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3.2《内能》课时练习(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271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3.2《内能》课时练习(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271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达标测试
展开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具有内能
B.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无内能
D.空中飞行的子弹比地面上静止的子弹内能多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内能多
B.温度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C.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D.热量量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没有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甲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内能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4.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6.下列所描述的场景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人们搓手取暖
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感觉到热
C.加剧的温室效应使得多年的积雪熔化了
D.钻木取火
7.寒假,小明在漠北参加冬令营活动。随行老师提出,在漠北这样温度低于0℃的环境里,若不提供热源加热,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冰熔化。结果小明用两块冰来回摩擦的方法使冰熔化了。下列成语中描述的现象与小明的方法原理相同的是( )
A.炙手可热 B.扬汤止沸 C.滴水成冰 D.钻木取火
8.如图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从瓶口冲出。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B.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C.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D.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二、填空题
9.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安全、节能、经济和环保等优点,当它吸收太阳能后,水的温度将会 ,水的内能 (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 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烧水。根据经验,用同样的燃料烧水,烧水的多少不同,把水加热到不同的温度,需要消耗的燃料多少都不同。根据这样的事实,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猜想:给物体加热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应该与被加热物体的 有关,还应该与使物体 的温度有关。
11.生活中“热”可表示“热量”“温度”“内能”三种含义。天气热的“热”指 ,物体吸热的“热”指 ,摩擦生热的“热”指 。
12.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 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 (选填:“加剧”或“减缓”)。石油液化气是通过压缩体积方法装入钢瓶的,若放在烈日下暴晒会能通过 使其内能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瓶禁止暴晒。
13.妈妈带着晓晓去玩滑梯,晓晓很快就爬到了滑梯的顶端.就在她下滑的时候,晓晓突然大叫到:“妈妈,不好了,我的屁股着火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讲,晓晓有“着火”的感觉,是 能转化为内能的结果,这个内能的改变过程是通过 的方式来实现的.
14.通常情况下,液化气是气体,人们用压缩体积方法将其变为液态。若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曝晒,如图所示,将通过 的方法使它的内能 ( 选填“减少”或“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曝晒。
三、综合题
15.小明同学对“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这一知识提出了如下三个问题,请你回答小明的提问:
(1)利用热传递如何使物体的内能增加?请说出办法并举一实例。
(2)不利用热传递的方法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请说出办法,并举一实例。
(3)“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两个知识相结合,可以有什么设想?请你说出你的想法,并举一实例。
四、实验题
16.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 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
【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 有关.
推理性结论: .
推理依据: .
(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4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
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①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 .
② 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
参考答案
1.答案为:A
2.答案为:C
3.答案为:A
4.答案为:D
5.答案为:A;
6.答案为:C;
7.答案为:D
8.答案为:C;
9.答案为:升高 增加 热传递
10.答案为:质量 升高
11.答案为:温度 热量 内能
12.答案为:无规则 加剧 热传递
13.答案为:机械能;做功.
14.答案为:热传递;增加.
15.答案为:(1)使物体与较其高温的物体相接触即可使物体内能增加。
举例:冬天手冷的时候,用嘴向手"哈气"手会感到暖和。
(2)对物体做功(摩擦),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举例:双手互相摩擦手掌会变热。
(3)开放题,答案能结合两个知识点即可。
16.答案为:(1)物质 (物体)温度
(2)质量(或分子多少) 质量越大(分子越多),物体的内能越大
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势能总和越大
(3)①d d的水量比a多、与b、c相同,且温度最高
②ab a的水量比b少,但温度比b高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4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内能精品达标测试</a>,文件包含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32内能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32内能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4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内能优秀课后复习题</a>,文件包含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32内能原卷版docx、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32内能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2节 内能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2节 内能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内能》同步练习,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