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重庆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阶段考试试卷附答案
展开1.以下选项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中学生的身高约 165dm B. 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37℃
C. 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1m/s D. 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min
2.以下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冰冻饮料瓶身上形成“汗〞
C. 秋天,草叶上形成霜 D. 冬天,北方冰冻衣服晾干
3.以下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看见水中的鱼
C. 放大的字 D. 石桥倒影
4.小茗同学在整理物理笔记时发现下面几句话,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A. 沸腾过程要吸热,蒸发不需要吸热 B.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C. 沸腾是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D. 液体的沸点会受到气压的影响
5.以下对物态变化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夏天吃冰棍解暑是利用了熔化吸热 B. 热天在地上洒水降温是利用了升华吸热
C. 用蒸气蒸馒头是利用了汽化放热 D. 舞台的“烟雾〞效果是利用干冰汽化放热
6.如图是一条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界面上发生的反射、折射光路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MN 是空气和玻璃的界面 B. AO 是入射光线
C. 入射角的度数是 30° D. PQ 的右边介质时空气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某同学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 10cm 处,在距离凸透镜 18cm 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5cm B. 8cm C. 9cm D. 10cm
8.如图是一物体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前 30min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30min~40min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 60min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12m/min D. 前 30min 的速度小于后 20min 的速度
二、填空作图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
9.阳光斜射到玻璃墙面上让人感到刺眼,造成光污染,是光发生________反射形成的;为了让各个方向的学生都能看见图像,电影幕布要尽量做得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 。
10.小明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他是__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 视〞〕。如果小明仍坐在原位,为了能够看清黑板,应佩戴用________做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11.一条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反射角是________°;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当镜面绕入射点转过 20°,那么反射光线转过________°。
12.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 10m 到达终点。以树为参照物,乙是________的; 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 10m 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平均速度重新比赛,那么比赛结果是________。〔选填“甲先到〞、“乙先到〞或“一起到〞〕
13.2021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阅兵式中各种先进的武器展示出我国的军事实力。其中有毕业于重庆市实验中学的许月昊执飞的预警机梯队,展示出最强“空中大脑〞。徐月昊说: “预警机其实就有点类似于在一间黑漆漆的屋子里,谁都看不见谁。当我们每个人拿手电, 照射到对方时,就能看见了。而我们预警机在这里充当的角色,就似一个夜视仪,通过对整个战场态势的监控,引导我们的小飞机、战斗机以相同的速度向前飞行,才能保持稳定的形状通过天安门上空。〞
请参照例如写出表达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例如重复〕
例如:物理现象:夜视仪 物理知识:利用红外线进行工作
作答:物理现象: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
14.按要求作图:
〔1〕如图,A′B′是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你在平面镜前作出物体 AB;
〔2〕如图,请画出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三、实验题〔此题共 3 个小题,第 15 小题 6 分,第 16 小题 8 分,第 17 小题 8 分,共 22 分。〕
1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象答复:
〔1〕此装置采用水浴法是为了让固体________,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原理制成的;
〔2〕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图丙中得知该固体的熔点是________℃;
〔3〕从丙图中的 DE 段得知,它在沸腾过程中虽然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
16.在“研究平面镜成像〞 的实验中,小王小组设计了以以下图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找到________,最好选用________玻璃板〔选填“茶色〞或“无 色透明〞〕;
〔2〕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要________,将蜡烛 A 点燃,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和 A 的像重合,记录下 B 的位置。用________测出 A、B 到玻璃板的距离,得出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更换 A 的位置重复上面的步骤,这样屡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①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②寻找普遍规律
〔4〕另一小组的同学找来一个发光的字母“A〞来做实验,他们________〔“能〞或“不能〞〕证明像和物的左右关系。最后他们得到正确结 论,并应用于实际,当镜子中的时钟显示“ 〞,那么此时的时间是________。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可上下调节的支撑杆上进行实验。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在调节高度时发现图乙的情况,应该把蜡烛往________调;
〔2〕调节正确后,在光屏上呈现出一个清晰的________立、________的实像;
