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协调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9年5月23日,以“融通、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第16届中国沈阳韩国周开幕。本届“韩国周”聚焦建设国家汽车制造中心,通过举办未来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中韩汽车产业交流合作对接会,中韩跨境电商合作论坛等活动,搭建中韩企业家的交流平台,扩大中韩企业的合作渠道。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箭头表示国际产业转移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从区际关系判断伴随着箭头①而流动的主要是( )
A.资金、技术、信息B.劳力、市场、土地
C.原料、能源、政策D.运输、水源、污染
2.下列关于汽车产业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规律,正确的是( )
A.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美国转移到日本
B.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美国转移到韩国
C.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美国转移到中国大陆
D.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后期由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中国大陆
1.A 2.D [第1题,箭头①表示韩国企业向沈阳投资,其生产要素是资金、技术、信息。第2题,汽车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后期由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输往中国大陆地区、东南亚其他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美国也向中国大陆地区、东南亚其他国家转移。]
下图是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
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
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4.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C.缓解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D.对迁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3.A 4.C [第3题,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可知,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最初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制造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以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第4题,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上升趋势。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缺乏,对迁入地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据此完成5~7题。
5.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劳动力成本B.能源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市场需求
6.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是( )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下列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
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
5.A 6.B 7.D [第5题,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制造业逐渐失去原有的区位优势,A选项正确。东部地区本来就没有能源资源优势,B选项错误;东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市场需求量仍然比较大,C、D选项错误。第6题,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可以24小时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力的数量,减缓企业用工荒,②④正确。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解决工厂用工问题,减少工厂向中西部转移,但是对工人的素质要求较高,①③错误。第7题,制造业“西进运动”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不利于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A选项错误;东部地区工厂减少,排放污染物减少,环境压力减小,B选项错误;“西进运动”不会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C选项错误;因工厂向西迁移,必然增加和东部地区的联系,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D选项正确。]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重点缺水的分布地区。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农业用水量大
B.②地距海较远,降水量较少
C.③地属资源型缺水
D.④地工业用水量大
9.解决①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人工降雨B.跨流域调水
C.大力开采地下水D.修建梯田
8.C 9.B [第8题,③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丰富但水污染严重,属水质型缺水。第9题,①地区为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最有效的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
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 )
①减少耕地面积 ②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③推广抗旱农作物的种植 ④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
C.土壤盐碱化D.地面下沉
12.南水北调东线与中线相比,其优点是( )
A.水质好B.工程量小
C.全线可以自流D.输水量小
10.C 11.C 12.B [第10题,北方地区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减少耕地和耕地的灌溉面积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此做法不可取。应推广种植抗旱农作物,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第11题,南水北调东线方案沿线的一些地区地势低平,天然排水条件较差,加上蒸发旺盛,如果东线方案使地下水位上升,易造成土壤盐碱化。第12题,南水北调东线可以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工程量小,但水质较差,在黄河以南地区需逐级提水。]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下列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14.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15.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13.D 14.C 15.A [第13题,图中①资源调配线路为西气东输线路,资源主要来自新疆和中亚。该线路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穿越了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目标市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第14题,②资源调配线路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自流,水质较好,但需开挖新的河道,成本较高。第15题,③资源调配线路是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送电能相对于输送煤炭而言,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澜沧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据此回答16~17题。
