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重庆市七校联盟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365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重庆市七校联盟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365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重庆市七校联盟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365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重庆市七校联盟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年重庆市七校联盟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那么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A. 28.33米/秒 B. 13.60米/秒 C. 14.78米/秒
2.如以下图为A,B两个小球向右运动过程的闪频照片.它表示两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处的位置,那么对A,B两个小球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 )
A. 小球A做变速运动,小球B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小球A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B做变速运动
C. 小球A,B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小球A,B都做变速运动
3.以下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
A. 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水的多少
B. 夏天人们买西瓜,要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生熟
C. 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D. 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
4.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5.以下现象中,由熔化形成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 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6.如以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可能是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 B. 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C. 可能是萘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D. 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7.如图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反射光线OA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60°.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α=30°,β<60° B. α=60°,β>30° C. α=30°,β>60° D. α=60°,β<30°
8.发生月食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 B. 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
C. 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线上,太阳在中间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9.如以下图,小明将凸透镜 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 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 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
D. 将蜡烛放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10.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那么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以下操作可行的是〔 〕
A. 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11.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末期叙拉古王国的一位智者,他的一生有许多物理发现和创造,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的传说就非常精彩.相传,叙拉古国王得到了一顶令他爱不释手的精美王冠,但他疑心金匠在制作王冠时在黄金中掺入了过多的白银造假,于是交给阿基米德一个任务,在不准破坏王冠的前提下测量王冠中掺有白银的比例.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40cm3 , 假设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25cm3和50cm3 ,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王冠中金的质量和银的质量之比为1:2
B. 王冠中金的质量和银的质量之比为2:3
C. 王冠中金的体积和银的体积之比为1:2
D. 王冠中金的体积和银的体积之比为1:3
12.小明对生活中的几个物理量做出了如下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B. 人体密度约为
C. 家用灯泡额定电流约为 D.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三、填空题
13.如以下图,在相同的玻璃瓶中装上不同高度的水,通过敲击瓶壁能发出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人们以________为单位来描述声音强弱的等级。
14.医护人员在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的过程中所穿戴的防护服、N95口罩和护目镜,如以下图,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戴的护目镜镜片常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________造成的〔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以以下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________,从图中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四、实验题
16.李阳同学为了测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单层紧密地在一支铅笔上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以下图:
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_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_______。
17.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3〕经测量,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以下图,那么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18.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他们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按表一中的入射角i依次进行了三次实验,并将相应的折射角r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使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一〔空气斜射入水〕
表二(空气斜射入玻璃)
〔1〕分析比拟实验序号________ 数据中的入射角i与折射角r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分析比拟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数据中的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拟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 。
19.近年来,山西太钢集团致力于高端钢铁材料的研发,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奉献。经相关人员同意,小青把一块太钢生产的钢铁块带回学校实验室测量其密度。步骤如下:①在一个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再将钢铁块浸没于水中,两次水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乙所示,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③从量筒中取出钢铁块,直接放在天平左盘称量;④再次调平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钢铁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2〕步骤②中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3〕钢铁块的质量为________g,密度为________g/cm3;
〔4〕步骤③的操作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
20.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1〕将下表空格处填写完整。
〔2〕比拟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_____。
〔3〕比拟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________。
五、计算题
21.小明在水平地面沿直线推一重为300N的木箱,某段时间内的 图像如以下图,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倍,问在这段时间内:
〔1〕木箱移动的距离;
〔2〕推力的大小;
〔3〕推力做功的功率。
22.某次在高空发生闪电打雷,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小明看到闪电隔3秒后听到雷声.
〔1〕打雷的位置离小明有多远?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在空气中传播了相同的时间,走过的距离是多少米?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解答】第一个三角形图案表示,超声波从测速仪上发出,距离测速仪越来越远,所以图线斜向上,到汽车时,时间刚好是0.16s,然后再返回,波与测速仪的距离越来越近,故其图线斜向下,由此可计算出测速仪到汽车的距离为s1=0.16s×340m/s;同理,第二个三角形可表示,测速仪到汽车的距离为s2=0.12s×340m/s;故两次汽车前进了△s=s1-s2=0.16s×340m/s-0.12s×340m/s=13.6m;中间间隔的时间是从0.16s时刻到1.12s时刻,故时间为△t=1.12s-0.16s=0.96s;故汽车的速度为v= =14.17m/s。
故答案为:D
【分析】先确定汽车收到第一、二次信号时用的时间,利用s=vt求出到测速仪的距离,进而求出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利用速度公式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即可.
