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专题检测试卷(一) 课件PPT 课件 7 次下载
-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检测试卷(二) 课件PPT 课件 6 次下载
-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检测试卷(四) 课件PPT 课件 6 次下载
- 模块综合试卷(一) 课件PPT 课件 6 次下载
- 模块综合试卷(二) 课件PPT 课件 6 次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检测试卷(三) 课件PPT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山东淄博高一检测)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A.蛋白质和烃 B.油脂和烃C.蛋白质和淀粉 D.油脂和蛋白质
解析 “丝”中含有的物质是蛋白质,“泪”指的是液态石蜡,液态石蜡属于烃。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主创团队用石墨烯制作发热服饰,说明石墨 烯是导热金属材料B.“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C.“一带一路”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丝绸属于合成纤维,主要含 C、H、O、N元素D.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都是食品级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
解析 石墨烯是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故B正确;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PVC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但对人体存在潜在危害,故D错误。
3.(2020·大庆市让胡路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甲烷及其氯代物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及其氯代物中都只存在极性键B.甲烷及其氯代物都是正四面体结构C.甲烷性质稳定,但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共生成四种物质
解析 甲烷及其四种氯代物中,不管是C—H还是C—Cl,都是极性键,故A正确;CH3Cl、CH2Cl2、CHCl3都不是正四面体结构,故B错误;甲烷性质稳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C错误;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共生成五种物质,故D错误。
4.(2020·福州期末)下列现象因发生取代反应而产生的是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气体褪色
解析 A为氧化反应,故不选A;B为加成反应,故不选B;C为物理变化,萃取过程,故不选C,D为取代反应,故选D。
解析 分子中含有酯基和羧基,都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羧基有酸性,可以和Cu(OH)2反应,也可以和金属钠反应,因为分子中不含醇羟基,不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D项符合要求。
5.(2020·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期中)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结构如图),推断它不应具有的性质是A.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B.能和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反应C.能和金属钠反应D.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6.(2020·连云港期末)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C. +HNO3 +H2OD.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解析 乙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为氧化反应,故不选A;C==C生成C—C,为加成反应,故选B;苯环的H被硝基替代,为取代反应,故不选C;反应中C==O没有变化,不属于加成反应,故不选D。
7.我国在很多工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下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解析 硅为非金属单质,是无机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聚氨酯属于聚合物,是有机物,属于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混凝土是水泥、沙子的混合物,是无机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钨合金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不是有机物,故D错误。
8.(2018·全国卷Ⅱ,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解析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CH4+Cl2 CH3Cl+HCl,CH3Cl+Cl2 CH2Cl2+HCl,CH2Cl2+Cl2 CHCl3+HCl,CHCl3+Cl2 CCl4+HCl。黄绿色的氯气参加了反应,逐渐减少,生成无色的气体,因此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反应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因此试管内液面上升;生成的CH2Cl2、CHCl3、CCl4均为无色油状液体,附着在试管壁上,因此试管壁上出现油状液滴;生成的HCl气体遇到水蒸气溶解生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因此试管中有少量白雾。综合上述现象,答案选D项。
9.(2019·广东潮州高三模拟)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聚氯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B.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D. 、 、 互为同系物
解析 A错,聚氯乙烯为氯乙烯的加聚产物,不含碳碳双键;B错,部分油脂含有碳碳双键,可被氧化,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对,氯苯具有苯的结构特征,所有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D错,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 、 、 结构不同,不符合同系物概念。
10.分子马达是依靠分子中化学键的旋转,在可控制的条件下,使分子进行有方向的转动并输出动力。某分子马达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26H18 B.所有原子共平面C.可发生加成反应 D.一氯代物有5种
解析 根据每个碳原子可形成4个共价键分析,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26H18,故正确;分子中有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所以不可能是平面结构,故错误;含有4个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结构有对称性,但是苯环上有4种一氯代物,形成五元环的碳原子上还有一种,所以一氯代物总共有5种,故正确。
11.(2020·安康市汉滨区校级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乙醇氧化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其改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按图组装好仪器,装好试剂。下列有关改进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轻轻推动注射器活塞即 可实现乙醇氧化及部分产物的检验B.铜粉黑红变化有关反应为2Cu+O2 2CuO、C2H5OH+CuO CH3CHO+Cu+H2OC.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乙醇氧化反应生成了水D.在盛有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试管中能看到砖红色沉淀
解析 点燃酒精灯,轻轻推动注射器活塞即可反应,空气带着乙醇蒸气与热的铜粉发生反应,故A正确;铜粉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先消耗后生成,铜粉变黑,发生2Cu+O2 2CuO,看到铜粉由黑变红,发生C2H5OH+CuO CH3CHO+Cu+H2O,故B正确;硫酸铜粉末变蓝,是因为生成了五水硫酸铜,说明乙醇氧化有水生成,故C正确;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需要加热,不加热不能反应,故D错误。
