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 动能和势能(原卷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9123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1 动能和势能(原卷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9123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1 动能和势能(原卷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9123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1 动能和势能(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912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1 动能和势能(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912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1 动能和势能(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912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11.3 动能和势能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1.3 动能和势能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专题21动能和势能原卷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doc、专题21动能和势能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0•北海)如图所示,在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研究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不需要控制钢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B.当木块最终静止时,木块的惯性也会随之消失
C.如果木块滑行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木块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解:
A、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要控制速度相同,故要控制钢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A错误;
B、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当木块最终静止时,木块的惯性不会随之消失,B错误;
C、如果木块滑行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正确;
D、木块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D错误。
答案:C。
2.(2020•济南)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在平直路段上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它的( )
A.动能增大B.动能减小
C.重力势能增大D.重力势能减小
解:列车在平直路段上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它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而列车的质量和高度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它的重力势能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3.(2020•柳州)如图,弹簧被压缩后,就具有( )
A.光能B.电能C.化学能D.弹性势能
解:弹簧被压缩后,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从而具有弹性势能。
故ABC错误,D正确。
答案:D。
4.(2020•大连)体育课上,同学们进行投掷铅球的练习。铅球在空中下落时,铅球的( )
A.重力势能变大,速度变小
B.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小
C.重力势能变大,速度变大
D.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
解:铅球在空中下落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动能增加,而质量不变,所以速度增大。
答案:D。
5.(2020•广安)下列有关机械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信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小秦骑车匀速转弯,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
C.体育课上王虎比张明跑得快,则王虎通过的路程比张明多
D.端午节划龙舟比赛时,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解:
A、通信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势能增大;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故A错误;
B、小秦骑车匀速转弯,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
C、体育课上王虎比张明跑得快,说明王虎的速度大,由于不知道时间的大小,所以无法比较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故C错误;
D、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和鼓的位置关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故D错误。
答案:B。
6.(2020•株洲)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把“高空坠物”纳入了违法行为,使受害者能依法追责。高空坠物过程中,下坠的物体( )
A.动能增大B.动能减小C.势能增大D.势能不变
解:物体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增大,动能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7.(2020•益阳)“反向蹦极”是一项比蹦极更刺激的运动。如图所示,弹性轻绳的上端固定在O点,拉长后将下端固定在体验者的身上,并与固定在地面上的扣环相连。打开扣环,人从A点由静止释放,像火箭一样被“竖直发射”,经上升到最高位置C点,在B点时速度最大。对此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人从A到C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一直减少
B.人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C.人在B点时动能最大
D.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在B点时最大
解:A、人从A到C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加;AB段速度逐渐变大,动能逐渐变大;BC段速度逐渐变小,动能逐渐变小;故A错误;
B、从A到B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加;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变大,动能变大;故B错误;
C、人的质量一定,在B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C正确;
D、弹性绳在A点时弹性形变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故D错误。
答案:C。
8.(2020•泸州)2020年泸州市中考体育测试中有必考、抽考和选考科目,包括短跑、跳绳、实心球、立定跳远、带足球绕杆、运篮球上篮等。以下关于体考中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学生在短跑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B.学生带足球绕杆的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学生投掷的实心球在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减小
D.学生在立定跳远的整个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一直不变
解:A、学生在短跑过程中,消耗体内营养物质,得到机械能,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
B、学生带足球绕杆的运动,足球的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学生投掷的实心球在抛出去的实心球,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C错误;
D、学生在立定跳远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质量不变,高度先变大后变小,所以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故D错误。
答案:B。
9.(2020•郴州)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 )
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B.静止在山顶上的大石头
C.飞行的飞机D.拉开的弹弓
解: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动能,故A不符合题意;
B、静止在山顶上的大石头,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动能,故B不符合题意;
C、飞行的飞机,处于运动状态,具有动能,故C符合题意;
D、拉开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0.(2020•盐城)如图所示,小明和同学一起荡秋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最低点时的动能为零
B.下降过程中的动能不变
C.到达最高点的重力势能最大
D.上升过程中的重力势能减小
解:
A、人的质量一定,通过最低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A错误;
B、下降过程中,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B错误;
