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07b)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778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07b)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778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07b)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778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07b)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07b),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复习目的,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梳理,教学课时,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1) 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 2)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 4)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 5) 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
(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 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 2) 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 4)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难点:( 1) 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 2)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三、知识梳理
压力
压力和压强
压强
F
固体压强压强的公式:P=
S
改变压强的方法
液体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ρ gh
定义
产生原因定义
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 浮=G 排=ρ 液 gV 排
方向适用范围
F浮>G物上浮漂浮物体浮沉条件F浮 ρ 物
漂浮F 浮= Gρ 液 > ρ 物
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或举力。
(二)浮力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 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F浮
浮
F浮F浮F
G
GG
G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 GF浮= GF浮> GF浮= G
ρ液 ρ 物ρ 液 > ρ 物
( 3)说明:
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 在某液体中, 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 小块都悬浮 (或漂浮)。
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 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 ,则物体密度为2/3 ρ
分析: F
浮= G则: ρ 液
V 排 g = ρ 物 VgF
ρ 物=( V 排/ V)· ρ 液= 2/3 ρ 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G
相同:F浮= G
不同:悬浮 ρ 液 = ρ 物 ; V 排=V 物
漂浮 ρ 液 < ρ 物; V 排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06),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复习目的,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梳理,教学课时,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01),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复习目的,重点,复习内容,知识梳理,教学课时,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03a),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复习目的, 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梳理,教学课时,复习过程例 1,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