16.下列关于澜沧江流域开发治理措施的叙述,可行的是( )
A.大力进行河流梯级开发,发展内河航运
B.以开发水电为核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C.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
D.开发当地资源,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
17.下列关于澜沧江流域开发对下游地区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污染加剧,流域生态环境破坏
B.河流水位降低,灌溉水源受到影响
C.泥沙淤积减少,河口三角洲面积缩小
D.水沙变化与季节无关
16.C 17.A [第16题,澜沧江落差大,不适合发展内河航运,A项错误;澜沧江流域的开发治理应以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为核心,B项错误;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有利于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C项正确;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不利于区域环境治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D项错误。第17题,流域开发必然会修建众多梯级电站,工程建设、发电等都可能会对下游地区造成水污染,破坏流域生态环境。]
麦罗维大坝是继埃及阿斯旺大坝后在尼罗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二座大型水坝,该大坝对苏丹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被誉为苏丹的“三峡工程”。据此完成18~20题。
18.该大坝的主要功能是( )
A.防洪 B.发电 C.灌溉 D.航运
19.该大坝建成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
A.库区周围降水增加
B.库区昼夜温差减小
C.减少尼罗河下游泥沙沉积
D.使下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
20.该大坝所在区域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B.水土流失
C.荒漠化D.石漠化
18.B 19.D 20.C [第18题,由材料可知,该大坝对苏丹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说明大坝的主要功能为发电,故B项正确。第19题,大坝建成后,水库蓄水,库区由于蒸发量增加,导致降水量会增加;水库调节温度的变化,使库区昼夜温差减小;泥沙在库区会大量沉积,尼罗河下游泥沙沉积会减少;大坝具有调节径流作用,使下游地区水土流失减轻,故D项正确。第20题,该区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不合理的开垦,过度放牧都会导致荒漠化面积增加,故C项正确。]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和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21~23题。
21.古代,设置玉门关的主要目的是( )
A.军事和政治B.文化和宗教
C.农垦和移民D.经贸和旅游
22.从西汉至今,玉门关城镇位置的变迁是因为( )
A.风沙侵袭B.水源地变迁
C.公路的修建D.地质灾害
23.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图示地区将建成( )
A.国际性商品谷物基地B.国家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C.国家新能源开发基地D.劳动力密集产业承接地
21.A 22.B 23.C [第21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玉门关在古代为通往西域的门户,是重要的屯兵之地,所以军事和政治是设置玉门关的主要目的。第22题,该地气候干旱,水源是城市得以存在、发展的主导因素。图中河流为时令河,说明该地水源不稳定。由此可知水源地变迁是从西汉至今玉门关城镇位置的变迁的主要因素。第23题,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干旱少雨,日照天数长,多风沙,可以开发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
吐鲁番市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古城历史悠久。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新疆吐鲁番地区,设立地级吐鲁番市,辖高昌区、鄯善县和托克逊县,人口614 616人(2009年)。读吐鲁番行政区域图,完成24~25题。
24.吐鲁番市的行政中心位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北部 ( )
A.铁路交通建设B.旅游资源开发
C.矿产资源开发 D.河流分布多
25.“一带一路”建设吸引我国东部某企业来新疆吐鲁番建立了生产基地,该基地生产的产品最有可能是( )
A.果汁饮料B.棉纱布匹
C.电子电器 D.航天仪器
24.D 25.A [第24题,吐鲁番地区是陆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天山山麓的河流提供水源,有利于人口居住和城镇发展,D正确。第25题,吐鲁番地区的瓜果丰富、品质优良,适合发展果汁饮料生产,吸引东部地区的果汁饮料企业投资建厂,A正确。]
二、综合题(共50分)
26.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范围包括衡阳、郴州、永州三市,成为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第四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条件良好,近几年广东就有近万家企业转移至此,产业产值达万亿规模。下图为湘南地区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对比分析广东省大量产业转移到湘南地区的原因。(4分)
(2)大量的产业转移到湘南地区,试分析其对湘南地区的有利影响。(4分)
(3)近年来湘南地区各城市制订了较高的企业准入门槛。你认为湘南地区的企业准入门槛包括哪些具体条件?(4分)
[解析] 第(1)题,从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源等方面对比分析即可。广东劳动力价格、地价均比湘南地区高,且矿产资源相对缺乏,故将部分产业转移至湘南地区。第(2)题,产业转入会促进湘南地区的劳动力就业,加强区域资源开发,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第(3)题,湘南地区最初承接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随着湘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湘南地区准入的企业应该是环境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资源、能源消耗少,占地较少的企业,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湘南地区的产业升级转型,有利于其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1)和湖南省相比,广东省劳动力的价格更高,地价更高,矿产资源缺乏,生产成本更高,所以将产业转移到相邻的更有区位优势的湘南地区。