C、到达最高点时,高度最大,重力势能最大,故C正确;
D、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D错误。
答案:C。
11.(2020•邵阳)正在匀速上升的观光电梯,关于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解:正在匀速上升的观光电梯,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则它的动能不变;同时高度增大,其重力势能增大,故A正确。
答案:A。
12.(2020•牡丹江)现代农业利用喷药无人机喷洒农药,安全又高效。如图所示,喷药无人机在农田上方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均匀喷洒农药。此过程中,喷药无人机的( )
A.升力大于重力
B.空气阻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解:
A、喷药无人机在农田上方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受力平衡,竖直方向上无人机受到的重力和升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故A错误;
B、喷药无人机在农田上方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空气阻力沿水平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二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D、水平匀速飞行时喷洒农药,无人机的速度不变,高度不变,但质量减小,所以无人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13.(2020•深圳)2020年6月30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定点地球同步轨道。对卫星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大,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解:
卫星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卫星是加速升空的,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卫星升空时,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增大。
答案:B。
14.(2020•福建)疫情期间,某快递公司用无人机进行无接触配送包裹。无人机携带包裹匀速上升时,包裹的( )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解:无人机携带包裹匀速上升时,包裹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
无人机携带包裹匀速上升时,包裹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答案:B。
15.(2020•安徽)一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我们把卫星运行过程中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如图所示)。已知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那么( )
A.卫星在远地点的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B.卫星在近地点的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C.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D.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解:
A、卫星质量一定,在远地点时相对地球距离最大,势能最大,卫星仍在运动,故动能不为零;故A错误;
B、卫星质量一定,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相对地球有一定距离,势能不为零;故B错误;
CD、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小,动能变小;高度变大,势能变大,动能转化为势能;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16.(2020•成都)如图是过山车向下“俯冲”的情景,对过山车加速下降过程中的机械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解:过山车加速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增大;同时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17.(2021•南岗区校级模拟)当一个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改变
B.它不具有任何能量
C.它的动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还可能不变
D.它的重力势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还可能不变
解:
A、当一个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故A错误;
B、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故B错误;
CD、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不变,机械能不变;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是沿水平方向运动,则它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都不变;如果是向上匀速运动,则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如果是向下匀速运动,则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小,故D正确,C错误。
答案:D。
18.(2021•碑林区校级二模)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B.t1到t2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
C.t2到t3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D.t3时刻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解:
A、由图像可知,t2时刻弹力最大,此时小球压缩弹簧到最低点,此时小球的速度减小为0,动能最小,故A错误;
B、t1时刻小球刚与弹簧接触,与弹簧接触后,开始一段时间内弹力小于重力,则小球仍然向下做加速运动,其动能变大;当弹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此后弹力大于重力时,小球向下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小;t2时刻,弹力最大,则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小球运动到最低点,速度为0、动能为0,则t1到 t2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
C、t2~t3段时间内,弹力逐渐减小,是小球被弹起直至离开弹簧的过程,此过程中小球和弹簧组成的整体机械能守恒,所以小球增加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故C错误;
D、t3时刻小球的速度为0,弹力为0,即将离开弹簧,受到重力的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故D错误。
答案:B。
19.(2021春•雨花区校级月考)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内壁光滑的竖直圆筒,筒底固定一根弹簧。将一小球放置在弹簧上,静止时位于A点(如图乙)。现将小球下压至B点,并用此处的装置锁定(如图丙)。解锁后,小球向上弹出筒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小于图丙中的压力
B.弹簧弹性势能一直变小
C.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大
解: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图乙、丙对桌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圆筒、弹簧和小球的总重力;
解锁后,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重力小于弹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越来越大;随着弹簧压缩量的减小,弹力逐渐减小,当弹力与重力相等,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弹力小于重力时,合力向下,小球速度减小;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20.(2020秋•邳州市期末)“蹦极”是运动员将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处,从高处竖直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时,其所受绳子的拉力F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运动员( )
A.t0时刻重力势能最小
B.从起跳到t0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一直变大
C.所受拉力F对运动员始终做功
D.t0到tn过程中动能不变
解:A、t0时刻,绳子的拉力最大,绳子被拉得最长,跳跃者位置最低,高度最小,重力势能最小,故A正确;
B、从起跳后到运动员到达绳子的自然长度时,绳子没有被拉伸,绳子拉力为零,弹性势能为零,超过自然长度后,绳子被拉伸,弹性势能增大,所以从起跳到t0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先不变,后变大,故B错误;
C、在弹性绳恢复到原状之前,弹性绳对跳跃者有拉力,跳跃者在拉力F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时,拉力对跳跃者做了功,当弹性绳恢复原状后,没有拉力,则不做功,故C错误;
D、t0到tn过程中,绳子的弹性势能发生变化,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动能,动能是变化的,故D错误。
答案:A。
二、填空题
21.(2020•海南)椰子从树上下落的过程中,动能越来越 大 ,重力势能越来越 小 。
解:椰子从树上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增加,动能越来越大;高度不断减小,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答案:大;小。