12.(2019·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一期末)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化学家。烯烃复分解是指在催化条件下实现 断裂、两边基团换位的反应,表示为 则丙烯(CH3—CH==CH2)和丁烯(CH3—CH2—CH==CH2)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生成新的烯烃种类数为(不考虑立体异构)A.3 B.4 C.5 D.6
解析 根据烯烃复分解反应的机理可得丙烯(CH3—CH==CH2)和丁烯(CH3—CH2—CH==CH2)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新烯烃有CH3—CH==CH—CH3、CH3—CH2—CH==CH—CH2—CH3、CH2==CH2、CH3—CH==CH—CH2—CH3 4种,故B正确。
13.(2020·重庆市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化学知识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于消毒的酒精、“84”消毒液、双氧水、过氧乙酸(CH3COOOH)等 均属于有机物B.修建“火神山”医院所用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膜是一种无毒、无味 的高分子材料C.医用消毒酒精是95%的乙醇溶液D.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服所用的熔喷布是一种聚丙烯材料,聚丙烯可以 使溴水褪色
解析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次氯酸钠,以及双氧水等,都属于无机物,故A错误;聚乙烯为乙烯的加聚产物,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医用消毒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95%的乙醇溶液不具有杀菌消毒能力,故C错误;聚丙烯不含碳碳双键,与溴水不反应,故D错误。
14.(2020·甘肃靖远县期末)羧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可见酯化反应不是简单的取代反应,步骤Ⅰ和步骤Ⅱ的有机反应类型为A.步骤Ⅰ为加成反应,步骤Ⅱ为氧化反应B.步骤Ⅰ为氧化反应,步骤Ⅱ为还原反应C.步骤Ⅰ为取代反应,步骤Ⅱ为消去反应D.步骤Ⅰ为加成反应,步骤Ⅱ为消去反应
解析 醇和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过程中:羧酸的官能团羧基中碳氧双键中一个键断裂,氧连接H原子,碳连接—OR′,属于加成反应,中间产物生成酯的过程中:分子内2个羟基之间脱去1分子水,形成碳氧双键,属于消去反应。
15.阿斯巴甜是一种有清爽甜味的有机化合物,是人造甜味剂之一,在生活中代替蔗糖,长期食用,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阿茨海默病,严重者会诱发脑肿瘤,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阿斯巴甜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味道清爽甘甜,可完全代替蔗糖,以减少儿童肥胖症B.该有机物含有羧基和氨基,既可以和酸反应,也可以和碱反应C.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彻底水解可生成两种产物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阿斯巴甜不能完全代替蔗糖,因为长期大量食用不利于健康,故A错误;分子中含 和—NH2,既可以和碱反应,又可以和酸反应,B正确;该有机物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也可以燃烧(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阿斯巴甜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生成 、 和CH3OH三种产物,故D错误。
16.(2020·天津市红桥区检测)线型PAA( )具有高吸水性,网状PAA在抗压性、吸水性等方面优于线型PAA,网状PAA的制备方法是:将丙烯酸用NaOH中和,加入少量交联剂a,再引发聚合。其部分结构片段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型PAA的单体可以和稀H2SO4反应生成一种不饱和羧酸B.形成网状结构的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C.交联剂a的结构简式是D.PAA的高吸水性与—COONa有关
解析 线型PAA的单体为CH2==CHCOONa,可以和稀H2SO4反应生成丙烯酸(CH2==CH—COOH),故A正确;CH2==CHCOONa中的碳碳双键发生的加成聚合反应,形成网状结构,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故B正确;
分析结构可知交联剂a的结构简式是 ,故C错误;线型PAA( )具有高吸水性,和—COONa易溶于水有关,故D正确。
17.(2019·济南高一月考)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是以聚酯玻璃钢为原料。甲、乙、丙三种物质是合成聚酯玻璃钢的基本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 乙 丙A.甲物质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1 ml乙物质可与2 ml钠完全反应生成1 ml氢气C.丙物质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甲、乙、丙三种物质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 甲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乙物质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1 ml乙物质可与2 ml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1 ml H2,B项正确;丙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正确;乙物质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甲 乙 丙
18.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解析 在有铁粉(催化剂)存在下,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与溴水不发生化学反应。向H2SO4作催化剂的蔗糖水解液中加入NaOH溶液,水解液由酸性转化为碱性,新制的Cu(OH)2悬浊液能发挥检验蔗糖水解出的葡萄糖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6分)19.(12分)(2020·太原期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的官能团是______(写名称)。
解析 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
(2)实验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钠的密度大于乙醇,钠可以和乙醇反应生成氢气,故实验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钠沉在乙醇底部,产生少量气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C2H5OH―→2C2H5ONa+H2↑。
钠沉在乙醇底部,产生大量气泡
2Na+2CH3CH2OH―→2CH3CH2ONa
(3)向实验Ⅱ的A试管内加入药品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后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CH2CH3+H2O
解析 浓硫酸的稀释是将浓硫酸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迁移到此处,即先在大试管中加入乙醇,然后慢慢向其中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最后向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的大试管中加入乙酸;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该反应的类型是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解析 乙醇与乙酸都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与乙酸,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4)实验Ⅱ的B试管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
