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八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展开 八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化学是一门根底自然科学,研究和开展化学学科的根底是〔 〕
A. 评价交流 B. 建立假设 C. 收集证据 D. 化学实验
2.生活中看到的以下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植物生长 B. 制作豆浆 C. 凉水煮沸 D. 粮食晒干
3.解决对社会开展有重要影响的以下问题:① 能源危机 ②环境污染 ③疑难疾病救治 ④化学合成功能材料的研制生产,其中,与化学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① B. ③④ C. ③ D. ①②③④
4.制作以下物品所需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是〔 〕
A. 塑料购物袋 B. 铝塑门窗 C. 实木家具 D. 玻璃水杯
5.以下四个实验操作: ①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②将少许锌粒投入稀盐酸中 ③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④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其中,能够明显感觉到能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④ D. ①②③④
6.化学反响不但产生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从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角度看,以下一项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
A. 木炭燃烧 B. 炸药爆炸 C. 天然气燃烧 D. 光合作用
7.小明感觉呼吸沉闷、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就“可能是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获得结论 C. 设计实验 D. 建立假设
8.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必须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 化学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C. 化学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D. 化学能够创造出我们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
9.进入实验室后的以下行为,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根据实验需要及时查看、添加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
B. 养成实验过程中用完药品后及时盖上瓶塞、仪器药品及时回位的习惯
C. 在个人实验数据不一致时,可小组内轻声进行交流分析原因
D. 仪器使用后要及时涮洗,所有废液倒入下水道
10.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以下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
A. “新物质〞就是外形与原物质不同的物质
B. “新物质〞就是世界上从来没有的物质
C. “新物质〞就是与发生变化之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D. “新物质〞就是与发生变化之前的物质在组成、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11.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是科学家具有的良好品质。小丽在做“给液体加热〞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变黑了。她的以下行为或做法,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屡次实验,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试管变黑与本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会
C. 查阅资料,了解酒精的组成,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 D. 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12.以下仪器中:①试管 ②烧杯 ③蒸发皿 ④石棉网 ⑤燃烧匙,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③
13.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滴到外面,要把滴管伸入试管
B. 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要随意丢弃
C. 加热完毕的试管应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D. 量筒只能量取常温下的液体,不能用于量取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作反响容器
14.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出现了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A.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 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 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D.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 处
15.以下实验根本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 点燃酒精灯 B. 向试管中参加锌粒
C.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16.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A. 水分子间隔变大 B. 水分子体积变大 C. 水分子数目增多 D. 水分子质量变大
1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液态水的分子间隔比气态水的分子间隔小
B. 气态水的分子体积比液态水的分子体积大
C. 固态水的水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不动
D. 冰融化成液态水的过程中,水分子要放出热量,能量降低
18.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以下方法能得到纯水的是〔 〕
A. 吸附 B. 沉淀 C. 过滤 D. 蒸馏
19.把少量品红分别同时放入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根据现象获得的以下结论,你认为错误的选项是〔 〕
A. 分子的运动导致品红在水中扩散 B. 温度能影响分子运动的快慢
C. 品红分子在两烧杯中获取的能量相同 D. 品红分子在热水中的能量比在冷水中的能量高
20.对以下实验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
现 象
解 释
A
车胎暴晒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数目变大
B
蔗糖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会“消失〞,
而放入水中会很快“消失〞
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蔗糖分子作用力小,而水分子对蔗糖分子作用力大
C
6000L的氧气能加压装入容积是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隔较大,易于被压缩
D
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
21.以以下列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选择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_____;
〔2〕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
〔3〕常用作配制溶液或较多量液体反响容器的是________;
〔4〕常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___;
〔5〕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22.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________。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有发光、________、颜色变化、产生气体、________ 等现象。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________与________的相互转化。
23.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化学是在________水平上研究________的一门根底自然科学,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24.正确的实验操作以及保持实验装置的完好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障。请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局部;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某学生从含有50mL水的量筒中倒出一局部水后,读取剩余水的体积时是仰视,读数为22mL,那么倒出水的实际体积为________;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将导管的一端________,用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 ________,那么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5.使用托盘天平前应先将________拨到零刻度处,然后检查是否平衡。假设发现指针向右偏,调节平衡的方法是________;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到________盘,砝码放在________盘。一般性的药品应放在________上称量,潮湿或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________中称量。
26.要把块状药品装入试管,先将试管________,再将盛有药品的________或________〔填仪器名称〕伸入试管中,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块状固体缓缓滑到试管底部;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取下,________在桌面上,标签要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试管倾斜,瓶口紧挨试管口,把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取用完毕要立即________。
27.挂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在太阳光照射下,水分子的能量________,运动速率________,分子间隔________,水分子挣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而运动到空气中。湿衣服晾干的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化学〞〕变化。水分子能量的改变,致使水分子的运动、排列方式以及分子间隔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水的天然循环就是通过其________实现的。
28.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根本粒子,它们都由________构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均________,分子之间有________且存在________,分子自身有一定能量,总是在________。
29.