22.(2020•甘孜州)2019年1月,“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嫦娥四号”在加速过程中,动能 增大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 运动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解:“嫦娥四号”加速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其动能增大;
“嫦娥四号”在加速过程中,“嫦娥四号”相对于月球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答案:增大;运动。
23.(2020•镇江)如图所示,某同学站在电梯内的测力计上,在电梯向下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该同学的重力势能 减小 ,机械能 减小 (上述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电梯减速停靠一楼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比该同学的所受重力 大 。
解:电梯向下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该同学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
电梯减速停靠一楼的过程中,人会向下做减速运动,则人所受的合力是向上的,而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所以支持力大于重力,可得测力计的示数比该同学所受重力大。
答案:减小;减小;大。
24.(2020•上海)2020年5月,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返回。在返回舱降落的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是 运动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舱内物体的重力势能 减小 ,其惯性 不变 (后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解:
在返回舱降落的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返回舱是运动的。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参照面的高度有关。返回舱降落的过程中,舱内物体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舱内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
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降落过程中,舱内物体的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
答案:运动;减小;不变。
25.(2020•无锡)用“模拟打桩”来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的质量m1=m2<m3,实验时,让物体从木桩正上方的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将木桩打入沙中,三次实验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如图所示,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越深,则物体对木桩做的功越 多 ,比较a、b可知: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高度 有关;比较 a、c 可知: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解:
(1)物体下落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对木桩做功越多,木桩陷入沙坑越深,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观察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这用到了转换法;
(2)由a、b两图可知,物体的质量m1=m2,从不同高度落下,落下的位置越高,木桩被打得越深,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说明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
比较a、c两图可知,物体的质量m1<m3,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质量越大,木桩被打得越深,说明重力势能与质量有关。
答案:多;高度;a、c。
26.(2020•黑龙江)炎热的夏天,一辆正在喷洒消毒液的汽车匀速行驶在水平公路上,汽车的动能 变小 ,惯性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一辆正在喷洒消毒液的汽车匀速行驶在水平公路上,汽车的质量减小,速度不变,则汽车的动能变小,由于质量变小,则惯性变小。
答案:变小;变小。
27.(2019•云南)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高山滑雪是冬奥会的重要竞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训练的情境。在下滑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 增大 ,重力势能 减小 (均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解: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故动能增大,同时高度变小,故重力势能减小。
答案:增大;减小。
28.(2019•东莞市)如图所示,用细线系住小球悬挂在O点,将小球拉至A点释放,从A点经过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 变大 ,动能先 变大 后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小球从A点经过B点运动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小球从B点经过C点运动的过程中,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速度变小,动能变小,故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动能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变大;变大;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
29.(2020•雅安)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H(H>h)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 转换法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由图1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 速度 有关。
(3)小丽根据图1甲、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她的看法是否正确?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没有控制速度一定 。
(4)某同学用图2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h2>h1)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是 错误的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解:(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运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撞击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能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所以本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甲、乙两图中小球的质量一定,初始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对木块做功多少不同,故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3)小丽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要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需要保证小球的速度不变,甲、丙两图中小球下落的高度不同,则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故不能得出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4)图2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改变小球撞击木块前的速度,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实验中没有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错误的。
答案:(1)转换法;不能;(2)速度;(3)错误;没有控制速度一定;(4)错误的。
30.(2020•大连)某同学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是否有关”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金属球、尖桌腿的小桌、细沙和塑料盆。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可以通过判断 小桌进入细沙的深度 来判断出金属球重力势能的大小。依据是:金属球对小桌 做功 越多,金属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2)请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3)实验时,该同学发现:由于金属球的撞击点偏离桌面中央较大,使小桌倾斜较大,甚至被撞翻。于是他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主要操作是:每次实验时,先拉起金属球,将沙面抹平; 使金属球在小桌中心的正上方 ;由静止开始释放金属球,观察实验现象。
解:(1)金属球质量一定时,金属球所处的位置越高,金属球的重力势能越大,金属球下落到小桌时动能越多,金属球对小桌做功越多,小桌进入细沙的深度越深。
(2)探究重力势能和高度的关系,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改变物体的高度,表格中要记录物体不同的高度;
观察小桌进入细沙的深度,需要记录;
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要进行多次实验。
