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专题25 杠杆动态平衡分析及应用-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原卷+解析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9132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专题25 杠杆动态平衡分析及应用-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原卷+解析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9132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专题25 杠杆动态平衡分析及应用-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原卷+解析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9132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专题25 杠杆动态平衡分析及应用-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原卷+解析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913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专题25 杠杆动态平衡分析及应用-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原卷+解析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913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卷专题25 杠杆动态平衡分析及应用-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原卷+解析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913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同步练习题
展开A.一直是省力的
B.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C.一直是费力的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解:由图可知动力F1的力臂始终保持不变,物体的重力G始终大小不变,在杠杆从竖直位置向水平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重力的力臂逐渐增大,在L2<L1之前杠杆是省力杠杆,在L2>L1之后,杠杆变为费力杠杆。
答案:B。
2.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了块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图所示,现在水平力F将C由A向B匀速推动过程中,推力F将( )
A.大小不变B.逐渐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解:杆受重力G和C对它的支持力FN,由力矩平衡条件知G•l=FN•L.在C逐渐向右推移的过程中,支持力FN对轴B的力臂L逐渐减小,则FN逐渐增大。由此可知,C和木板间、C和地面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由平衡条件知,水平推力F也逐渐增大。
答案:B。
3.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由实线位置匀速转到虚线所示位置,整个过程中,拉力F始终作用于A点且与OA保持垂直(OA为圆柱体横截面的直径),圆柱体在转动过程中不打滑。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拉力F逐渐变小
B.由于拉力F的力臂始终保持最长,拉力F始终保持最小值不变
C.拉力F逐渐变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由图可知,动力F的力臂L1始终保持不变,阻力为圆柱体的重力G始终大小不变,由实线位置转到虚线位置时,重力的力臂逐渐减小,又因为FL1=GL2,所以动力F逐渐变小。
答案:A。
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均匀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某定滑轮,另一端套在木棒上使木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保持木棒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棒和悬线均足够长)( )
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
C.先逐渐变大,后又变小D.先逐渐变小,后又变大
解:如图所示,G表示杆AB的自重,LOA表示杆的重心到A端的距离,T表示悬线拉力的大小,L表示作用于杆AB上的悬线拉力对A点的力臂。
把AB视为一根可绕A端转动的杠杆,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应有:G×LOA=T×L,
由此得:当线套在杆上逐渐向右移动时,拉力T的动力L(L1、L2、L3、L4)经历了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的过程,故悬线的拉力T则是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
答案:D。
如图所示,杠杆在拉力F的作用下水平平衡。现将弹簧测力计绕c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
C.一直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解:将弹簧测力计绕c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钩码的重力不变,其力臂不变,即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
将弹簧测力计绕c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拉力F的力臂逐渐变小,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拉力F逐渐变大。
答案:A。
6.如图所示,将一轻质薄木板从中点支起,左右两侧各有一支蜡烛,长短不同,此时薄木板恰好在水平位置静止。同时点燃两支蜡烛,过一会,薄木板可能发生的情况有( )
A.长蜡烛燃烧较快,可能再次平衡
B.不可能再次平衡
C.燃烧速度相同,可能再次平衡
D.短蜡烛燃烧较快,可能再次平衡
解:设左右两边的蜡烛质量分别为m左、m右,由于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m左g×L左=m右g×L右;
燃烧速度分别为v左、v右,由于相同两支蜡烛粗细相同,同时点燃时,则:
两支蜡烛因燃烧减少的质量分别为△m左=v左t,△m右=v右t;
此时杠杆左右两端受到的力分别为(m左﹣v左t)g、(m右﹣v右t)g,
左边:(m左﹣v左t)gL左;右边:(m右﹣v右t)gL右;则:
(m左﹣v左t)gL左﹣(m右﹣v右t)gL右=m左g×L左﹣v左tL左﹣(m右g×L右﹣v右tL右)=(m左g×L左﹣m右g×L右)+(v右L右﹣v左L左)t,
由图可知:L左<L右,由于m左g×L左=m右g×L右,则:
(1)若长蜡烛燃烧较快,即v左>v右,则v右L右与v左L左可能相等,所以,左边=右边,即薄木板可能再次平衡,故A正确;B错误;