2.【解析】【解答】A球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越来越大,做的是变速运动;
B球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一直不变,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小球A做变速运动,小球B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应选A。
【分析】在频闪照片中暗含的物理信息是每相连的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可根据两点间距变化判断做的是什么运动。
3.【解析】【解答】A.往水瓶中倒水时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倒的水越多,音调就越高,通过听声音就能判断装水的多少,利用声音获得信息,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生西瓜和熟西瓜的结构不同,所以敲击时发声的音色不同,利用声音获得信息,B不符合题意;
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性质,C符合题意;
D.蜜蜂带着花蜜和不带花蜜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不同,那么音调不同,所以根据“嗡嗡〞声就能判断它是否采了蜜,利用声音获得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不仅可以传播能量,例如声音可以把酒杯震碎,也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听收音机、听老师讲课,结合选项求解即可。
4.【解析】【解答】高声喧哗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是响度.
故答案为:A。
【分析】(1)音调:是指声音的上下,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5.【解析】【解答】A.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A符合题意;
B.土地干涸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结果,属于汽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C不符合题意;
D.湖水结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凝固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熔化吸热,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6.【解析】【解答】解:首先明确海波、萘是晶体,松香、沥青是非晶体,
A、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下降,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不变,而图中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而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内,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故A错误;
B、松香是非晶体,松香熔化时图象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在不断地升高,而图中没有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一直上升,所以不是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故B错误;
C、图象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而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内,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萘是晶体,所以可能是萘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故C正确;
D、沥青是非晶体,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会一直升高,而图中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因此不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故D错误.
应选C.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在熔化图象上的区别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有一个水平线段,该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那么没有水平线段.
7.【解析】【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作出其入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也为60°,入射角为90°﹣60°=30°.
同时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要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角大于30°,光线要远离法线.那么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β就小于60°,如以下图
应选A.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根据条件作出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后根据几何关系进行分析.
8.【解析】【解答】当太阳、地球、月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中间时,不透明的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食。
故答案为:B。
【分析】发生月食时,是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光,导致月球一局部看不到。
二、多项选择题
9.【解析】【解答】A.根据“无论实像或虚像,物靠近焦点像变大〞可知,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即蜡烛远离焦点,所成的虚像将变小,A符合题意;
B.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是会聚的,经过成像点后是发散的,所以眼睛必须在成像点以外的光线发散区域才能看到这个像;当眼睛在原光屏处不能看到发光体的像,眼睛靠近凸透镜也不能看到像,当眼睛从原光屏位置远离凸透镜,能看到像,B符合题意;
C.当蜡烛放在10cm处,物距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符合题意;
D.将蜡烛放在35cm刻度线处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会有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不同时,成像的性质也不同,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求解即可。
10.【解析】【解答】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所以拿走近视眼镜时,像的位置将会靠近凸透镜,所以应将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或将光屏靠近凸透镜都可以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AC。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进像远像变大.
