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垂线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0601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垂线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0601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5.1.2垂线》
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
2、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掌握基本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理解并掌握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
5、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操作、探索、归纳、总结的过程,初步形成几何概念的认识方式和几何结论的归纳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探究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对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初步的体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垂线的概念和画法,“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作线段和射线的垂线;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学习工具单、多媒体。
2、学生准备直尺、三角板。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
行为
设计
意图
一.主题导入
明确目标
3分钟
1、板书课题
2、呈现学习目标教师适度解读。
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进入主题,领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进入主题,领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本节课学习的方法。
二.问题引领
有效指导
20分钟
【问题1】垂线的认识
组内交流预习评价1——4题;
用推理的过程表示垂线的定义。
【问题2】探究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1、同桌交流预习评价第5题:过已知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边说边画;
2、完成5页练习;
3、总结画线段或射线的垂线的方法。
注意的问题:
【问题3】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的理解
1、认真学习第5页的思考,并在图5.1-8中画出最短的渠道.聪明的你动手测量一下,这条渠道的长度是_________.
2、什么是垂线段?
3、仔细观察探究中图5.1-9所有的线段,最短的一条是线段_______;从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单说成: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在课本第5页探究中哪条线段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ι的距离?
1、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关注潜能生的表现。
1、看书
2、完成问题,尝试归纳相关的概念和垂线段的性质。
3、认真完成问题及训练评价,并主动进行归纳。
结合板书和例子。
1.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展讲;
2.思维发散,多元归一。
1.理解在问题引领下初步了解垂线的概念以及画法。通过自学、对学、合学和练习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概念和方法。
2、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适时点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记忆。
三.评价训练
归纳提升
15分钟
【训练评价1】
1、如图,已知直线AB、CD都经过O点,OE为射线,若∠1=35°, ∠2=55°,则OE与AB的位置关系是 .
6、已知钝角∠AOB,点D在射线OB上.
(1)画直线DE⊥OB;
(2)画直线DF⊥OA,垂足为F.
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1=125°,
求∠COE的度数.
【训练评价2】
1、如图,点A处是一座小屋,BC是一条公路,一人在O处。
(1)此人到小屋去,怎样走最近?为什么?
(2)此人要到公路去,怎样走最近?为什么?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段AB叫做点B到直线AC的距离。
(B)线段AB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AC的距离
(C)线段BD的长度叫做点D到直线BC的距离
(D)线段BD的长度叫做点B到直线AC的距离
3、如图所示,在△ABC中,∠ABC=90 ,
①过点B作三角形ABC的AC边上的高BD,过D点作三角形ABD的AB边上的高DE。
②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
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
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
线段AD的长度是点 到直线 的距离.
1.迅速投入练习状态,做题保留痕迹。
2.独立完成,能够记录个人存在的问题。
3.训练效果(成绩)达到优秀。
4.对于不规范或是错误能够积极改正。
独立自主进行练习;
主动纠错、补充。
进行知识认识的自我修正。
了解学生对垂线的概念、画法、性质的掌握情况。查找错误原因,找出注意的问题。理清本节的知识点和注意的问题。
了解学生对垂线段和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查找错误原因,找出注意的问题。理清本节的知识点和注意的问题。
四.自我测评
当堂反馈
7分钟
见达标检测卷
教师关注:
1.学生总体成绩
2.是否存在夹生饭。
认真参与自我测评,成绩达到优秀。明了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反思与修正。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定时考试,规范书写并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5.1.2垂线
一、垂直 二、垂线的画法:一贴、二移、三画
1、定义
2、图形和符号语言
3、垂线
三、垂线段 四、垂线段最短 五、点到直线的距离(数量)
图: 图: 图:
(与垂线的区别)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5.1.2 垂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评价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