〔3〕保持图乙中三者的位置,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那么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因为光路是________的。
〔4〕假设在已经成像清晰实验中,将一个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如图丙。那么为了 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这说明远视眼形成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________(“前面〞或“后面〞)。
四、论述与计算题(此题共 3 个小题,第 18 题 6 分,第 19 题 8 分,第 20 题 8 分,共 22 分,解容许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
18.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从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min20s到达地球。用激光测距的方法从地球向一地球同步卫星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0.24s收到了从卫星反射回来的信号。求:
〔1〕太阳离地球有多远;
〔2〕地球离同步卫星的距离。
19.如图标志牌表示“高速公路上车速不能低于60km/h,也不能超过100km/h〞。当司机行驶到该标志牌时正好是上午8时。请问:
〔1〕轿车以80km/h的速度从此处匀速行驶到重庆的时间;
〔2〕假设汽车到达重庆的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汽车的平均速度;
〔3〕在不违反标志牌规定的情况下,汽车到达重庆的时刻范围。
20.下表是简化后的福州开往上海虹桥的G1636次高铁列车时刻表。求:
〔1〕该次高铁从福州到上海虹桥用的平均速度;
〔2〕途中G1636次高铁列车以21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0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s。求该列车的长度;
〔3〕假设G1636次高铁列车刚好在上桥的桥头时,对面也有一辆返回的相同长度的列车也刚好在对面桥头准备以恒定速度上桥。假设此时开始计时,直到两列车车尾刚刚别离用时10s。那么对面列车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解析局部
一、选择题〔此题共 8 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3 分,共 24 分〕
1.【解析】【解答】A.中学生的升高约16.7dm,A不符合题意;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是25℃左右,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1.1m/s,C符合题意;
D.人正常的心脏跳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为0.8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感觉中学生的身高、体温、心脏频率和步行速度,感觉合理数据解答。
2.【解析】【解答】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冰冻的饮料瓶身上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化是气体变为液体的现象,常见的有“白气〞、露、雾等。
3.【解析】【解答】A.小孔成像现象,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看见水中的鱼,光发生了折射,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光发生了折射,C不符合题意;
D.水中看到的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遇到水面会发生反射,形成倒影。
4.【解析】【解答】A.沸腾和蒸发都是汽化,汽化吸收热量,A符合题意;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B不符合题意;
C.沸腾是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 C不符合题意;
D.液体的沸点会受到气压的影响 ,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沸腾和蒸发都是汽化,汽化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沸腾需要到达沸点。
5.【解析】【解答】A.吃冰棍时,冰棍在熔化时吸收热量,可以解暑,A符合题意;
B.热天在地上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汽化吸热 , B不符合题意;
C.用蒸气蒸馒头是利用了液化放热,C不符合题意;
D.舞台的“烟雾〞效果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固体变为气体是升华现象。
6.【解析】【解答】根据图像,BO和CO到NO的夹角相等,分别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以MN是法线,A不符合题意;OA是折射光线,B不符合题意;入射光线是CO,反射光线是OB,反射角为30°,入射角为30°,C符合题意;折射大于30°,所以PQ的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判断光路中的光线,结合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变化,判断不同介质。
7.【解析】【解答】根据物距u=10cm,像距v=18cm,结合物距和像距范围,列不等式为f<10cm<2f,18cm>2f,解不等式5cm
【分析】根据物距和像距范围,列不等式,并计算焦距范围。
8.【解析】【解答】A.在路程和时间图像中,当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时,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在路程和时间图像中,当时间改变而路程不变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A不符合题意;
, C不符合题意;
D.前30min和后20min的路程相同,时间越少,速度越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当路程相同时,时间越少,速度越快。
二、填空作图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
9.【解析】【解答】阳光斜射到玻璃墙面上让人感到刺眼,造成光污染,是光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假设反射面粗糙,会发生漫反射, 让各个方向的学生都能看见图像 , 电影幕布要尽量做得粗糙。
故答案为:镜面;粗糙。
【分析】光滑的外表使光发生镜面反射,粗糙的外表会发生漫反射。
10.【解析】【解答】由于走近物体才看清了,说明是近视眼,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需要利用凹透镜矫正。
故答案为:近视;凹透镜。
【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需要利用凹透镜矫正。
11.【解析】【解答】当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此时的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当光线不动,镜面转过20°,此时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为20°,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夹角为40°,那么反射光线转过40°。
故答案为:0;40。
【分析】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
12.【解析】【解答】相对于路边的树木,赛跑的人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当甲乙以原来的速度跑,甲在100m的路程中,每10m都比乙快,所以当甲后退10m时,仍比乙先到达终点。
