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上)9月月考数学试卷 (1)人教A版
展开1. 下列四条直线,其倾斜角最大的是( )
A.2x−y+1=0B.x+2y+3=0C.x+y+1=0D.x+1=0
2. 已知直线m⊥平面α,则“直线n⊥m”是“n // α”的( )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2, 1, 4)关于xOy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2, 1, −4)B.(−2, −1, −4)C.(2, −1, 4)D.(2, 1, −4)
4. 已知α,β是空间中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空间中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α,n//β,且α//β,则m//n
B.若m//α,n//β,且α⊥β,则m//n
C.若m⊥α,n//β,且α//β,则m⊥n
D.若m⊥α,n//β,且α⊥β,则m⊥n
5. 下列关于命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命题“若x2−3x+2=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x2−3x+2≠0”
B.“a=2”是“函数fx=lgax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命题“∃x∈−∞,0,2x<3x”是真命题
D.若命题p:∃n∈N,2n>1000,则¬p:∀n∈N,2n≤1000
6. 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2x−y−3=0的距离为( )
A.55B.255C.355D.455
7.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关于其结构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几何体是由两个同底的四棱锥组成的几何体
B.该几何体有12条棱、6个顶点
C.该几何体有8个面,并且各面均为三角形
D.该几何体有9个面,其中一个面是四边形,其余均为三角形
8.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坐标轴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分割成四个小正方形,若大圆为正方形ABCD的外接圆,四个小圆分别为四个小正方形的内切圆,则图中某个圆的方程是( )
A.x2+y2−x+2y+1=0B.x2+y2+2x−2y+1=0
C.x2+y2−2x+y−1=0D.x2+y2−2x+2y−1=0
9. 已知圆x2+y2+2x−4y+1=0关于直线2ax−by+2=0(a,b∈R)对称,则ab的取值范围是( )
A.(−∞, 14]B.(0, 14)C.(−14, 0)D.[−14, +∞)
10.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保持AP⊥BD1,则动点P的轨迹为( )
A.线段B1C
B.线段BC1
C.BB1的中点与CC1的中点连成的线段
D.BC的中点与B1C1的中点连成的线段
二、填空题
若函数f(x)=lga(3x−2)+1 (a>0, a≠1)的图象过定点P,点Q在曲线x2−y−2=0上运动,则线段PQ中点M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且 AD//BC,AD⊥CD,∠ABC=60∘,BC=2AD=2,PC=3 ,△PAB 是正三角形.
(1)求证: AB⊥PC;
(2)求二面角 P−CD−B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已知△ABC的外接圆的半径为2,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又向量m→=(sinA−sinC,b−a),n→=(sinA+sinC,24sinB),且m→⊥n→.
(1)求角C;
(2)求三角形ABC的面积S的最大值.
已知p:x2−x−6≤0,q:x2+2mx−8m2≤0,m>0.
(1)若q是p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
(2)若¬p是¬q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上)9月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直线的倾斜角
【解析】
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求出所给直线的斜率,比较其倾斜角的大小,即可得答案。故选B.
【解答】
解:对于A,2x−y+1=0,其斜率k1=2,倾斜角θ1为锐角;
对于B,x+2y+3=0,其斜率k2=−12,倾斜角θ2大于135∘;
对于C,x+y+1=0,其斜率k3=−1,倾斜角θ3为135∘;
对于D,x+1=0,倾斜角θ4为90∘.
故选B.
2.
【答案】
B
【考点】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解析】
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结合线面垂直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当m⊥α且n⊥m时,我们可以得到n // α或n⊂α.
因为直线n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所以充分性不成立;
当n // α时,过直线n可做平面β与平面α交于直线a,则有n//a.
又有m⊥α,则有m⊥a,即m⊥n,所以必要性成立.
故“直线n⊥m”是“n // α”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3.
【答案】
A
【考点】
空间中的点的坐标
【解析】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x, y, z)关于xOy平面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z).故选A.
【解答】
解: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某点关于xOy平面对称的点的横纵坐标不变,竖坐标为相反数,
点P(−2, 1, 4)关于xOy平面对称点的坐标是(−2, 1, −4).
故选A.
4.
【答案】
C
【考点】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空间中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若m//α,n//β,且α//β,则m,n或相交,或平行,或异面,故错误;
B,若m//α,n//β,且α⊥β,则m,n或相交,或平行,或异面,故错误;
C,若m⊥α,n//β,且α//β,则m⊥n,故正确;
D,若m⊥α,n//β,且α⊥β,则m,n或相交,或平行,或异面,故错误.
故选C.
5.
【答案】
C
【考点】
复合命题及其真假判断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命题的否定
【解析】
选项A是写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只要把原命题的结论否定当条件,条件否定当结论即可;
选项B看由a=2能否得到函数fx=lgax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反之又是否成立;选项C、D是写出特称命题的否定,注意其否定全称命题的格式.
