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三章 环境与国家安全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章末综合测评(三)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完成1~2题。
某年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
1.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有( )
①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②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③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④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
①发展沼气 ②开采小煤窑 ③利用太阳能 ④种植薪柴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A 2.C [第1题,据图可知,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中,广东省秸秆最大、煤炭最小;福建省薪柴最大、秸秆最小;江苏省秸秆最大、薪柴最小;北京市煤炭最大、薪柴最小。第2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煤炭、薪柴燃烧均会产生SO2等大气污染物,排除②④。]
3.为应对全球变暖,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慢工业发展步伐
B.加快石油勘探开发,形成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开展退耕还湖工程,提高湿地调节功能
D.发展洁净煤技术,减轻大气环境污染
D [应对全球变暖,我国应发展洁净煤技术,减轻大气环境污染,但不能减慢工业发展的步伐,A错误,D正确;形成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退耕还湖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无关,C、D错误。]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读图,完成4~5题。
1936年拍摄 2015年拍摄
4.对图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5.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4.D 5.D [本题组考查全球变暖及其影响。伴随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在中高纬度地区出现了诸多变化,为此,人类应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维系地球生态平衡。第4题,从图示信息看,2015年与1936年相比,冰川大量融化,说明气温升高,则年蒸发量变大,A错;河湖水量开始会增加,但随冰川融水量减少,水量会减少,B错;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C错;图中显示地表冰川消融殆尽,从长久来看,该地位于美国西北部山地为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冰川消融殆尽后,随着蒸发不断加剧,湖泊可能演变成咸水湖,导致地表淡水资源减少,D对。故选D。第5题,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上升发生改变,故不作为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的参考依据,其他选项都是与水面上升幅度或陆地直接相关的信息,是必须参考的数据。故选D。]
日本、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已明确表示不会承诺《京都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据此完成6~7题。
6.由于少数发达国家不合作,《京都议定书》无法有效执行,这将会导致( )
A.大气中紫外线增多,危害人体健康
B.两极地区冰川大量融化
C.文物古迹被腐蚀破坏
D.高纬度地区气候更加寒冷
7.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问题要负更大的责任,其主要原因是( )
A.消耗的资源少
B.排放的污染物多
C.防治技术先进
D.用于防治污染的经费充足
6.B 7.B [第6题,《京都议定书》无法有效执行将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全球气温升高,从而导致两极地区冰川大量融化。第7题,发达国家工业发达,资源消耗多,污染物排放量大,造成全球污染的份额大,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8.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全球各纬度降水量均增加
B.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
C.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D.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C [全球变暖使得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C正确;全球各纬度降水量变化不确定,有的纬度会增加,有的纬度可能减少;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会扩大;全球火山地震发生受内力作用影响,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
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9~10题。
9.与该“环境变迁”密切相关的是( )
A.全球变暖 B.土地荒漠化
C.酸雨蔓延 D.臭氧层空洞
10.为了解决此种全球性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保护技术、援助资金 ②发达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至发展中国家
③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更应该减少排放量
④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A 10.D [第9题,读图可知,该“环境变迁”都发生在沿海低地,最可能的原因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第10题,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应该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保护技术、援助资金,全球协作,共同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理应在节能降耗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从全球看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结合下面两图,回答11~12题。
11.两图反映的环境问题为( )
A.资源短缺 B.生态破坏
C.环境污染 D.全球环境变化
12.该类环境问题的形成主要与人类( )
A.排放废弃物有关 B.获取自然资源有关
C.农业生产活动有关 D.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
11.C 12.A [第11题,左图反映的为大气污染,右图反映的为固体废弃物污染,两者都属于环境污染。第12题,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的。]
某房地产平台曾携手全国104个地方城市分站,联合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等多家公益组织,面向全社会正式发出“中国房地产1018低碳行”大型公益活动倡议。该倡议旨在唤醒老百姓低碳意识,为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节能绿色环保做出贡献。据此回答13~14题。
13.该公益活动的主题主要是针对________问题而设定的( )
A.土地荒漠化 B.酸雨面积扩大
C.全球变暖 D.臭氧层破坏
14.下列措施与该公益活动的主题相吻合的是( )
A.退耕还牧
B.洁净煤技术
C.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
D.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13.C 14.C [第13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推行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第14题,水电等绿色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据报道,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小海坨坐落于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遭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据此完成15~17题。
