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土壤 (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949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土壤 (课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949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土壤 (课件+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949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土壤 (课件+教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9497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土壤 (课件+教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9497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土壤 (课件+教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9497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土壤 (课件+教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9497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土壤 (课件+教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9497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 土壤 (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9497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图文ppt课件
展开水稻土是指发育于各种自然土壤之上、经过人为水耕熟化、淹水种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这种土壤由于长期处于水淹的缺氧状态,土壤中的氧化铁被还原成易溶于水的氧化亚铁,并随水在土壤中移动,当土壤排水后或受稻根的影响(水稻有通气组织为根部提供氧气),氧化亚铁又被氧化成氧化铁沉淀,形成锈斑、锈线,土壤下层较为粘重。
地理环境对水稻土形成的影响???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经风化分解,释放出如钾、磷、钙、镁等矿物养分
提供氮素养分,释放二氧化碳
此消彼长,影响土壤的热量状况供应养分和水分
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想一想:野外怎么判断土壤?
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各国也不统一,主要有: 1.国际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这是一种3级分类法,即按砂粒、粉砂粒和粘粒3种粒级的质量百分数分类的,共分4类12级,详见下表。
拓展:土壤质地的分类及分类标准
表1-1 国际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2. 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这是一种2级分类法。按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含量,将土壤划分为9级。详见表1—2。 3.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针对我国南、北方土壤质地名称和差异,综合划分为3类12种,质地名称详见表1—3 。
表1-2 卡钦斯基土壤质地基本分类(简制)
表1-3 中国土壤质地分类 (邓时琴 1996)
(一)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1、砂质土壤: 砂粒大于50%; 通气透水; 养分少,不保水肥; 易耕; 温度变化快,暖性土; 发小苗不发老苗。
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
2、黏质土壤: 粘高于30%; 通气透水不良; 保水保肥; 养分含量高; 升温慢,冷性土; 耕性差,发老苗不发小苗。
3、壤质土壤主要特性: ▲砂粘适中; ▲大小孔隙比例适当,通气透水性好; ▲养分丰富; ▲耕性表现良好; 壤质土壤中水、肥、气、热以及植物扎根条件协调,适种范围较广,是农林业生产较为理想的质地类型
4、土壤剖面构造——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
4、土壤剖面构造——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
森林土壤剖面(灰化土)
草原土壤剖面(黑钙土)
新知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一、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含矿物养分 没有肥力)
成土母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
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
(1)图中箭头代表的过程:A 过程,B ___________过程,C 过程。(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 ,具体是:a 、b 。(3)土壤是地表 和 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 环节。
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因此,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格干冷地区快得多。
湿热地区——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冷湿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多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
母质方面在陡峭的山坡上,由于重力作用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力往往加速疏松地表物质的迁移,所以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而在平坦的地形部位,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使成土母质得以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造成水热条件的差异方面 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气候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地带分化。 如:对美国西南部山区土壤特性的考察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孔隙度和持水量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而pH值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此外,坡度和坡向也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如:阳坡由于接受太阳辐射能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但水分状况比阴坡差,植被的覆盖度一般是阳坡低于阴坡,从而导致土壤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差异。
地貌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1、在风化作用下,养分的释放与淋失
3、在高等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下,营养元素的富集过程(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
2、在低等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下,营养元素的富集过程
解释常见的土壤现象
下面列出的是一些常见的土壤现象。○我国南方山地土壤较厚,而西北高山上的岩石风化层和土壤很薄。○四川盆地的有些地方,岩石和土壤呈紫色。○对耕作而言,我国东北平原的土壤肥沃,而南方地区的土壤相对贫瘠。○山顶土壤的颗粒较粗,山前平原的颗粒较细。(1)指出形成上述土壤现象的主导因素。(2)尝试对上述现象作简要解释。
新知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1、处于四大圈层的过渡地带 2、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3、能够生长植物
1、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地理环境和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2、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3、土壤为农作物、植物种植提供物质基础,与人类关系密切
土壤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可利用的珍贵的自然资源。土壤功能的可持续性与农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综合治理 山东禹城北丘洼曾经是士盐碱化严重的地区,盐碱化土壤占耕地总面积的91%。这里频繁旱涝。旱季,蒸发强烈,盐分随水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雨季,土表表层的盐分被雨水淋洗。因此,这里的土壤具有春秋季节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自1986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此建立综合试验站,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实现粮食高产。
北丘洼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基本方法
引淡水灌溉,降低作物土壤根区
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蒸发返盐
营造防护林带,果,椿苗间作等
种养结合,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
常见的方法有:
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
1、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壤即陆地表面疏松的表层 B. 岩石经外力风化而产生土壤 C. 土壤是岩石圈的一部分,属于无机物质 D. 土壤必须是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关于土壤肥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这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B. 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C. 土壤肥力高低纯粹取决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的多少 D. 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肥力影响很大
3、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岩石 B. 气候 C. 生物 D. 人类活动4、处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 渡地带的是( ) A. 岩石 B. 地表水 C. 土壤 D. 生物5、成土过程开始的标志是( ) A. 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 B. 成土母质中开始具有一定的通气蓄水能力并能释放少 量的矿物养分 C. 一些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 D. 人类开始在土地上耕种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
高中第二节 土壤优秀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a href="/dl/tb_c16244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土壤优秀教学ppt课件</a>,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察土壤,土壤的功能和养护,土壤颜色,土壤的质地,土壤剖面构造,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优秀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SOIL,成土因素,成土母质,人类活动,土壤剖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授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小组,成土母质,第二小组,气候要素,第三小组,生物要素,第四小组,地形与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