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艳丽多姿的生物第2课时达标测试
展开1.骆驼尿液非常少,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C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改变生物
2.黄蜂腹部具有黄黑相间的条纹,这一特征属于( B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模仿
3.生活在北极的狐与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D )
A.捕食能力更强
B.奔跑速度更快
C.听觉更灵敏
D.减少散热量,更适应寒冷气候
4.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特点是( A )
①四肢底部有厚皮 ②驼峰内贮有脂肪 ③有三个胃
④身体表面长有毛 ⑤身体高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5.青蛙在冬季一般都要冬眠,这( B )
A.是为了节省食物
B.是为了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
C.是为了更好地逃避敌害
D.只是一种习惯
6.你做“观察蚯蚓的外形”实验时,为了更仔细地观察它,你是借助了以下哪种工具( B )
7.蜜蜂在采蜜时,带着花粉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实际上蜜蜂的这种行为直接帮助开花植物完成了( B )
A.开花过程 B.传粉过程 C.受精过程 D.发育过程
8.生活在海藻丛中的一种鱼,当它遇到敌害时,身体立即倒立不动,像一株植物,从而有效地躲避敌害,这种现象称为( C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适应
【解析】 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常有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几种特殊方式,鱼在特殊情况下像植物,说明它是拟态跟植物相似。保护色与环境一致,警戒色则起预告警示的作用。
9.下列不属于鸟对飞翔生活适应的是( C )
A.前肢变成翼 B.身体呈纺锤形
C.有尖尖的嘴 D.骨骼中空
10.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腹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厘米,这是海豹( B )
A.对环境的影响 B.对环境的适应
C.为捕获更多食物 D.为抵御敌害
11.陆生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有许多形式的适应,这是因为( A )
A.陆地环境因素经常变化 B.陆地有较多动物
C.陆地有较多生物 D.陆地食物短缺
12.有一种动物的排尿量很少,甚至不排汗,则此动物生活的环境可能是在( B )
A.草原地带 B.沙漠地带 C.温暖地带 D.寒冷地带
13.竹节虫的身体与竹节极为相像,蜥蜴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蛇有鲜明的条纹,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B )
A.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B.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C.保护色、拟态、警戒色 D.拟态、警戒色、保护色
14.下列几种生物的适应性中,错误的是( C )
A.白天,沙漠中的蝎子把自己藏在沙底下以躲避高温
B.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或树枝,不易被敌害发现
C.蝙蝠具有良好的视觉,以适应夜间光线不足的环境
D.萤火虫利用自身发光,作为夜间求偶的信号
15.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枯叶蝶是枯黄色或黄褐色的,一般多为中等大小的蛾类。当它停息在枯枝上时,翅盖在腹部背上像屋脊一样。前翅顶角尖,好似枯叶的顶尖,自前翅后缘中部有一条纵脉(线)伸向前翅顶角,恰似叶片的主脉。边缘呈锯齿状的后翅,一部分从前翅下方伸出,很像枯叶的边缘。静止时,后翅肩角和前线部分突出,形似枯叶状。一对下唇须并列在一起伸向头的前方,活像离开枝条的叶柄。
(1)枯叶蝶的形态像__枯树叶__,这种现象称为__拟态__。这是枯叶蝶对环境的一种__适应__。
(2)枯叶蝶的这种体型对它的生存的作用是__避免被敌害发现(合理答案均可)__。
16.变温动物即动物的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蛇属于变温动物,下列生物环境中,推测不适合蛇生存的是( C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森林 C.寒带冻原 D.温带草原
17.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 B )
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
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
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逃避敌害
18.下列有关动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蚯蚓体表分泌黏液,适合在土壤中生活
B.昆虫具有发达的翅和足,成为陆地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
C.乌龟完全依靠腮呼吸
D.雷鸟在不同季节毛色不同
19.用棉签蘸少量的醋,将其放在离蚯蚓3 cm处,会发现蚯蚓向远离醋的方向移动,这说明蚯蚓具有的感觉是( D )
A.触觉 B.视觉 C.味觉 D.嗅觉
20.避役的体色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有利于其捕食和避敌,但却逃脱不掉天敌——蛇,这一事例说明了生物适应的( B )
A.普遍性 B.相对性 C.多样性 D.专一性
21.分析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万物生长靠太阳”“鱼儿离不开水”等民间谚语,体现了生物的生存必须__依赖__环境。
(2)鲸是哺乳动物,但它的体形却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说明生物能__适应__环境。
(3)茂密森林中的空气比喧闹的城市清洁、新鲜、湿润,说明生物的生活能__影响__环境。
22.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研发了一种能使老鼠“返老还童”的方法,把年轻鼠的血液注射到年老鼠的体内,后者出现“返老还童”的特征,这一突破性成果或许能给延缓大脑衰老的研究带来新的希望。下面是某实验小组针对上述报道做的实验设计方案:
(注:3月龄鼠为年轻鼠,18月龄鼠为年老鼠)
(1)要探究“年轻鼠的血液是否会对年老鼠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应选取__A和B__组作为对照实验。
(2)实验方案中的B组和C组不能构成对照实验,是因为__有两个变量(或变量不唯一)__。
(3)请你根据题意,预测可能出现“返老还童”现象的是__B__组。
(4)老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对生存环境的__适应__。
组别
A组
B组
C组
实验准备
分别抽取血型、大小相同的3月龄和18月龄健康鼠的血液若干毫升
实验对象
18月龄鼠
18月龄鼠
3月龄鼠
实验步骤
注射等量18月龄鼠血液
注射等量3月龄鼠血液
注射等量18月龄鼠血液
实验现象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月球与月相第2课时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月球与月相第2课时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月球的阴晴圆缺变化周期应该是,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日食和月食分别发生在,后半夜能看到的月相是,日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农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细胞第3课时练习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细胞第3课时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胞分裂的结果可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2细胞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2细胞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构成细胞的化学物质含量最多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