15.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这是哪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体现 ( )
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
16.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大花杓兰生长的环境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退化 ④人类高强度的采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近年来,国际奥组委越来越强调奥运会筹办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增大温室气体排放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15.D 16.D 17.B [第15题,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因其数量不多,种群逐年减小,这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体现,故D正确。第16题,材料“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遭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说明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与人类高强度的采挖、生长的环境破坏有关,故D正确。第17题,“竭泽而渔,焚薮而田”会导致明年无鱼、无兽的现象,明显是破坏了生物的可持续发展,A错误;退耕还林,合理放牧有利于森林和草场的恢复,从而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B正确;增大温室气体排放会加剧全球变暖,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C错误;倡导高消费,会造成资源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D错误。故选B。]
云南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在全世界都罕见,堪称世界“基因宝库”。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25%的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据此回答18~20题。
18.云南成为世界“基因宝库”的条件有( )
①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分布着各种地表形态 ②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生物物种的天然庇护所 ③环境保护工作扎实,居民的环保意识强烈 ④交通闭塞,资源无法开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造成云南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大规模的商业利益造成生物物种濒危 ②地壳运动,气候变迁 ③一些外来物种入侵,也对生物多样性形成威胁 ④可再生资源有限,资源的后备存储量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存以后的发展机会和竞争实力。为此我们应该( )
①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入山 ②停止一切商业活动,加大执法力度 ③建设自然保护区,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好形式 ④开展生态旅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A 19.C 20.B [第18题,云南生物多样性丰富得益于云南特殊的地理变迁及自然条件,很多在别的区域灭绝的物种在云南保存了下来。第19题,商业利益、外来物种入侵是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主要原因。第20题,①②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为了保证圆明园“常年有水”,圆明园曾在2004年进行湖底防渗工程(将湖底挖开,然后铺满大片白色塑料布,四周用水泥严密封闭),工程在争议中停工。后经全面环境评估,采取水下播林,经多年水生态修复,到2019年圆明园已现湖水清澈,水草招摇,数不清的小鱼嬉戏其间,处处闪烁水的灵动与秀丽,消失多年的鳑鲏、金线蛙等原生物种回到了圆明园。据此,完成21~22题。
21.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起争议的原因是( )
A.可以增加地表水体,有利于改善水质
B.减少地表水下渗,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C.阻隔了水体的循环过程,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D.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
22.北京所在的地区曾经也是水系比较完善的地区。近现代以来,北京市水系逐渐萎缩,北京投入巨额资金修复北京市水系,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加河湖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少洪涝灾害
B.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C.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疏通河道,发展城市旅游观光业
21.C 22.C [第21题,湖底铺设防渗膜后,阻隔了湖水与湖底间的物质循环,从而破坏了湖泊生态系统,有可能加剧水污染。第22题,北京修复水系的目的是从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个角度出发的。]
国外的一些媒体认为近几年影响东亚地区的沙尘暴,其沙源都来自中国。中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影响中国的沙尘暴源地2/3在国外,中国是沙尘暴最大的受害者。据此完成23~24题。
23.影响中国东部的沙尘暴的沙源大多在( )
A.俄罗斯 B.哈萨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D.蒙古
24.中国为减少东亚沙尘暴的发生已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下列行为对降低沙尘暴发生有效的是( )
①加强国际合作 ②退耕还草 ③建立预报监测系统
④加强草原生态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3.D 24.D [第23题,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多是快行冷锋所致,受强烈西北气流的影响,地表沙粒粉尘被高空气流携带,向东南扩散。选项中除蒙古以外的3个国家距我国东部较远,沙尘暴难以到达。第24题,解决区域性特别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退耕还草、加强草原生态建设,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率,减轻风蚀的力度,减少扬沙天气和大气中沙尘的含量。]
25.政府加强执法力度,遏制对环境的危害,说明了( )
A.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是环境管理最重要的手段
B.立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C.政府是环境管理的对象
D.国家和政府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
D [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因此立法和行政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虽然B、C项的叙述是正确的,但不是题干所要说明的问题。]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20年9月3日,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水与汞污染防治公约》,到2020年禁止生产和进出口传统的水银血压计和温度计等含汞类产品,传统水银血压计将逐步退出市场,可使用电子血压计、可穿戴血压计等。
材料二 大气汞排放来源构成结构图。
近年来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汞排放的来源
(1)我国大气汞排放量为世界之最,约占世界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据材料二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与《水俣公约》关于汞污染防治要求的差距。(6分)
[解析] 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汞排放的来源。我国大气汞排放量为世界之最,其主要原因是燃煤电厂煤炭消耗量大或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小规模金矿数量多,管理不完善;水泥生产和有色金属工业规模大。第(2)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缩小与《水俣公约》关于汞污染防治要求的差距: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汞排放量大的企业;寻找替代品。
