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3节 汽化和液化随堂练习题
展开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人教版)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教材习题1】教材P6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
【答案】布袋上的水不断的蒸发,吸收周围的热量,使饭菜的温度不会过高而变质。 而放在通风的地方,可以加快水的蒸发,吸收周围更多的热量。
【解析】我们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表面积以及液体上方空气流动。把简易冰箱放在通风的地方,加快水的蒸发,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让饭菜不变质。
【要点点拨】主要考查蒸发制冷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指导】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和液体的种类。液体种类相同时,温度越高、空气流速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所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这就是蒸发致冷。
【教材习题2】教材P6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
【答案】不能。 因为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温度低于空气的温度,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水,附着在金属表面上,只要金属温度比室温低,就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继续液化,直到与空气温度相同。
【解析】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温度低于空气的温度,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水,附着在金属表面上,可以发现变湿了。
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 也不能擦干。只要金属温度比室温低,就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继续液化,直到与空气温度相同。
【要点点拨】主要考查液化现象。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指导】固体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环境中大量水蒸气遇冷降温,就会变成液态的水,水蒸气从气态变为液态得水,这个现象就是液化。固体温度等于环境温度,水蒸气就不液化了。
【教材习题3】教材P6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
【答案】因为它的水主要是在地下,水的表面的空气流动很小,减少了蒸发;地下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限,且大部分时间,地下温度都低于地面,都起到了减少水的蒸发。
【解析】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水的表面的空气流动很小,蒸发慢,损失的水少;地下液体温度也低于地面,温度低,水蒸发就慢。
【要点点拨】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方法指导】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和液体的种类。液体种类相同时,温度越高、空气流速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所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这就是蒸发致冷。
【变式题1】六月初,琼岛连日持续高温,局部最高气温达到42.1°C,此温度 (选填“高于”或“低于”)人的正常体温.在地面上洒水降温,是利用水 吸热.
【答案】高于;汽化(蒸发)
【解析】健康人正常体温为37℃,故42.1°C高于人的正常体温;洒在地上的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时,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蒸发要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从而让人感到凉快。
【变式题2】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 (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 (填“液态”或“气态”)水。
【答案】水蒸气;液态。
【解析】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温度非常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块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变式题3】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从海洋、湖泊 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 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 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请根据图所示的水循环示意图,口头简要解释水的循环现象(完成填空即可)。
【答案】汽化,液化、凝华,汽化。
【解析】本题提供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考查学生能否解释水的循环现象;是否知道水的三种状态,是否知道水的汽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凝华形成小冰晶,小水滴和小冰晶下落形成雨或雪等物态变化过程,能否合理解释水循环现象。
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答案】B
【解析】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由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A.冰雪遇暖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壶内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C.草叶上形成“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手上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2.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
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
把手伸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
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气体液化的最大好处是体积膨胀,便于储存和运输。
B.火箭中用作燃料的氢和氧,都是以气体状态装在火箭里的。
C.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石油加工时产生的可燃气体液化后储存在钢瓶内的。
D.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不可以使气体液化。
【答案】C
A.将气体液化的最大好处是体积压缩,便于储存和运输。
B.火箭中用作燃料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装在火箭里的。
C.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石油加工时产生的可燃气体液化后储存在钢瓶内的。
D.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4.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t时=4min时,水开始沸腾
B.在t时=4min到t时=6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
C.在t时=6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答案】B
【解析】如图,水的初温是90℃,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在第4min和第6min之间,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100℃不变,所以水从第4min开始沸腾,实验时水的沸点是100℃,在第6min之后继续给水加热,水还是处于沸腾阶段,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100℃不变.
点评:本题结合图像分析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以选择题出现的题型。这样命题视角比较新。考查知识点集中。
5.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过程要____热,液化过程要______热.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是在_______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只在________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激烈的汽化现象.
【答案】吸,放。任何,一定温度(或者沸点)。
【解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只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激烈的汽化现象.
6.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_______的大小;(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蒸发有致冷作用.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能继续________.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
【答案】表面积。吸热。不变。
【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蒸发有致冷作用.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能继续吸热.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7.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 (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 (填“液态”或“气态”)水。
【答案】水蒸气;液态。
【解析】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温度非常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块
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8.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成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 (选填“会”或“不会”)继续汽化。
【答案】不变,会
【解析】沸腾属于汽化的基本现象,在汽化过程中,物质要持续吸热,水达到沸点沸腾后温度不变,停止加热后,仍然伴随蒸发现象,所以水会继续汽化。
9.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1)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以上四个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 (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 ,其过程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2)(3),液化, 放出.
【解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冰棒,直接凝华形成了固态小冰晶,看起来像“白花花的粉”;
(2)剥去包装纸,冰棒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后,由于热传递,所以茶杯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茶杯,对它放热液化形成了液态小水滴,看起来像“汗”;
(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冰棒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以上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2)(3),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10.闷热的夏天,小明将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过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小明认为这是瓶内的水往外渗出后,附着在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
【答案】见解析。
【解析】可以根据质量的大小进行比较;因此先测量刚从冰箱中取出饮料是的质量,过一段时间后,饮料瓶外面出现小水珠,可以利用将饮料瓶外面的水处理干净后再进行测量,最后比较质量的大小;并根据实验思路选择合适的器材.
(1)器材:天平、冷藏后的一瓶矿泉水、干布或毛巾.
(2)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先用天平称出刚取出的矿泉水瓶的质量m1,过一段时间后,用抹布把矿泉水瓶外的水抹去,再用天平称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如果m1=m2,则水不是从矿泉水瓶内渗出的,即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11.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请指出图1中的操作错误: 。
(2)如图2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水继续吸热,温度 。
(3)为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小明再次实验时为节省加热时间,减少了水的质量,请在图2中画出大致能体现这项措施的图线。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2)不变;(3)停止加热;(4)见解析图。
【解析】(1)由图1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2)由图2可知,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能够继续沸腾;
(4)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故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减小水的质量;②提高水的初温;
原来是10min开始沸腾,当减小水的质量后,在10min之前就开始沸腾,如图所示:
12.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
(4)烧杯上面加纸板盖的目的是 .
【答案】(1)水蒸气(2)小华所用水的质量大(3)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且需要吸收热量,水能继续从杯底吸热,说明杯底温度高于杯中水的温度.(4)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取加盖,加火等措施,加纸板的目的是减少散热。
【解析】(1)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小华所用水的质量大(或者没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或者纸板与玻璃杯空隙大)
(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且需要吸收热量,水能继续从杯底吸热,说明杯底温度高于杯中水的温度。
(4)烧杯上面加纸板盖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取加盖,加火等措施,加纸板的目的是减少散热。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 质量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1节 质量课堂检测,文件包含第1节质量原卷版docx、第1节质量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人教版第1节 透镜精练: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第1节 透镜精练,文件包含第1节透镜原卷版docx、第1节透镜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5节 光的色散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5节 光的色散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第5节光的色散原卷版docx、第5节光的色散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