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力和机械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力和机械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2.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3.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砂以方便路人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体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镁粉以防止从杠上滑落
4.下列简单机械能够省力的是( )
5.用扳手拧生锈的螺母时,工人常在扳手柄上再套一节管子,如图所示,力作用在B点比作用在A点更容易拧下螺母,可见力的作用效果和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无法确定
(第5题) (第6题)
6.在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车间工人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物提起2 m的高度,下列关于这个滑轮组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10 m B.这个滑轮组能省距离
C.这个滑轮组能省力 D.这个滑轮组既省力又省距离
7.一消防员进行徒手爬绳训练。当他双手握住绳索竖直匀速上攀时,绳索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A.小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上 B.等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上
C.大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上 D.大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下
8.如图所示是一根重为G的均匀木棒OA,能以支点O自由转动,现用力FC作用于木棒的A端,使木棒OA在水平位置上保持平衡,当力F由FC方向逐渐转到FB方向时,力的大小变化为( )
A.一直在减小 B.保持不变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9. 如图所示,下列简单机械中,忽略杠杆、滑轮的自重、绳重及摩擦,当提起同一重物时,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10.如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杠杆两端的钩码上分别加挂一个完全相同的钩码,则( )
A.杠杆不能水平平衡,左端上升 B.杠杆不能水平平衡,右端上升
C.杠杆仍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拉弓射箭的过程中,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松手后箭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12.汽车轮胎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________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但雨天行车时须减速慢行,因为积水的路面会________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均填“增大”或“减小”)
13.小强用10 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某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 N。
14.弹簧拉力器的说明书上写着,把每一根弹簧拉长10 cm需要10 N的力,小王把图中的拉力器拉长20 cm,他的拉力是________N。(弹簧的伸长均在弹性限度内)
(第14题) (第15题)
15.如图所示,用固定在竖直墙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已知AB长40 cm,BC长50 cm。室外机的质量为30 kg,室外机的重力作用线正好通过AB中点,不计支架重力,则A处钉受到的水平拉力F为________N。为了安全,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16.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___;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F1、F2的大小关系是F1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2。
(第16题) (第17题)
17.如图所示为探究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 N。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_______N,动滑轮重________N,将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15 cm,则钩码上升的高度为________cm。(不计一切摩擦及绳重)
三、作图题(第18题2分,第19题4分,第20题5分,共11分)
18.画出被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1)] [第20题(2)]
19.(1)请在图甲中画出人拉重物上升,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2)在图乙中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20.(1)如图为吊车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动力、阻力和阻力臂。
(2)画作用点在B点,斜向右上方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拉力F拉=30 N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第21题4分,第22题10分,第23题4分,共18分)
2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如表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 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N。
(3)以下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
A B C D
22.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上面粘有橡皮泥的滑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右端相连,细线与木板平行。小明同学利用此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实验操作如下:
①把橡皮泥粘在滑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记为G。
②将粘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到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线和弹簧测力计相连,用手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示数F。
③多次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并重复步骤①②,记录相应数据如表所示。
(1)当F=0.6 N时,滑块对木板的压力FN=________N,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________N。
(2)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F-G图像。
(3)由F-G图像可得,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与压力FN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向右拉动木板时,快拉或慢拉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无影响?______________。
2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2”处挂2个钩码,在刻度线“4”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左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F2______ F1;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F3______F1。(均填“>”“=”或“<”)
(3)得到实验结论后,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只借助杠杆上刻度线,右侧只使用弹簧测力计,左侧只悬挂重物,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2.5 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通过计算可知,悬挂的重物最重可达______ N。
五、计算题(第24题4分,第25题7分,共11分)
24.蜂鸟是人们已知的质量最小的鸟,它的卵也是人们已知的最小的卵。有一只蜂鸟,产下了一枚卵后自己的质量仅为2 g,若这枚卵的重仅为2×10-3 N,那么这只蜂鸟产卵前的质量为多少?(g取10 N/kg)
25.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用200 N的拉力在20 s内将重为480 N的物体匀速提高2 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重。
(2)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多大?