故答案为:运动;甲先到。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就是运动的,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程和速度的比值关系,判断时间的大小。
13.【解析】【解答】根据阅读材料,当人看物体时,假设物体不是光源,那么人看到的是物体的反射光线,假设没有光线照射到物体上,那么物体不能反射光,人看不到物体。
故答案为:黑漆漆的屋子里,敌人和我都看不见对方;看见物体要有光源。
【分析】人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可以反射光。
14.【解析】【解答】〔1〕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图时,做像体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如图
;
〔2〕光线的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焦点,经过凹透镜折射平行于主光轴,如图
。
【分析】〔1〕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2〕光线的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焦点,经过凹透镜折射平行于主光轴。
三、实验题〔此题共 3 个小题,第 15 小题 6 分,第 16 小题 8 分,第 17 小题 8 分,共 22 分。〕
15.【解析】【解答】〔1〕探究固体熔化规律时,利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固体受热均匀,温度计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
〔2〕根据图像,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的位置在零下4格,温度为-4℃;根据丙图,此固体在0℃时温度不变,此时正在熔化,熔点为0℃;
〔3〕在DE段,物体在熔化,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分析】〔1〕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固体受热均匀;温度计的原理工作是液体的热胀冷缩;〔2〕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3〕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16.【解析】【解答】〔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可以看到像和玻璃板后面的拉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选用茶色玻璃,反光面较暗,像更清晰;
〔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选择刻度尺测量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得出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更换物体A的位置,进行屡次实验,可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普遍规律;
〔4〕字母A是对称图像,不能探究像和物体的左右关系,由于平面镜中像和物体对称,镜子中的时钟时间为10:51.
【分析】〔1〕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反光面较暗,像更清晰;〔2〕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可以探究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利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3〕屡次实验可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普遍规律;〔4〕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17.【解析】【解答】〔1〕平行光经过凸透镜会聚的点是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像,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根据图像,为了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需要将凸透镜向上调节;〔2〕根据图像,由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60cm-45cm=15cm,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3〕因为光路是可逆的,当把蜡烛和光屏对调时,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实像;〔4〕当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老花镜时,由于老花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此时的像靠近凸透镜,光屏要靠近凸透镜移动,说明老花眼的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分析】〔1〕平行光经过凸透镜会聚的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焦距,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2〕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3〕光路是可逆的,当把蜡烛和光屏对调时,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实像;〔4〕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成像时加凸透镜,像靠近凸透镜。
四、论述与计算题(此题共 3 个小题,第 18 题 6 分,第 19 题 8 分,第 20 题 8 分,共 22 分,解容许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
18.【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2〕根据光速和时间的乘积计算两地间距离。
19.【解析】【分析】〔1〕根据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2〕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平均速度;〔3〕根据路程和最高、最低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计算时间范围。
20.【解析】【分析】〔1〕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2〕利用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利用总路程和桥长的差计算车长;〔3〕根据总长度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利用速度差计算车速。停靠站
序号
站名
进站时间
发车
时间
起始里程
〔km〕
1
福州
﹣﹣
13:25
0
3
武夷山东
14:25
14:27
225
…
…
…
…
…
10
上海虹桥
17:49
﹣﹣
880
重庆市渝北区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月考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渝北区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月考试卷(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重庆市七校联盟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重庆市七校联盟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月考专区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月考专区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