(2)促进湘南地区的劳动力就业;加强区域的资源开发;提高城市化水平,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3)环境效益好;技术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量小;占地少;符合当地产业规划。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西藏平均年水资源总量达4 39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倍,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区。西藏的天然饮用水近年来风生水起,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瞩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藏第一瓶矿泉水在拉萨问世,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西藏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拉萨、日喀则等地为主的矿泉水生产格局,矿泉水生产厂家已发展到几十家,并培育了“5100”“珠峰冰川”“圣地”“神水”“卓玛泉”等饮用水品牌。藏水北调属于“南水北调”的大西线工程,工程的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是中线工程调水量的4倍,采用明渠输水。下图为“藏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1)分析西藏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的优势条件。(4分)
(2)评价“藏水北调”的条件。(6分)
(3)“藏水北调”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哪些有利影响?(4分)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并联系影响工业的区位,从水资源总量、水资源质量、市场、政策、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有利方面主要结合材料和图中信息,从调水量、移民安置等方面分析;不利方面则主要从地质、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第(3)题,注意设问中的限定词“地理环境”,可从气候、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分析。
[答案] (1)西藏饮用水天然无污染、品质优良;西藏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区;我国许多省份缺水,饮用水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产业规模初步形成;西藏交通条件改善等。
(2)有利条件:调水量大;移民少,安置费少,节省成本;可以利用地势使水自流;工程沿线可进行水电梯级开发,经济效益明显等。
不利条件:沿线经过高寒缺氧地区,给施工带来困难;沿线地区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破坏生态环境;沿线地区有多年冻土分布,施工难度大等。
(3)有利于改造西北地区的沙漠,减少沙尘暴的发生;使西北地区的气候变湿润;使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由于长期缺乏治理,该流域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成为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经过多年的实践,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和管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材料二 下图为黄河部分河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图。
(1)由图可知,田纳西河与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2分)
(2)田纳西河流域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河流治理,值得借鉴的方面是:(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两条河流一定距离内均有较多水电站,属于梯级开发方式。第(2)题,不合理的开发会对土地和森林资源造成破坏,加剧旱涝灾害等。第(3)题,河流的综合开发要有法律保障并要加强管理。
[答案] (1)实行梯级开发
(2)森林资源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水旱灾害频发
(3)加强立法,为流域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法律保证 加强管理,实行自然资源的统一开发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成了当前中国推进国际合作与地区繁荣的一个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自东向西经过的重要城市依次有连云港、西安、乌鲁木齐、德黑兰、莫斯科、鹿特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上海出发依次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
“中巴经济走廊”是北起我国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及光缆覆盖“四位一体”通道,全长3 000公里,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和促进两国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示范。瓜达尔港是一个深水良港,被视为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
瓜达尔港周边环境
(1)指出“中巴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中地理位置特点。(4分)
(2)瓜达尔港建成投入使用后,一直由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负责管理经营,但在其经营期间瓜达尔港基本上都处于闲置状态。试分析其闲置的区位原因。(4分)
(3)分析“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意义。(4分)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中对“一带一路”路线的描述可知,“中巴经济走廊” 北连“丝绸之路经济带”,南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地处中东、南亚、中亚和中国四大地缘政治板块的中心位置;是我国西部内陆和中亚内陆国家与南亚、中东和非洲联系的便捷通道,是南亚、中东和非洲、中亚和我国西部联系的便捷通道。第(2)题,闲置的区位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腹地狭小、货物运输量等方面分析。第(3)题,“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从能源安全、改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资源开发、增加收入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特点:北连“丝绸之路经济带”,南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地处中东、南亚、中亚和中国四大地缘政治板块的中心位置;是我国西部内陆和中亚内陆国家与南亚、中东和非洲联系的便捷通道(或:南亚、中东、中亚以及非洲各国和我国西部联系的便捷通道)。
(2)①地处西南边境,远离印度河平原;②交通落后,缺少铁路、公路与其他地区联系,腹地小;③腹地为荒漠地区,人口、城市较少;④本地区工农业生产较落后,缺少货物运输;⑤其东部的卡拉奇港人口稠密,经济相对发达,承担了全国大部分的货物进出口。
(3)①维护巴基斯坦能源安全;②有利于巴基斯坦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升级;③加快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加快巴基斯坦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⑤为巴基斯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
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三章 环境与国家安全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三章 环境与国家安全本章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本章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本章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