〔1〕给硫酸铜晶体加热时,试管的高度要根据________来调节,试管口要________,这是为了防止在管口凝结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向含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注入约2mL稀盐酸,振荡试管,加热,现象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三、简答题
30.
〔1〕某兴趣小组同学取当地河水进行净化操作。取水样观察:①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②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你认为该河水属于________〔填“纯洁物〞或“混合物〞〕。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2〕向河水中参加明矾,目的是________,静止一段时间,然后进行________〔填操作名称〕,以除去河水中的固体小颗粒。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假设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答复一点即可〕;
〔3〕向滤液中参加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以除去河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经过上述处理的河水变得无色、澄清、透明。此时的河水是不是纯洁物?________〔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此时的河水能不能直接饮用?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
〔5〕以上操作是否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解答】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开展化学科学的方法很多,如建立假设、评价交流、收集证据等,但是根底还是实验。化学就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进行分析。
2.【解析】【解答】A. 植物生长过程中有新物质葡萄糖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B. 制作豆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凉水煮沸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粮食晒干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看变化时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这也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3.【解析】【解答】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根底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如何制取该物质,怎样使其效劳于社会,如何做才能不污染环境,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所以化学在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疑难疾病救治、化学合成功能材料的研制生产等领域中都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特点进行分析。
4.【解析】【解答】A. 塑料购物袋是利用矿物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故不符合题意;
B. 不锈钢材料是利用矿物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故不符合题意;
C. 实木家具是利用木材加工制得,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故符合题意;
D. 玻璃水杯是用矿物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看变化时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这也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5.【解析】【解答】①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没有明显的热量变化,不能够明显感觉到能量发生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②将少许锌粒投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能够明显感觉到能量发生变化,故符合题意;
③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明显的热量变化,不能够明显感觉到能量发生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④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放出热量,能够明显感觉到能量发生变化,故符合题意。
能够明显感觉到能量发生变化的是②④。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反响时吸热或放热进行分析。
6.【解析】【解答】A. 木炭燃烧时,放出热量;
B. 炸药爆炸,放出热量;
C. 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
D. 光合作用,吸收能量。从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角度看,光合作用是吸收能量,其余三种是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的燃烧或化学性爆炸,是放热反响。
7.【解析】【解答】根据“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可知,在提出问题、获得结论、设计实验、建立假设等根本环节中应属建立假设的环节。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
8.【解析】【解答】A.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必须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符合题意;
B. 化学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不符合题意;
C.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和能量的吸收和释放。化学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存在物质的消耗和新物质生成。化学能够创造出我们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和环境的污染。
B、化学能够产生新物质。
C、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常伴随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D、化学改变生活。
9.【解析】【解答】A、根据实验需要及时查看、添加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以确保实验能够完成,不符合题意;
B、养成实验过程中用完药品后及时盖上瓶塞、仪器药品及时回位的习惯,确保药品不变质或损失等。不符合题意;
C. 在个人实验数据不一致时,可小组内轻声进行交流分析原因,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生的实验,故不符合题意;
D. 仪器使用后要及时涮洗,废液不能倒入下水道,以免损坏下水道,污染水源,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实验需要及时查看、调整,以确保实验能够完成。
B、根据养成实验过程中良好习惯进行分析。
C、在实验中,尽量不影响其他同学生的实验。
D、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10.【解析】【解答】A. “新物质〞就是与发生变化之前的物质在组成、结构上不同的物质,不是外形与原物质不同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B. 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说,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响生成的新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C. 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不符合题意;
D. 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响物,即生成了与反响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新物质就是与反响物不同的物质。
