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欣赏 鳟鱼--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20795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唱歌 鳟鱼教学设计
展开清华中学九年级(上)音乐教案
课题 | 鳟鱼 | 主备 |
| 主核 |
| 使用补充 |
使用者 |
| 课型 | 新授 | 使用日期 |
| 九年级音乐 |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鳟鱼》,能够从歌词、旋律中感悟人世间的单纯、善良与欺诈、邪恶并存的事实,明白正义必须与邪恶进行斗争的道理。 (2) 欣赏《索尔维格之歌》,感受歌曲的独特魅力。
通过聆听、感受、对比、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了解音乐故事,感受歌曲音乐形象。
(1) 了解舒伯特、格里格的简要生平及其主要代表作品。 (2) 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鳟鱼》。 (3) 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索尔维格之歌》。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鳟鱼》,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了解并掌握弱起节奏的特点;与流动性很强的六连音音型钢琴伴奏紧密配合。 |
第1课时(总第四课时) | |||||
教学过程:
(1) 聆听歌曲《鳟鱼》(完整版)。教师提问: ① 这首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② 钢琴伴奏塑造了什么形象? (2) 教师总结: ①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歌词描写狡猾的渔夫搅浑了河水,使小鳟鱼迷失了方向而受骗上当的故事。作者用渔夫代表当时的统治者,用小鳟鱼比作群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② 钢琴伴奏采用了流水般的伴奏音型,塑造了小溪中的鳟鱼悠然自得游动的形象。
(1) 教师或学生简介舒伯特及其代表作品。 (2) 教师补充: 19世纪初叶的奥地利是欧洲封建反动势力的大本营,舒伯特就是在这样黑暗的环境中生活和进行创作的,他笔下的“鳟鱼现象”是他所处时代的真实写照。词作者舒尔巴特因政治上的原因曾被关进监牢,此间他创作了很多诗,以表达他对自由的向往。
(1) 用“搭桥构唱”的方法练习带有变化音“#4”的音程。 (2) 用柯尔文手势练习减五度音程。
(1) 教师提出练声要求:积极的歌唱状态,打开口腔,声音圆润。 (2) 学生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做发声练习。
(1) 学生随琴跟唱歌谱。教师应提示学生注意音准。 (2) 学生视唱歌谱。 (3) 学生填词演唱。教师提出要求:注意歌唱时的咬字,音色圆润。 (4) 教师伴奏,学生以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 (5) 教师提问: ① 两段歌词在演唱时情绪上有何变化? ② 哪些音乐要素造成了前后两段情绪上的对比? (6)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 第一段情绪活泼欢快,第二段在情绪上略显不安,表达了一种伤感和惆怅的情绪。 ② 力度和音色的变化造成了前后两段情绪上的对比。 (7) 教师启发学生表现歌曲。 ① 教师提问:前后两段在力度和音色上怎样设计? ② 教师补充:两种不同的情绪和力度表现,使人感受到鳟鱼命运的戏剧性。 (8)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度、音色、情绪演唱歌曲。 (9) 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并相互评价。 6.欣赏童声合唱《鳟鱼》 教师提问:同样一首歌曲,它们在表现手段上有什么不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7.欣赏《索尔维格之歌》 (10)导入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了解易卜生创作的诗剧《培尔·金特》?能为同学们讲述一下诗剧的故事梗概吗? (11)欣赏《索尔维格之歌》 ① 聆听歌曲。教师提问:索尔维格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等待培尔·金特的归来?(忧虑的心情) ② 歌曲介绍:《索尔维格之歌》是格里格应易卜生之邀,为其诗剧《培尔·金特》所作配乐中的一段,表现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美丽姑娘索尔维格,痴心等待培尔·金特归来的形象。 (12)欣赏主歌部分。教师提问: ① 主歌有几个乐句?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② 主歌在速度、力度、旋律进行上有什么特点? (13)欣赏副歌部分。教师提问: ① 调式转换后音乐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 副歌与主歌相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14)复听《索尔维格之歌》,对主歌、副歌音乐要素进行对比、总结。 (15)学生完整欣赏《索尔维格之歌》,感受歌曲音乐形象。 (16)教师总结 歌曲主歌部分以小调的暗淡色彩,表现索尔维格的忧虑心情;副歌部分大调的特性使得情绪变得明朗起来,表现了索尔维格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培尔·金特必将归来的信心和希望。这是一首表现忠贞之情、永恒之爱的歌曲。这个音乐故事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索尔维格对感情的执着追求令人感动。 | 初步感受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了解歌词内涵以及歌曲结构,初步感受两个乐段在情绪上的对比。 练习带有变化音“#4”的音程,巩固大跳音程的够唱方法,练习减五度音程的音准,解决歌曲难点,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用歌曲的第一乐句旋律当作发声练习,既使学生巩固了对弱起节奏的认识,夯实节奏上的难点,又让学生掌握了这首歌曲的基本节奏型。同时,通过这条发声练习,训练学生声音的弹性和对声音的控制力,强调歌唱习惯的养成,建立良好的发声状态。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分析歌曲,这是感受与欣赏音乐作品首先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保证唱歌、创作等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聆听,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音乐情绪。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分析歌曲,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绪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感受主歌、副歌在音乐情绪、色彩上的变化,加深对副歌音乐形象的理解。 | |||||
课后反思 我首先由讲故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很顺利愉快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学生由于气息控制不是很好,声音不够流畅、连贯。需要加强气息的训练。 |
|
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欣赏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欣赏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欣赏 小巫师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欣赏 小巫师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分析,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欣赏 保卫黄河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欣赏 保卫黄河教案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