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2课时 生活中的杠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身边各种杠杆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使知识的传承在探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从而缩短生活与物理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
本节的学习内容是“力”内容的延伸,又是后续内容“其他简单机械”的基础.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阶段,已具有一定观察、思考分析能力,能利用已有知识积极主动交流,讨论,同时他们对新事物又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知道省力、费力、等臂等不同类型的杠杆及其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杠杆的探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通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人文教育.
重点:理解杠杆的分类.
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
2课时(第2课时)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
长直杆、书包、多媒体课件.
课前3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79—P80内容并用双色笔标出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定律和重点知识,物理课代表收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准备在课堂上展示.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皮划艇比赛视频.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留意船桨的作用.
小小船桨威力大,船桨在比赛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你知道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欲.)
二、进行新课
小实验:准备好一个书包、一根1.5 m长的直杆,请一位同学将书包用直杆撬在肩上,改变直杆与肩部接触的位置,体验撬书包的不同感受.让学生说一说.
学生谈感受:书包离肩很近,感觉轻松;书包离肩很远,感到吃力.发现杠杆在不同情况下有可能省力,也有可能费力.
教师讲解:撬书包这一过程中,撬杆相当于杠杆,书包离肩远近不同,无非是改变了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所以,我们按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相对长度将杠杆进行分类.
教师提出问题:
我们身边的杠杆很多,你能通过观察和思考对这些杠杆进行分类吗?
学生观察图片,分析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分析:
(1)分两类,一类是直杠杆;一类是弯杠杆.
(2)按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分为三类:①l1>l2;②l1<l2;③l1=l2.
(3)按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关系分为三类:①F1>F2;②F1<F2;③F1=F2.
杠杆按其省力与否,可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三类杠杆应满足什么条件?
学生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加以分析.师生归纳总结.
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当l1>l2时,F1<F2,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当l1<l2时,F1>F2,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当l1=l2时,F1=F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教师强调:判断杠杆是否省力,不能只看阻力臂与动力臂本身的长短,要由动力臂跟阻力臂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决定.
小游戏:在理解杠杆的分类原理之后,学生分成三组(省力杠杆组、费力杠杆组和等臂杠杆组),分别结合实际生活举出实例,谈谈不同杠杆的特点及应用.看哪一组说得又对又多.
省力杠杆:羊角锤、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手推车、夹壳器等.
费力杠杆:铁锹、扫帚、镊子、钓鱼竿、理发用的剪刀、筷子、船桨等.
等臂杠杆:跷跷板、天平等.
教师点评所举实例的正确性.重点讲解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
如图所示,天平是一等臂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知:
F1l1=F2l2,又因为l1=l2,所以F1=F2,m1g=m2g,所以m1=m2.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拓展】
人们很早就会使用杠杆了.大约三千多年前,中国就有用来捣谷的舂,用来在井上汲水的桔槔,还有能够精确测量的天平和杆秤等.
【对点训练】
小明在进行小制作时,需要剪一块白铁皮,最好选用下图剪刀中的( )
【答案】D
三、学以致用
1.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2.衣服夹是一种常用物品,如图所示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衣服夹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费力杠杆
B.当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杠杆
C.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杠杆
D.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杠杆
【答案】1.A 2.B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体会和经验?
1.杠杆的分类;
2.杠杆的应用.
第2课时 生活中的杠杆
一、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
2.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
3.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大于阻力.
二、杠杆的应用
完成《红对勾·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或《红对勾·练吧》的相关练习.
1.本节课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进行有科学依据地猜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2.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往往使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而课堂上应巧妙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产生各种猜想和结论,鼓励更多的学生发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种类,课堂小结,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12.1 杠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12.1 杠杆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组内交流讨论上述问题,进行实验,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分析数据,看哪个小组能找出答案,什么是杠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1 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1 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