战术失误。孙刘联军采取了正确的战术。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
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胜方取胜的原因都有指挥得当、运用巧妙的策略及军队战斗力强等因素,而败方失败的原因都有指挥者骄傲轻敌、指挥失误等因素;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战争。
骄兵必败,要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等。
探究:历史上的曹操真的就是一个阴险疑诈的奸臣吗?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建安十八年 (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知识拓展】【赤壁之战前后谋略一】
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孙刘联军采用了火攻战术
【知识拓展】【赤壁之战前后谋略二】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知识拓展】【赤壁之战前后谋略三】
(1)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 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2)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 南发展,攻取四川、云贵地区。
(3)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 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二)三国鼎立过程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
三国经济、军事实力势均力敌,缺乏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根本原因)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三)三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吴国的立国方针 “务农重谷”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诸葛亮治理国家时,赏罚分明、宽严并用。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保持尊重,教会他们谋生的技术,帮助他们改进生活。
结合《曹操·蒿里行》从国家政治、经济状况对比,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是进步还是倒退?
中央政权衰败,州牧拥兵割据,战乱不断
三国鼎立,结束割据混乱,政局相对稳定
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
曹魏重视农业,孙吴开发江东,蜀汉改善民族关系,开发西南
一、官渡之战1.概况:200年,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曹操以少胜多2.影响:为北方的统一奠定基础二、赤壁之战1.概况: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战于赤壁2.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三国鼎立1.三国鼎立:(1)魏国:220年,曹丕,定都洛阳(2)蜀国:221年,刘备,定都成都(3)吴国;229年,孙权,定都建业2.三国时期经济的发展
1.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实力最强的军阀是( )①刘备 ②曹操 ③孙权 ④袁绍 ⑤周瑜A.①② B.③④C.④⑤ D.②④2.春秋时期的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确立了自己的政治优势。东汉末年的曹操采取哪一个措施也达到了相似的目的( )A.把汉献帝接到许 B.招揽人才C.发动官渡之战 D.实行屯田
3.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牧野之战C.官渡之战 D.长平之战
4.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鹿之战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5.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 )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B.使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6.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 )A.都发生在北方B.都是曹操取得胜利C.都是以少胜多D.都是曹操军队人数占优势
7.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8.杜甫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所说的政治家是( )A.曹操 B.刘备C.孙权 D.诸葛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顾茅庐,赤壁之战,骄兵必败,三国鼎立的形成,曹魏重视农耕,三国经济的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图片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6课三国鼎立,学习目标,新课展开,官渡之战,政治上,经济上,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官渡之战概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示范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群雄逐鹿说战争,第一篇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以史为鉴,三国鼎立天下分,第二篇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