11.【解析】【解答】A. 屡次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就是进行比照实验,故不符合题意;
B. 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就是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故符合题意;
C. 查阅资料,了解酒精的组成,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故不符合题意;
D. 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符合题意途径,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应该反复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成分;查找资料,向老师、同学请教;不能够不予理睬,否那么,得不出正确的答案。
12.【解析】【解答】①试管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故符合题意;②烧杯可以加热,但需要垫上石棉网,故不符合题意;③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故符合题意;④石棉网可以直接加热,故符合题意; ⑤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故符合题意。故①③④⑤可以直接加热。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石棉网可直接放火焰上加热,而烧杯、烧瓶等要垫石棉网加热分析。
13.【解析】【解答】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不符合题意;
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指定的容器内,放回原瓶,会影响试剂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C、加热后的试管应冷却至室温,再洗涤,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容易造成试管炸裂,不符合题意;
D、量筒受热易炸裂,量筒只能量取常温下的液体,不能用于量取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作反响容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不接触试管,否那么会污染滴瓶。
B、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C、根据清洗仪器的要求进行分析。
D、根据量筒的实验方法进行分析。
14.【解析】【解答】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试管可能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故不符合题意;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试管炸裂,故不符合题意;
C、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冷凝水倒流可能导致试管炸裂,故不符合题意;
D、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 处不可能导致试管炸裂,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试管骤冷骤热会炸裂分析,试管外壁有水、加热固体试管口向上、不均匀受热都可能造成试管炸裂。
15.【解析】【解答】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B、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于容器口的正上方进行滴加,故不符合题意;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操作符合题意;
D、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平,操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酒精灯和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
16.【解析】【解答】解:A、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间隔增大,故A正确;
B、温度升高,水分子的体积不变,故B错误;
C、温度升高,水分子的数目不变,故C错误;
D、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质量不变,故D错误;
应选A.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增大的缘故.
17.【解析】【解答】A. 受热蒸发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液态水的分子间隔比气态水的分子间隔小,故符合题意;
B. 受热蒸发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的分子体积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C. 微粒总是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固态水的水分子排列紧密,分子运动,故 不符合题意;
D. 冰融化成液态水的过程中,水分子要吸收热量,能量升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同种物质的三态中,固态时分子间间隔最小,液态时分子间间隔较小,气态时分子间间隔最大。
B、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逐渐变大。
C、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D、固态变成液态,分子需要吸收热量,能量升高。
18.【解析】【解答】A. 吸附除去的是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等可溶性杂质,还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局部可溶性的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沉淀除去的是局部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局部不溶性固体杂质和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应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应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净化的程度最高,应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活中的水通过蒸馏,会得到纯水。
19.【解析】【解答】A. 分子的运动导致品红在水中扩散,故不符合题意;
B. 温度能影响分子运动的快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不符合题意;
C. 品红分子运动速率不同,在两烧杯中获取的能量不相同,故符合题意;
D. 品红分子在热水中运动速率快,品红分子在热水中的能量比在冷水中的能量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分子在不断的无规那么的运动。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加快。
20.【解析】【解答】A. 车胎暴晒炸裂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车胎内气压增大,分子体积、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B. 蔗糖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会“消失〞,而放入水中会很快“消失〞,是因为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蔗糖分子作用力小,而水分子对蔗糖分子作用力大,蔗糖分子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不符合题意;
C. 6000L的氧气能加压装入容积是40L的钢瓶中说明气体分子间隔较大,易于被压缩,故不符合题意;
D. 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B、蔗糖溶解于水中,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
C、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
D、微观上,分子体积很小。
二、填空题
21.【解析】【解答】〔1〕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坩埚钳;
〔2〕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烧杯;