11.【解析】【解答】设王冠的质量为m,那么金的密度为
银的密度为
设王冠含金的体积为V金 , 那么银的体积为
所以可得
解得含金体积为
所以王冠中金的体积和银的体积之比为1:3,王冠中金的质量和银的质量之比为
B、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假设王冠中的金的体积,结合总体积求解银的体积,结合两者的密度求解王冠的质量,与25cm3和50cm3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质量相同,利用此条件列方程求解。
12.【解析】【解答】A.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A不符合题意;
B.水的密度是 ,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 左右,B符合题意;
C.家用电风扇工作电流约 ,家用普通灯泡的电流与此差不多,在 左右,C符合题意;
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质量、电流、密度、温度的估计,平时注意积累记忆即可。
三、填空题
13.【解析】【解答】瓶中倒入不等量的水,敲击每个玻璃瓶的同一位置,水量多的瓶子不容易振动,水量少的瓶子容易振动,因此瓶子发出上下不同的声音,即声音的音调不同。物理中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分析】瓶内装有质量不同的水,用玻璃板敲击瓶子,瓶子振动发声,敲击力度越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装有的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低;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单位是分贝。
14.【解析】【解答】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戴的护目镜镜片常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气态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附在上面造成的。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放热。
15.【解析】【解答】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的会聚点在 处,光心在 处,所以它的焦距
【分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平行光经过透镜后会会聚到一个点上,此点即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
四、实验题
16.【解析】【解答】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线圈左端与0.00cm对齐,右端与2.40cm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2.40cm;导线的直径 .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相邻两刻度的距离,观察刻度尺求解即可;用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利用总长度除以线圈的匝数即为导线的直径。
17.【解析】【解答】(1)实验原理为: ,所以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测出时间,用刻度尺测出通过的距离,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一些,这样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计时方便.(3)由图知:s3.=0.9m-0.4m=0.5m,t3=1s,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 .
【分析】〔1〕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利用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2〕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斜面的倾斜程度应该设置的小一些;
〔3〕利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的长度,利用速度公式求解物体的平均速度。
18.【解析】【解答】(1)由表一或表二可得,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因此根据序号1、2、3〔或4、5、6〕可以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2)分析比拟实验序号1与或2与4〔5、3与6〕数据可得: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当入射角一定时,在玻璃中的折射角总是小于水中的折射角。(3)分析表一或表二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可以发现,入射角相同时,折射角不同,说明不同介质对光的偏折程度不相同。
【分析】〔1〕结合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光发生折射时,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大;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路程会发生偏折,即光的折射,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明确处在空气中的角最大即可;
〔3〕入射角相同时折射角不同,不同的介质对光的偏折程度不同。
19.【解析】【解答】(1)图甲中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钢铁块的体积V=30 mL -25 mL =5 mL =5cm3
钢铁块的体积为5cm3。(2)根据天平调平衡时遵循的原那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图示中托盘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所以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3)图中游码在4刻度线上,所以钢铁块的质量为m=20g +10g+5g+4 g =39g
钢铁块的质量为39g。钢铁块的密度ρ= = 3
3。(4)步骤③中从量筒中取出钢铁块,直接放在天平左盘称量,钢铁块上沾有水,测出的质量偏大,而体积测量时准确的,由ρ= 可知,测得的密度较真实值偏大;且将沾水的钢铁块直接放在天平左盘称量,容易损坏天平。
【分析】〔1〕利用排水法,即末状态的体积减初状态的体积即为石块的体积;
〔2〕托盘天平称量前的调平,通过移动游码和平衡螺母来实现,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哪个盘高平衡螺母就往哪调;
〔3〕当天平再次平衡后,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利用密度公式求解物体的密度即可;
〔4〕物体外表沾有水,故测得的质量偏大,密度偏大。
20.【解析】【解答】(1)松木1质量和体积比值 (2)比拟1、2两次实验数据,物质都是铝,体积是 ,质量是54g;当体积增大一倍即 ,质量也增大一倍即108g,所以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3)从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其质量相同都是108g,但不是同种物质,其体积不相等;所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不相等的。
【分析】密度是物体的特性,物体的密度只与物体的种类有关系,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有关系,但是可以通过密度公式求解物体的密度;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两者成正比。
五、计算题
21.【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得到木箱移动的速度和时间,利用速度和时间求解运动的距离;
〔2〕结合木箱受到的阻力与重力的关系求解阻力,木箱匀速运动,水平受力平衡,推力等于阻力;
〔3〕结合推力大小和木箱的速度利用公式P=Fv求解功率即可。
22.【解析】【分析】〔1〕结合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距离;
〔2〕结合光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相乘即为传播的距离。实验序号
入射角 (度)
折射角 (度)
1
2
3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度)
折射角 (度)
4
5
6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
体积
质量 体积
1
铝块1
54
20
2
铝块2
108
40
3
松木1
108
216
________
4
松木2
10
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月考专区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月考专区八年级上册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重庆市七校联盟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