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创】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导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326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导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326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导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0326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设计
展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2.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4.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基础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1.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读图2.1《庐山与鄱阳湖航拍照片》,思考问题:
1.是什么力量让庐山“飞峙”于这江环湖绕的平原上?
2.险峻的庐山上为什么会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
一、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主要是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 。
表现形式: , ,
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 。
1、地壳运动:指岩石圈因受 作用而发生的 或 ,也称构造运动。
岩层受到挤压,形成 ;岩层被拉伸,形成 。地壳运动是 的主要方式。
2、岩浆活动: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 沿破裂带上升, 岩石圈或 地表的过程。
岩浆只有 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3、变质作用:岩石受 、 等因素的影响,其 、 发生改变的过程。
变质作用发生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二、外力作用
作用力 | 能量来源 | 表现形式 | 影响 |
|
|
|
|
1、风化作用:在 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 、化学分解和 等。
风化作用类型: 。其中 风化和 风化是风化作用的两种基本类型。风化作用产生的松散物质残 ,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 的过程。
3、搬运作用:移动 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4、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 下来。
地表形态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是 、 的物质基础。
三大类岩石比较:
| 岩浆岩 | 沉积岩 | 变质岩 |
成因 |
| 经外力作用形成 |
|
常见岩石 | 岩(侵入岩) 岩(喷出岩) | 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 大理岩、板岩 |
特点 | 侵入岩坚硬致密 喷出岩常有气孔 |
|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
2.下图是某种地貌景观图。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堆积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3.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下图中左图为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风景,它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4~5题。
4.图甲中“巨蟒出山”景观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岩浆喷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侵蚀
D.地壳抬升→岩浆喷出→风化、侵蚀
5.图乙各数字中,能代表“巨蟒出山”景观岩石类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断层是X区和Y区的界线,两区存在的主要差异是X区各个岩层的海拔整体低于Y区,但X区和Y区地下岩层的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却高度一致,可推知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也高度一致。后来在内力作用下岩层整体出现断裂,同时X区岩层整体相对下沉,而Y区岩层整体相对上升,从而导致图示区域出现分异。
答案 1.D
解析 第2题,图示为沙垄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作用,B项正确。
答案 2.B
解析 第3题,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图中侵入岩(花岗岩)侵入了断层的上覆岩层(如砂岩、页岩、石灰岩),说明岩浆侵入发生在砂岩、页岩、石灰岩形成之后,而这些岩层又是在断层之后形成的,说明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高压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的岩石变质;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到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答案 3.C
解析 第4题,形成“巨蟒出山”的岩石是花岗岩,其形成过程应是岩浆侵入地表以下冷凝形成,地壳抬升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风化侵蚀而成。第5题,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岩,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有三个箭头指向③,而由③指出的只有一个箭头,说明③为岩浆;由③形成的④为岩浆岩。
答案 4.A 5.D
老师,您好!感谢您下载使用学科网资料。欢迎参加新教材精创用户调研,我们需要您的宝贵意见,以便更好地建设各类资源,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填写本问卷,您将获得学科网2储值或200学豆奖励。点击下方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参与调研,赢取奖励!(活动截止时间2020年11月30日)
https://www.wjx.cn/jq/87820986.aspx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导学案,共10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岩石圈的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优秀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