(2)若蜡烛燃烧速度相同,即v左=v右,则v左L左<v右L右,所以,左边≠右边,即薄木板不能再次平衡,故C错误;
(3)若短蜡烛燃烧较快,即v左<v右,则v右L右<v左L左,所以,左边≠右边,即薄木板不能再次平衡,故D错误。
答案:A。
7.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O为支点的杠杆,如图所示。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L表示绳对桥板的拉力F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L的变化以及乘积FL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增加
B.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减小
C.L先增加后减小,FL始终在减小
D.L先减小后增加,FL先减小后增加
解:当吊桥被吊起的过程中,如图中虚线位置(1)所示,
吊桥重力的力臂L′在减小,重力不变,则GL′在减小;
一开始动力臂小于桥长,当桥与绳垂直时,动力臂最大,随后动力臂又变小,即拉力的力臂线变大后变小,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GL′可知,FL在减小。
答案:C。
8.如图是吊车起吊货物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撑杆为圆弧状,工作时它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从而将货物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吊臂是一省力杠杆,但要费距离
B.吊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可以省功
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的力臂变小
D.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渐渐变小
解:
A、如图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大于阻力,吊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
B、吊臂是费力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但不省功,故B错;
CD、由题知,吊车工作时它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减小,根据F1×l1=F2×l2可知动力减小,所以伸缩撑杆的支持力逐渐变小。故C错、D正确。
答案:D。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小和尚抬着一根长木头向寺庙走去,甲和尚抬着较粗的一端,乙和尚抬着木头的中间部位,丙和尚抬着较细的一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丙由于肩膀酸痛而撤掉作用力后,甲的负担顿时变轻,乙的负担顿时加重
B.当乙由于肩膀酸痛而撤掉作用力后,甲的负担顿时变重,丙的负担顿时变轻
C.当乙的作用力减小时,甲、丙两人的作用力均增加,但△F甲>△F丙
D.当甲的作用力增加时,乙、丙两人的作用力均减小,但|△F乙|<|△F丙|
解:
A、当丙由于肩膀酸痛而撤掉作用力后,如下图,
若以A为支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丙去掉,要增大F乙,乙的负担顿时加重;
若以B为支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丙去掉,减小F甲,甲的负担顿时变轻;故A正确;
B、当乙由于肩膀酸痛而撤掉作用力后,如下图,
若以A为支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乙去掉,要增大F丙,丙的负担顿时加重;
若以C为支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乙去掉,甲的负担顿时变重;故B错;
C、当乙的作用力减小时,如下图,
若以A为支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减小的力和力臂乘积相等,F丙的力臂等于F乙的力臂的2倍,所以△F丙=△F乙;
若以C为支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减小的力和力臂乘积相等,F甲的力臂等于F乙的力臂的2倍,所以△F甲=△F乙;所以△F甲=△F丙,故C错误;
D、当甲作用力增加时,如下图,
若以B为支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甲增大,F丙也增大,△F甲=△F丙;
若以C为支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甲增大,F乙减小,F甲的力臂等于F乙的力臂的2倍,所以△F甲=△F乙;|△F乙|>|△F丙|;故D错。
答案:A。
10.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支在支架上,OA=20cm,G1为边长是5cm的正方体,G2重为20N.当OC=10cm时,绳子的拉力为 10 N,此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现用一水平拉力,使G2以 4 c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经过12.5s后,可使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0。
解:G2在C点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FA×OA=G2×OC,
即:FA×20cm=20N×10cm,
解得:FA=10N;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5cm×5cm=25cm2=0.0025m2;
由压强公式:p=可知:
物体G1对地面的压力:
F=pS=2×104Pa×0.0025m2=50N,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F′=F=50N,
G1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1、地面的支持力F′、绳子的拉力FA作用,
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G1=FA+F′=10N+50N=60N;
当G1对地面的压力为0时,杠杆在A点的受到的拉力:FA′=G1=60N,
设G2位于D点,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A′×OA=G2×OD,
即:60N×20cm=20N×OD,
解得:OD=60cm,
物体G2的路程:
s=OD﹣OC=60cm﹣10cm=50cm,
物体G2的速度:v===4cm/s;
答案:10;4。
11.如图是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时的情景。已知地面对两个手掌的支持力为360N,对两个脚尖的支持力为240N,手掌到脚尖的距离为1.5m,则运动员所受的重力为 600 N,人体重心到脚尖的水平距离为 0.9 m。
解:(1)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受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1、F2,竖直向下的重力G的作用,物体受力平衡,
则G=F1+F2=360N+240N=600N;