(3)若重物再增加150 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至少多大?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G/N
0.5
1.0
1.5
2.0
2.5
3.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2
0.4
0.6
0.8
1.0
1.2
答案
一、1.D 2.B
3.B 点拨:本题考查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砂,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添加了润滑剂,减小了摩擦力,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在车轮下垫石块等物体,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运动员在手上涂抹镁粉,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所以D选项不符合题意。
4.A 5.C 6.C
7.B 点拨:握住绳索匀速上攀时,消防员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消防员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绳索对他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摩擦力大小等于他的重力,故B正确。
8.C
9.A 点拨:A选项中,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倍,所以拉力F1=eq \f(1,4)G;B选项中,动滑轮省一半的力,所以拉力F2=eq \f(1,2)G;C选项中,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所以F=G;D选项中,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所以拉力F4=eq \f(1,3)G,综上可知,选项A正确。
10.B 点拨:设一个钩码的重力是1 N,由图可知:F1=1 N,L1=20 cm,F2=2 N,L2=10 cm,
若在杠杆两端的钩码上分别加挂一个完全相同的钩码,
则F1′=2 N,F2′=3 N,
则F1′L1=2 N×20 cm=40 N·cm,F2′L2=3 N×10 cm=30 N·cm,F1′L1>F2′L2,所以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升。
二、11.形状;运动状态
12.增大;减小
13.10;小于
14.60
15.200;靠近 点拨:由勾股定理可得,
AC=eq \r(AB2-BC2)=eq \r((50 cm)2-(40 cm)2)=30 cm。
由题意可知,以C为支点,ABC是一个杠杆。AC为A处螺钉水平拉力的力臂,室外机对其压力的力臂为AB长的eq \f(1,2),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C=G×eq \f(1,2)AB;
即F×30 cm=300 N×eq \f(1,2)×40 cm;解得:F=200 N。
为了安全,应减小A处的拉力(若拉力过大,支架对螺钉拉力会使螺钉松动而造成危险)。
在A处拉力和阻力G一定时,室外机的位置越靠近墙壁,室外机对支架压力力臂越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A处的拉力将减小,有利于保证支架和室外机的安全。
16.乙;大于 17.匀速;2.4;1.2;5
三、18.解:如图所示。
点拨:应准确地标出重力的作用点和重力的方向,并在箭头旁标出G。
19.解:(1)如图甲所示。 (2)如图乙所示。
20.解:如图所示。
[第20题(1)] [第20题(2)]
四、21.(1)天平;弹簧测力计 (2)6.86 (3)A
22.解:(1)1.5;0.6 (2)如图所示。 (3)成正比
(4)无影响
点拨:(1)当F=0.6 N时,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滑块对木板的压力等于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G,所以FN=1.5 N,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以Ff=0.6 N。(3)由F-G图像可知,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所以两者成正比关系。(4)不管快拉还是慢拉,弹簧测力计示数都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于压力和接触面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影响。
23.(1)右 (2)>;> (3)12.5
五、24.解:这枚卵的质量
m=eq \f(G,g)=eq \f(2×10-3 N,10 N/kg)=2×10-4kg=2×10-4 kg=0.2 g,
蜂鸟产卵前的质量m′=2 g+0.2 g=2.2 g。
25.解:(1)由F=eq \f(1,3)(G+G动)可知,
G动=3F-G=3×200 N-480 N=120 N。
(2)物体移动的速度:v=eq \f(h,t)=eq \f(2 m,20 s)=0.1 m/s;
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3 v=3×0.1 m/s=0.3 m/s。
(3)若重物再增加150 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
F′=eq \f(1,3)(G′+G动)=eq \f(1,3)(480 N+150 N+120 N)=250 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本册综合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本册综合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 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