〔3〕常用作配制溶液或较多量液体反响容器的是烧杯;
〔4〕常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的是集气瓶;
〔5〕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药匙。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进行分析。
22.【解析】【解答】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有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和特征进行分析。
23.【解析】【解答】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根底自然科学,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范围进行分析。
24.【解析】【解答】〔1〕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局部;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灭;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某学生从含有50mL水的量筒中倒出一局部水后,读取剩余水的体积时是仰视,读数为22mL,读数偏小,实际剩余的液体大于22mL,那么倒出水的实际体积为少于28mL;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那么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分析】〔1〕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本卷须知进行分析。
〔2〕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3〕手捂法测仪器的气密性,利用了大气压原理,手捂试管,试管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增大,气体从导管排除,就会看到水中有气泡生成。
25.【解析】【解答】使用托盘天平前应先将游码拨到零刻度处,然后检查是否平衡。假设发现指针向右偏,调节平衡的方法是向左旋动平衡螺母;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到左盘,砝码放在右盘。为防止托盘被腐蚀,一般性的药品应放在干净的纸片上称量,潮湿或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烧杯中称量。
【分析】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本卷须知进行分析。
26.【解析】【解答】要把块状药品装入试管,先将试管平放〔横放〕,再将盛有药品的药匙或镊子伸入试管中,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块状固体缓缓滑到试管底部;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取下,倒放在桌面上,标签要向着手心〔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试管倾斜,瓶口紧挨试管口,把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取用完毕要立即盖上瓶盖。
【分析】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
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27.【解析】【解答】挂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在太阳光照射下,水分子的能量升高,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增大,水分子挣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而运动到空气中。
湿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水分子能量的改变,致使水分子的运动、排列方式以及分子间隔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水的天然循环就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分析】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在变化。
28.【解析】【解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根本粒子,它们都由原子构成。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均很小,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且存在相互作用,分子自身有一定能量,总是在不断运动。
故填:原子;很小;一定间隔;相互作用;不断运动。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点进行分析。
29.【解析】【解答】〔1〕给硫酸铜晶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的高度要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来调节;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这是为了防止在管口凝结的水倒流炸裂试管。硫酸铜晶体加热生成白色的硫酸铜和水。
观察到的现象是:①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②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2〕氧化铜与盐酸反响生在蓝色氯化铜溶液和水,向含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注入约2mL稀盐酸,振荡试管,加热,
现象是:①黑色粉末逐渐消失;②溶液变蓝色〔或蓝绿色〕。
【分析】〔1〕根据硫酸铜晶体加热生成白色的硫酸铜和水的实验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的操作进行分析。
〔2〕根据氧化铜与盐酸反响生在蓝色氯化铜溶液和水进行分析。
三、简答题
30.【解析】【解答】〔1〕该河水呈黄色,有异味;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说明该河水中存在水和许多杂质,属于混合物;
〔2〕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悬浮杂质吸附,使悬浮杂质沉降。向河水中参加明矾,目的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过滤能别离固体和液体,静止一段时间,然后进行过滤,以除去河水中的固体小颗粒。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玻璃杯;假设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水样直接洒入滤液〕;
〔3〕向滤液中参加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以除去河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经过上述处理的河水变得无色、澄清、透明。此时的河水不是纯洁物,原因是水中含有细菌以及可溶性的矿物质;此时的河水不能直接饮用,原因是水中含有病菌〔或此时的水未消毒。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5〕水的硬度是由水是溶有的钙、镁化合物引起的。吸附、过滤、沉淀,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以上操作是不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
【分析】〔1〕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洁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2〕明矾溶于水会使悬浮杂质沉降。
根据过滤实验的操作即本卷须知进行分析。
〔3〕根据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所以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
〔4〕根据自然界的水是混合物进行分析。
〔5〕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进行分析。
2020-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选择填充题,科学探究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广西玉林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广西玉林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填空,我会答复,我会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