(2)以脚尖为支点,则支持力的力臂为L1,人体重心到脚尖为L2,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1L1=GL2,
L2===0.9m。
答案:600;0.9。
12.“低头族”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会引起颈部肌肉损伤。当头颅为竖直状态时,颈部肌肉的拉力为零,当头颅低下时,颈部肌肉会产生一定的拉力。为了研究颈部肌肉的拉力与低头角度大小的关系,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头颅模型来模拟实验。如图甲所示,把人的颈椎简化成一个支点O,用1kg的头颅模型在重力作用下绕着这个支点O转动,A点为头颅模型的重心,B点为肌肉拉力的作用点。将细线的一端固定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细线模拟测量肌肉的拉力,头颅模型在转动过程中,细线拉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OB,如图乙所示,让头颅模型从竖直状态开始转动,通过实验记录出低头角度θ及细线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
(1)设头颅质量为8kg,当低头角度为60°时,颈部肌肉实际承受的拉力是 200 N。
(2)在图乙中画出细线拉力的示意图。
(3)请解释:为什么低头角度越大,颈部肌肉的拉力会越大?答 人低头的角度越大,G的力臂越大 。
(4)请你就预防和延缓颈椎损伤提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 尽量减小低头的角度(或不要长时间低头做事,低头时间久了要抬头休息等等) 。
解:(1)由表格中数据知,当低头角度为60°时,若m=1kg,细线的拉力为25N;
若m=8kg,由于角度不变,所以动力臂和阻力臂不变,则拉力F=8×25N=200N;
(2)由题意知,细线拉力的方向应垂直于OB向下,如图所示:
(3)图乙中,F的力臂为OB,做出乙图G的力臂,如图所示:
由图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LG=F•LF
则F==,人低头的角度越大,sinθ越大,则G的力臂越大,肌肉的拉力就越大;
(4)要预防和延缓颈椎损伤,可尽量减小低头的角度,不要长时间低头做事,低头时间久了要抬头休息等等。
答案:(1)200;(2)见上图;(3)人低头的角度越大,G的力臂越大;(4)尽量减小低头的角度(或不要长时间低头做事,低头时间久了要抬头休息等等)。
13.郝强同学对建筑工地上的长臂吊车(如图甲)有些疑惑:不吊物体它能平衡,吊重物也能平衡,重物沿臂移动仍能平衡!后来他通过设计“移动支点式杠杆”模型(如图乙)弄懂了类似问题:密度及粗细都均匀的直棒AB=1.8m,放在一个宽度为40cm的凳子上,当在棒的A端固定一个铅块(忽略大小)m铅=2kg时,棒刚好绕O1点有转动的趋势(AO1=30cm)。
(1)求棒的质量m棒;
(2)当在P处挂一重物时(PB=10cm),棒刚好绕O2点有转动的趋势。求重物质量m物及此时棒对O2点的压力F(g取10N/kg);
(3)当悬线带着重物缓慢向A端移动时,可以认为凳面上只有某点E(即新支点)对棒有支持力。回答:随着重物左移,E点将“左移”或“右移”还不“不动”?棒对E点的压力FE是“变大”或“变小”还是“不变”?(不必说明理由)
解:如图:设棒的中心为O,则AO=90cm,O1O=60cm;
(1)以01为转轴,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平衡方程:
m铅g•AO1=m棒g•O1O,
m铅g•30cm=m棒g•60cm,
m棒=m铅=×2kg=1kg;
(2)以02为转轴,平衡方程m铅g•AO2=m棒g•O2O+mg•02P,
即:m铅•AO2=m棒•O2O+m•02P,
2kg×70cm=1kg×20cm+m×100cm,
m=1.2kg;
F=(m铅+m棒+m物)g=(2kg+1kg+1.2kg)×10N/kg=42N;
(3)随着重物左移,铅块、棒和物的总重心左移,凳面上某点E(即新支点)对棒支持力左移;
竖直方向:压力等于铅块、棒、物三重力之和,压力FE不变。
答:(1)棒的质量为1kg;
(2)重物质量m物为1.2kg,棒对O2点的压力F为42N;
(3)随着重物左移,E点将左移,棒对E点的压力FE是不变。
14.某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对自动冲水装置进行了研究(如图所示)。该装置主要由水箱、浮球B、盖板C和一个可以绕O点自由转动的硬杆OB构成,AC为连接硬杆与盖板的细绳。随着水位的上升,盖板C所受的压力和浮球B所受的浮力均逐渐增加,当浮球B刚好浸没到水中时,硬杆OB处于水平状态,盖板C恰好被打开,水箱中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经测量浮球B的体积为1×10﹣3m3,盖板的横截面积为6×10﹣3m2,O点到浮球球心的距离为O点到A点距离的3倍。不计硬杆、盖板以及浮球所受的重力以及盖板的厚度。求:(g=10N/kg)
(1)水箱内所能注入水的最大深度;
(2)在你以上的计算中忽略了硬杆、盖板以及浮球的重力,如果考虑它们的重力,你认为设计时应采取哪些措施可保证自动冲水装置正常工作?(写出一种措施即可)
解:(1)当浮球B刚好浸没到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则浮球B受到的浮力:
F浮=ρgV排=ρgVB=1.0×103kg/m3×10N/kg×1×10﹣3m3=10N,
此时硬杆OB处于水平状态,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FA•OA=F浮•OB,
则盖板受到绳子的拉力:
FA=F浮=3×10N=30N,
盖板C恰好被打开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绳子的拉力和液体对盖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水对盖板的压力F压=FA=30N,
由p=可得,盖板受到水的压强:
p===5000Pa,
由p=ρgh可得,水箱内所能注入水的最大深度:
h===0.5m;
(2)考虑硬杆、盖板以及浮球的重力时,绳子对盖板的拉力减小,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要使盖板被打开,应增大绳子的拉力,
可以增大浮球体积增大浮力的大小(或“使杠杆的OB段比OA段更长一些”)。
答:(1)水箱内所能注入水的最大深度为0.5m;
(2)考虑硬杆、盖板以及浮球的重力时,保证自动冲水装置正常工作可以增大浮球体积增大浮力的大小(或“使杠杆的OB段比OA段更长一些”)。
低头角度θ/°
0
15
30
45
60
细线拉力F/N
0
7.3
14.0
20.2
25.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达标测试,文件包含专题26滑轮原卷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doc、专题26滑轮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1 功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1 功课时训练,文件包含专题19功原卷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doc、专题19功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浮力10.1 浮力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浮力10.1 浮力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专题15浮力原卷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doc、专题15浮力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