20.(10分)乙醇俗称酒精,在生活中使用广泛。资料1:乙醇分子有两个末端,一端是憎水(易溶于油)的—C2H5;一端是亲水(易溶于水)的—OH。资料2:破坏蛋白质分子中形成蜷曲和螺旋的各种力,使长链舒展、松弛,可导致蛋白质变性。资料3:水分子可以松弛蛋白质外部亲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而—OH不能;—C2H5可以破坏蛋白质内部憎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1)乙醇的结构及性质①1 ml乙醇分子中的极性共价键有____ ml。
解析 乙醇分子的结构式为 ;C—C为非极性键,其余为极性键,所以1 ml CH3CH2OH中有7 ml极性共价键;
②乙醇在铜的作用下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3CHO+2H2O
解析 CH3CH2OH分子中含有—CH2OH,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和O2反应生成CH3CHO,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
(2)乙醇的用途①医用酒精(75%)制备过程与制酒的过程类似,不能饮用,但可接触人体医用。
结合题中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糖化、发酵的过程均含有化学变化b.获得医用酒精常采用的分离提纯方法是蒸馏c.浓度99%的酒精消毒杀菌效果一定大于75%的酒精
解析 淀粉类糖化过程生成葡萄糖是化学变化,发酵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也是化学变化,故a正确;乙醇的纯化通常采用蒸馏的方法,故b正确;医用酒精常用75%的酒精,99%的酒精会迅速将细菌表面蛋白质变性,而不能杀死细菌,消毒杀菌效果不如75%的酒精,故c错误。
②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可加快反应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油脂和水互不相溶,乙醇有羟基可以和水互溶,在油脂中加入乙醇可以增强油脂和水的接触面积。
解析 流程图中吸收池中K2CO3吸收二氧化碳生成KHCO3;KHCO3加热分解生成K2CO3;K2CO3能循环使用。
(3)乙醇的工业制取乙醇的工业制取方法很多,由碳的氧化物直接合成乙醇燃料已进入大规模生产。下图是由二氧化碳合成乙醇的工艺流程。该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21.(12分)(2020·南阳一中期末)某校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Ⅱ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导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
解析 装置Ⅱ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是苯和液溴的取代反应。由于苯和液溴易挥发,则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导气和冷凝回流(冷凝苯和Br2蒸气)。由于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则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
解析 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氢中的溴蒸气,避免干扰溴离子的检验。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从冷凝管出来的气体为溴化氢,溴化氢不溶于苯,溴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因此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Ⅲ中硝酸银溶液内出现淡黄色沉淀。
(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中硝酸银溶液内出现淡
(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以除去装置Ⅱ中残余的HBr气体。简述如何实现这一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开启K2,
解析 因装置Ⅱ中含有溴化氢气体能污染空气,使Ⅰ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操作方法为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开启K2。
(5)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个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________,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____________洗涤,振荡,分液;③蒸馏。
解析 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个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单质溴,由于单质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振荡,分液;③蒸馏。
22.(12分)(2019·苏州高一期末)(1)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①下列有机化合物中与甲烷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a.乙烯 b.乙烷 c.乙炔
解析 甲烷为烷烃,与甲烷互为同系物的应为烷烃,故b符合;
②下列试剂可用于鉴别乙烷和乙烯的是_____。a.水 b.四氯化碳 c.酸性KMnO4溶液
解析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烷和乙烯,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
③下列有机化合物易溶于水的是______。a.苯 b.乙烷 c.乙醇
解析 羟基是亲水基团,含有羟基的乙醇易溶于水,c正确。
(2)CH2==CH2、 、CH3CH2OH、CH3COOCH2CH3、CH3COOH、葡萄糖,其中:①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__________。
解析 CH2==CH2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 酯类物质乙酸乙酯(CH3COOCH2CH3)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CH3COOCH2CH3
③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________。
解析 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④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是__________。
解析 乙酸(CH3COOH)含有羧基,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解析 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基础原料,工业上可由乙烯与水通过加成反应制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 CH3CH2OH;乙烯还可通过加聚反应获得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2 CH2—CH2。
(3)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基础原料,工业上可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烯还可通过加聚反应获得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专题训练三晶胞的计算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专题训练三晶胞的计算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共33页。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本章综合与测试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本章综合与测试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第3章总结与检测课件2-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共31张PPTpptx、新教材精创第3章总结与检测2原卷版doc、新教材精创第3章总结与检测2解析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本章综合与测试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本章综合与测试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第2章总结与检测课件2-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共27张PPTpptx、新教材精创第2章总结与检测2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第2章总结与检测2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