由实验现象得到的实验结论也要记录,表格如下:
(3)为了防止小桌撞翻,使金属球在小桌中心的正上方,由静止自由释放,观察小桌进入细沙的深度。
答案:(1)小桌进入细沙的深度;做功;(2)如上表;(3)使金属球在小桌中心的正上方。
31.(2020秋•高州市期中)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是弹簧的材料有关。
为此,小明选用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A和B(长度和粗细相同),小球、木块和长刻度尺各一,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起始位置相同,最后得出以下实验记录表:
(1)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测量木块移动的距离,这种研究方法叫 转换法 。
(2)请将探究猜想一的方案补充完整,
①将弹簧A、小球、木块按如图安装好;
②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5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s1;
③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 8 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 s2 。
④比较分析实验数据 s1和s2 ,得出结论。
(3)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 动 能。
解:(1)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测量木块移动的距离,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要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是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必须选择同样的弹簧,改变压缩程度,因此探究猜想一的方案③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8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s2.然后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s1和s2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3)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动能。
答案:(1)转换法;(2)8;s2;s1和s2;(3)动。
四、综合能力题
32.(2020春•定襄县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四号探测器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110h的飞行后首次在月珠背面成功着陆,在距离月球的100m时,通过减速来减小其惯性,以被月球引力捕获,如图为嫦娥四号通过“桥”中继卫星利用超声波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拍摄的月球背面影像图,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组成,随着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纹的轮子,顺利在月球背表面行驶,在月球背面留下了第一道印记。“玉兔二号”配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科学探测仪器、总质量仅135kg,是世界上质量最小的月球车。
(1)嫦娥四号在减速着陆时,动能 减小 ,重力势能 减小 (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机械能 不守恒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2)“玉兔二号”采用的装置是 带齿纹的轮子 ,其目的是为了 增大与月球表面的摩擦 ,使其能顺利在月球背表面行驶。
(3)请你指出文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是 通过减速来减小其惯性 ,支持你观点的证据是 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
解:
(1)嫦娥四号在减速着陆时,速度变小,动能变小,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减小,不守恒;
(2)“玉兔二号”采用的装置是带齿纹的轮子,其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速度无关。
答案:(1)减小;减小;不守恒;(2)带齿纹的轮子;增大与月球表面的摩擦;(3)通过减速来减小其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33.(2020春•恩平市期末)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大宫二号”于2016年9月15日使用长征二号F﹣2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长二F火箭是目前中国所有运载火箭中系统最复杂的火箭,具有发射目标飞行器及空间实验室和载人飞船的两个状态。发射目标飞行器状态的火箭全长52.03米,起飞重量493.1吨;发射载人飞船状态的火箭全长583米,起飞重量479.8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将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
请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长征二号F﹣T2火箭发动机的推动下,成功发射升空。“天宫号”空间实验室加速升空过程中,动能 增大 ,势能 增大 ,机械能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它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重力势能 减小 ,动能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1)“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随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飞船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增大;同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故机械能增大。
(2)“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它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质量不变而高度降低,它的重力势能减小,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它的动能增大。
答案:(1)增大;增大;增大;(2)减小;增大。
五、计算题
34.(2019秋•吴兴区期中)中国研制生产的世界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如图)于2017年12月24日在广东珠海成功首飞。AG600可在水面直接起飞,主要用于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最大起飞的质量为53.5吨,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飞机在投水灭火过程中,若保持一定高度匀速飞行,则这一过程中飞机的动能将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者“不变”)
(2)装满水的AG600从水面起飞至400米高空,飞机克服重力至少需要做多少功?(g取10N/kg)
解:
(1)装满水的AG600在投水灭火过程中,在空中某一高度匀速飞行,飞机的质量减小,速度不变,动能减小;
(1)最大起飞质量为AG600携带水时的总质量:m=5.35×104kg,总重力:G=mg=5.35×104kg×10N/kg=5.35×105N,
上升的高度:s=400m,
飞机克服重力至少需要做功:W=Fs=Gs=5.35×105N×400m=2.14×108J;
答案:(1)减小;(2)2.14×108J。
35.(2019•庐江县一模)已知物体的重力势能表达式为Ep=mgh,动能的表达式为Ek=mv2,其中m为质量,h为物体距水平地面的高度,v为物体的运动速度,g为常量,取10N/kg。如图所示,距沙坑高h=7m处,以v0=1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被抛出到落地前的瞬间,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求:
(1)物体被抛出时的重力势能Ep和动能Ek;
(2)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离抛出点的高度H;
解:
(1)由题知,物体质量和被抛出时的高度和速度,
物体的重力势能:Ep=mgh=0.5kg×10N/kg×7m=35J;
动能EK=mv2=×0.5kg×(10m/s)2=25J;
(2)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被抛出到落地前的瞬间,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
故E′p=Ep+Ek
0.5kg×10N/kg×(H+7m)=35J+25J
解得:H=5m。
答:(1)物体被抛出时的重力势能为35J,动能为25J;
(2)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离抛出点的高度为5m。
实验次数
金属球高度h/cm
小桌进入细沙的深度h’/cm
重力势能和高度关系
1
2
3
实验次数
使用的弹簧
被压缩后弹簧的长度/cm
木块移动的距离
①
弹簧A
5
S1
②
弹簧A
8
S2
③
弹簧B
5
S3
④
弹簧B
8
S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达标测试,文件包含专题26滑轮原卷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doc、专题26滑轮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1 功课时训练,文件包含专题19功原卷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doc、专题19功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浮力10.1 浮力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专题15浮力原卷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doc、专题15浮力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总复习热点题型抢先练人教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