【解答】
解:因为命题“若x2−3x+2=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x2−3x+2≠0,所以A正确;
由a=2能得到函数fx=lgax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
反之,函数fx=lgax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a不一定等于2,
所以”a=2“是“函数fx=lgax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B正确;
因为当x<0时恒有2x>3x,所以命题“∃x∈−∞,0,2x<3x”为假命题,所以C不正确.
命题p:∃n∈N,2n>1000,的否定为¬p:∀n∈N,2n≤1000,所以D正确.
故选C.
6.
【答案】
B
【考点】
圆的标准方程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解析】
由已知设圆方程为:(x−a)2+(y−a)2=a2,将(2,1)代入,求出圆的方程,再代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
【解答】
解:依题意:因为点(2,1)在直线2x−y−3=0上,
结合题意可设圆心坐标为a,a,
则2−a2+1−a2=a2,
即a2−6a+5=0,
解得a=1,或a=5,
所以圆心坐标为1,1或(5,5).
d=|2−1−3|5=255或d=|10−5−3|5=255,
所以圆心到直线2x−y−3=0的距离为255.
故选B.
7.
【答案】
D
【考点】
棱锥的结构特征
【解析】
根据几何体的直观图,得出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由此判断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
【解答】
解:根据几何体的直观图,得
该几何体是由两个同底的四棱锥组成的几何体,
且有棱MA,MB,MC,MD,AB,BC,CD,DA,NA,NB,NC和ND共12条;
顶点是M,A,B,C,D和N共6个;
且有面MAB,面MBC,面MCD,面MDA,面NAB,面NBC,面NCD和面NDA共8个,且每个面都是三角形.
所以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
故选D.
8.
【答案】
B
【考点】
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的转化
圆的一般方程
【解析】
由题意可得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内切圆的半径均为1,分别求得四个内切圆的圆心,可得圆的方程,即可得到所求结论.
【解答】
解:由大正方形的边长为4,可得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
则内切圆的半径均为1,
可得第一象限的圆心为(1, 1),方程为(x−1)2+(y−1)2=1,
即为x2+y2−2x−2y+1=0;
第二象限的圆心为(−1, 1),方程为(x+1)2+(y−1)2=1,
即为x2+y2+2x−2y+1=0;
第三象限的圆心为(−1, −1),方程为(x+1)2+(y+1)2=1,
即为x2+y2+2x+2y+1=0;
第四象限的圆心为(1, −1),方程为(x−1)2+(y+1)2=1,
即为x2+y2−2x+2y+1=0.
故选B.
9.
【答案】
A
【考点】
二次函数的性质
关于点、直线对称的圆的方程
【解析】
把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找出圆心坐标和半径,由已知圆关于直线2ax−by+2=0对称,得到圆心在直线上,故把圆心坐标代入已知直线方程得到a与b的关系式,由a表示出b,设m=ab,将表示出的b代入ab中,得到m关于a的二次函数关系式,由二次函数求最大值的方法即可求出m的最大值,即为ab的最大值,即可写出ab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把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x+1)2+(y−2)2=4,
∴ 圆心坐标为(−1, 2),半径r=2.
根据题意可知:圆心在直线2ax−by+2=0上,
把圆心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得:−2a−2b+2=0,即b=1−a.
设m=ab=a(1−a)=−a2+a=−(a−12)2+14,
∴ 当a=12时,m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4,即ab的最大值为14,
则ab的取值范围是(−∞, 14].
故选A.
10.
【答案】
A
【考点】
轨迹方程
【解析】
如图,BD1⊥面ACB1,又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故点P的轨迹为面ACB1与面BCC1B1的交线段CB1.
【解答】
解:如图,连接AC,AB1,B1C,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D1⊥平面ACB1.
又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
∴ 故点P的轨迹为平面ACB1与平面BCC1B1的交线段B1C.
故选A.
二、填空题
【答案】
y=2x2−2x
【考点】
轨迹方程
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解析】
令3x−2=1,得到f(x)=lga(3x−2)1 (a>0, a≠1)的图象过定点P(1, 1),设Q(q, 2−2),中点M(x, y),由中点坐标公式能求出线段PQ中点M轨迹方程.
【解答】
解:当3x−2=1,即x=1时,f(x)=lga1+1=1,
所以f(x)=lga(3x−2)+1(a>0, a≠1)的图象过定点P(1, 1).
设Q(q, q2−2),中点M(x, y),
所以x=1+q2,q=2x−1,
y=1+q2−22=q2−12=(2x−1)2−12=2x2−2x,
故线段PQ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是y=2x2−2x.
故答案为:y=2x2−2x.
三、解答题
【答案】
(1)证明:取AB中点E,作AF⊥BC,垂足为F,连结PE,CE,AC,
∵ BC=2AD,AD//CD,∠ADC=90∘,
∴ AD=FC=BF=1,
又∠ABC=60∘,
∴ △ABC 为正三角形,
E为AB中点, CE⊥AB,
∵ △ABP 为正三角形,E为AB中点, PE⊥AB,
∵ PE∩EC=E,
∴ AB⊥ 平面PCE,
∴ AB⊥PC.