[答案] (1)燃煤电厂煤炭消耗量大或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小规模金矿数量多,管理不完善;水泥生产和有色金属工业规模大。
(2)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汞排放量大的企业,寻找替代品。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我国已将减排目标纳入“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要达到15%左右,同时要增加4 000万公顷的森林面积和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
(1)“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什么?目前,美国、中国的CO2排放量高居世界前两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根据公平性原则,造成全球环境污染份额大的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那么进行国际环保合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4分)
(3)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6分)
[解析] 第(1)题,“低碳经济”主要针对全球变暖问题。目前,美国、中国的CO2排放量高居世界前两位,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因工业发达,对能源的消耗量大;中国人口规模大,能源消耗量大,且能源利用率较低。第(2)题,由于发达国家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所以应该率先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承担污染治理的费用,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只有这样才能治理好环境污染问题。第(3)题,结合中国国情,分析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回答即可。
[答案] (1)全球变暖。原因:①美国因工业发达,对能源的消耗量大。②中国人口规模大,能源消耗量大,且能源利用率较低。
(2)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率先采取环保措施,承担污染治理的费用,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
(3)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②加快产业升级(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③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④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⑤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⑥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回答三点即可)
28.下图为1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________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________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________,植被稀少,且常有________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4分)
(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________。(2分)
A.行政手段 B.法规手段
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4)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解析] (1)从图中的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由西向东逐渐减弱。(2)北京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受沙尘暴影响程度相对较轻。春季,我国北方比较干燥,多大风,植物还未复苏,是沙尘暴多发季节。(3)首钢作为国有企业,其搬迁是在政府干预和指导、规划的条件下完成的,属于行政手段。(4)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应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为改善北京的城市环境和减少沙尘暴,还应该大力提倡在城区和北京的远西北郊区植树造林。
[答案] (1)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2)轻 春 干燥(少雨) 冷锋 (3)A (4)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区的生态建设。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使全球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图甲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图乙是19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图。
图甲 图乙
(1)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与全球气温两者基本呈________(正或负)相关关系。(1分)
(2)从图乙看出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二氧化碳的________效应。(2分)
(3)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双选)(1分)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过度砍伐森林
C.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D.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4)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3点)(6分)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随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全球气温波动上升,两者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第(2)题,从图乙可看出温度波动上升,这种现象称为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第(3)题,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过度砍伐森林和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BD项正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影响较小。第(4)题,避免温室效应的措施可从增加植被面积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两方面来分析,如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控制人口数量等。
[答案] (1)正
(2)波动上升 温室
(3)BD
(4)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等。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含答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含答案,文件包含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3含答案doc、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1含答案doc、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综合测评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综合测评含答案,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综合测评4含答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综合测评1含答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综合测评3含答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章末综合测评2含答案doc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合作本章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合作本章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