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经历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
2.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一一对应思想,会应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一一对应思想,能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步感知规律
1.引出规律。听写练习,师报,生画○△○△○△,圆多还是三角多?如果再接下去画,画什么?怎么知道的?(板书:规律)
2.揭示间隔排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根据学生回答,揭示:间隔排列)
如果继续画下去,画得完吗?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用省略号表示)省略号表示什么?(形成板书○△○△○△○△……○△)
3.揭示一一对应。圆和三角谁多呢?怎么知道的?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来呢?揭示:圆和三角是一一对应的。(板书:一一对应)
二、引导观察,探索发现规律
1.研究主题图,发现规律。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你能发现间隔排列的物体吗?
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学习纸上填一填)
(得出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个数都相差1呢?能不能想办法向大家解释清楚?
引导学生圈一圈,说一说。
引导学生用符号代替物体。
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在物体上分别用○和△表示。
把原来的图隐去(只留圆和三角图),现在,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归纳,用同一幅图来表示?说一说这里的圆和三角分别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这一行圆和三角,又有什么发现?
2.初步应用规律。
(出示书上的练习)
(1)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2)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讨论:这两个问题的数量都是20,为什么结果不同呢?
3.探究规律。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成一行,数量一定会相差1吗?
什么情况下相等?什么情况下相差1?布置研究任务。
把■与●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有10个,●最少有几个?最多有几个?
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或在纸上画一画,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分享一下研究的结果?
(1)个数相等,●也有10个。
(2)■比●多1,两端都是■。
(3)●比■多1,两端都是●。
什么情况下正方形和圆同样多,什么情况下数量相差1呢?
揭示:两端不同,数量相等,两端相同,数量相差1。
三、回顾反思,初具规律意识
今天我们研究了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回顾刚才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想和大家分享?
四、回归生活,深入应用规律
生活中,你见过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吗?(学生举例)
展示,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说一说)
今天我们研究的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是这样排成一行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围成一圈的现象,这样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你课后去做个生活有心人,研究一下,看看你能有新的发现吗?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感知规律,创作比较,探索规律,解决问题,运用规律,总结提升,回顾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认识一一间隔,通过学生操作来解释,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一一间隔现象,学生操作,解释验证规律,再次探究,明确两端物体的特征,对比练习,巩固应用规律,全课小结,课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