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两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1
学习内容分析
文本位置:本次《语文园地》位于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围绕“处处留心,连续观察”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目的是让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本次《语文园地》主要内容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三个版块。“交流平台”是让学生明白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词句段运用”,一部分是让学生为动物找家,另一部分让学生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日积月累”让学生积累关于秋天的谚语(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的智慧)。
关系建构:本单元《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两篇文章是学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观察”这一语文要素的经典范文。在本次语文园地中,仍以这两篇范文中的关键段落和关键语句为例,进行观察方法的梳理与总结,准确用词的体会与训练,从而引导学生细致准确描写观察所得。
资源拓展:推荐阅读《主题丛书2》中《芋》、《麻雀》、《夏天的昆虫》等几篇文章及谚语。
课标
分析
(一)学段目标分析(第二学段目标)
1.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25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2.写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3.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单元目标分析
1、阅读:(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
(2)能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2、习作:(1)学习作者细致生动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2)学习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使文章的表达更有情趣。
3、综合性学习: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课时目标分析
1.阅读:
(1)能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2)理解课文内容,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及生活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探究及热爱。
2.口语交际:小组讨论整理的问题,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3.综合性学习: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学情
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能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已有策略经验:按照已有的阅读方法,正确、流利、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针对课文内容、写作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补充他人的发言,做到语言基本规范。
已有生活经验:结合课文内容,初步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初步的感官感知,能描述出自己看到的画面,并能想象。
存在困难与障碍:10%的学生阅读面窄,导致学生对于“逐渐”、“最多”等词在句子当中的理解上有难度。对于如何细致入微地进行观察相关事物并大量累积相关谚语和古诗词还需接触不同的方法。
5.突破措施:引导学生从精读文章内容和相关的句子入手,感知作者是如何观察事物,如何细致描写观察所得,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学习
目标
1.通过梳理总结观察方法及注意事项,90%的学生能够通过交流说出自己学习到了哪些观察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片段练习,把观察所得写具体写生动,10%的学生能够在同学及老师的帮助下简单说出。
2.根据生活经验与阅读积累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100%的学生懂得这种称谓的用词准确之处,从而体会到观察的魅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梳理总结观察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习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方法。懂得细致观察可以生发智慧。
难点:运用所学观察方法进行片段练习,把观察所得写具体写生动
突破措施:在课堂上通过精读课文的学习品读关键段落及关键语句,梳理与总结观察的方法及观察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次语文园地再次对观察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对观察的注意事项进行进一步引领,对于观察的意义需要进一步引导。
课前
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秋天的谚语。
学 习 过 程
环节目标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问题预设与补救
一、情境导入:了解观察的意义(目标一)
教师通过语言描绘情景进行导入。
同学们,叶圣陶经过细致观察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法布尔先生经过连续观察,写出了《蟋蟀的住宅》,我们的古人更是在平日观察中留下了含义深刻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些都说明“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运用多种观察方法,留心观察,就会获得更多的乐趣,甚至发现更多的生活智慧。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三,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学生通过老师的语言进入情景。
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本单元内容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交流平台:学习观察的方法
(目标一)
1.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小组内学习交流“交流平台”的学习收获
2.补充学习选自法布尔的《森林报》的片段。
片段一:灰鹤在沼泽地上开舞会,它们围成一圈,起初用两条长腿蹦高,后来越跳越上劲:索性大跳特跳起来了。那奇形怪状的花步子,真能把人笑死!转圈呀,蹿跳呀,打矮步呀——活像踩着高跷跳俄罗斯舞!
片段二:街上出现了一些大苍蝇,他们身上蓝里透绿、闪着金光.它们跟秋天一样,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它们还不会飞,只能勉勉强强用它们的细腿在墙壁上爬摇摇晃晃的。
片段三:叩头虫在表演它那晕头转向的把戏——把它仰面朝天放着,它就把头吧嗒一点,蹦个高儿,在空中翻个跟头,一直落在地上,站的好好的。 以上片段均选自法布尔的《森林报》。 这都是作者认真观察才写出来的。
3.教师小结:通过这些句子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首先,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写准确必须进行认真观察;接着,要想写出事物的变化,还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最后知道了观察时要动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子闻、用舌头长和用心想等。
1.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认真读交流平台内容,总结每个框框的观察要素。
2.小组展示交流
3.默读补充材料,找出描写作者观察方法的句子,并说明所用到的观察方法。交流展示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1.小组展示交流:
第一框:1.观察要“细致”:通过蟋蟀的前足、钳子、后足、后腿上有两排锯,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其分工不同,全身协作,多么能干!
体会“准确”:作者运用了一些动词来描写,体会用词准确,如:扒、搬、踏、推、铺。作者进行了怎样的观察,才能写得这么准确?(出示课件2)
第二框:体会连续观察发现变化:表示时间变化及作者连续观察的词:不几天、后来、逐渐
第三框:体会观察方法:眼看、耳听、心想“平坦”是作者观察时用眼到的,“安静”是作者用耳到的,“弹琴”是作者用心到的。(出示课件4)
指名回答补充材料,学习观察方法,体会观察时要动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子闻、用舌头长和用心想等
预设:有的小组或个人总结不出来.
补救:1.小组合作
用心倾听其他小组讲解
老师点评。
词句段运用:体会观察所得的智慧
(目标二)
1.把下面的字组词,体会相同事物的不同说法。(出示课件5) 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
2.小结:称谓如此贴切,也是人们观察其家的形态不同而给予的不同称谓
1.大声朗词语。 狗窝 鸟窝 鸟巢 猪圈 猪棚 马厩 马棚鱼塘
2.思考并说一说它们的用法相同吗。
3.同样对于家的称呼,为什么不同的动物,家的称谓却不同呢?
开火车读词语
指名回答学生对某一动物的“家”所用词的理解,比如:“马厩”“马棚”。
预设:生活经验不够
补救:老师进行指导。
五、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片段练习:观察某种小生物,通过观察其外形或动作,突出出其某种特点
普及性作业
目标1
20分钟
读主题丛书2《牵牛花》《神奇的丝瓜》《蝉的地穴》,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
拓展性作业
目标1与3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学会观察
方法:眼睛看 耳朵听 心想
注意事项: 细致 连续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8 牛和鹅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8 牛和鹅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牛和鹅》第1课时doc、《牛和鹅》第2课时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 走月亮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 走月亮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经验,策略经验,生活经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关系建构, 资源拓展,学习“词句段运用”,学习“日积月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