(2)解:过P点作 PO⊥CE, PH⊥CD 连结OH,
由(1)知AB⊥ 平面PCE,
∴ 平面 ABCD⊥平面PCE,
∵ PO⊥CE, 平面ABCD∩平面PCE=CE,,
∴ PO⊥ 平面ABCD,
又PH⊥CD,
∴OH⊥CD,
∠PHO 为二面角 P−CD−B 的平面角,
∵ △ABC是正三角形,
∴ AB=BC=2,CE=3,
又△PAB是正三角形,
∴ PA=PB=AB=2,PE=3,
∴ △PEC为等腰三角形,
又PC=3,
可得∠PCE=30∘,
∴ PO=32, OC=332,
易知△BCE=30∘,
∴ ∠ECD=60∘,∴OH=332×32=94,
在Rt△POH中,
tan∠PHO=POOH=23,
∴ 二面角 P−CD−B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为 23.
【考点】
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证明:取AB中点E,作AF⊥BC,垂足为F,连结PE,CE,AC,
∵ BC=2AD,AD//CD,∠ADC=90∘,
∴ AD=FC=BF=1,
又∠ABC=60∘,
∴ △ABC 为正三角形,
E为AB中点, CE⊥AB,
∵ △ABP 为正三角形,E为AB中点, PE⊥AB,
∵ PE∩EC=E,
∴ AB⊥ 平面PCE,
∴ AB⊥PC.
(2)解:过P点作 PO⊥CE, PH⊥CD 连结OH,
由(1)知AB⊥ 平面PCE,
∴ 平面 ABCD⊥平面PCE,
∵ PO⊥CE, 平面ABCD∩平面PCE=CE,,
∴ PO⊥ 平面ABCD,
又PH⊥CD,
∴OH⊥CD,
∠PHO 为二面角 P−CD−B 的平面角,
∵ △ABC是正三角形,
∴ AB=BC=2,CE=3,
又△PAB是正三角形,
∴ PA=PB=AB=2,PE=3,
∴ △PEC为等腰三角形,
又PC=3,
可得∠PCE=30∘,
∴ PO=32, OC=332,
易知△BCE=30∘,
∴ ∠ECD=60∘,∴OH=332×32=94,
在Rt△POH中,
tan∠PHO=POOH=23,
∴ 二面角 P−CD−B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为 23.
【答案】
解:(1)∵ m→⊥n→⇒m→⋅n→=0,
∴ (sinA−sinC)(sinA+sinC)+24(b−a)sinB=0,且2R=22,
由正弦定理得:(a2R)2−(c2R)2+24×b2R(b−a)=0,
化简得:c2=a2+b2−ab,
由余弦定理:c2=a2+b2−2abcsC,
∴ 2csC=1⇒csC=12.
∵ 0
(2)∵ a2+b2−ab=c2=(2RsinC)2=6,
∴ 6=a2+b2−ab≥2ab−ab=ab(当且仅当a=b时取“=”),
∴S=12absinC=34ab≤323,
∴Smax=323,此时△ABC为正三角形.
【考点】
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解析】
(1)由m→⊥n→,推出m→⋅n→=0,利用坐标表示化简,结合余弦定理求角C;
(2)利用(1)中c2=a2+b2−ab,应用正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求三角形ABC的面积S的最大值.
【解答】
解:(1)∵ m→⊥n→⇒m→⋅n→=0,
∴ (sinA−sinC)(sinA+sinC)+24(b−a)sinB=0,且2R=22,
由正弦定理得:(a2R)2−(c2R)2+24×b2R(b−a)=0,
化简得:c2=a2+b2−ab,
由余弦定理:c2=a2+b2−2abcsC,
∴ 2csC=1⇒csC=12.
∵ 0
(2)∵ a2+b2−ab=c2=(2RsinC)2=6,
∴ 6=a2+b2−ab≥2ab−ab=ab(当且仅当a=b时取“=”),
∴S=12absinC=34ab≤323,
∴Smax=323,此时△ABC为正三角形.
【答案】
解:(1)∵ p:x2−x−6≤0,
∴ −2≤x≤3.
∵ q:x2+2mx−8m2≤0,m>0,
∴ −4m≤x≤2m.
若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则−4m≤−2,3<2m,或−4m<−2,3≤2m,
解得:m≥32.
(2)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4m≥−2,2m<3,m>0,或−4m>−2,2m≤3,m>0,
解得, 0
根据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取值问题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 p:x2−x−6≤0,
∴ −2≤x≤3.
∵ q:x2+2mx−8m2≤0,m>0,
∴ −4m≤x≤2m.
若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则−4m≤−2,3<2m,或−4m<−2,3≤2m,
解得:m≥32.
(2)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4m≥−2,2m<3,m>0,或−4m>−2,2m≤3,m>0,
解得, 0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市某校高二(上)9月月考数学试卷人教A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市某校高二(上)9月月考数学试卷人教A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上)9月月考数学试卷 (1)人教A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上)9月月考数学试卷 (1)人教A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上)9月月考数学试卷人教A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上)9月月考数学试卷人教A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