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 春习题课件ppt
展开(1)tàng wēng 眨 眨 (2)蝴碟 蝴蝶 (3)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野花众多、时隐时现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花儿、春天的喜爱之情 (4)比喻 拟人 排比
(1)触觉 (2)嗅觉 (3)听觉 (4)视觉
(1)将句号移到引号内。(2)将“大多数”移到“人”前面。(3)示例:夏天是热烈的
(1)朱自清 佩弦 踪迹 背影 欧游杂记(2)盼 赞 草 花 风 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碟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zhǎ呀zhǎ的。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赶趟( )儿 嗡嗡( )地 zhǎ( )呀zhǎ(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体会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野花众多、时隐时现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花儿、春天的喜爱之情
(4)★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 【易错题】请写出下面句子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 )
(3)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4)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 )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大明湖边的垂柳却已花枝招展,嫩叶满枝地迎候早春的客人了。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C.春天到了,鸟语花香,草长莺飞,这都是大自然的语言。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点拨】D项“津津有味”应改为“津津乐道”。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A】 “物逐情移,境由心造”。在我的眼里,春天是万物复苏、气清景明的季节,春天是娇嫩的;夏天是艳阳似火、绿树成荫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满地金黄、硕果累累的季节,秋天是醉人的;冬天是蓄势待发、万物蛰伏的季节,冬天是冷峻的。【B】这也是人对四季大多数的认知吧!
(1)【A】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2)【B】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3)在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
将“大多数”移到“人”前面。
5. 填空。(1)《春》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本篇课文围绕“春”字展开,写了________春、绘春、________春三部分。其中“绘春”又是由春________图、春________图、春________图、春________图、迎春图五幅画面构成,把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2页第6-9题。
6.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撑起 笼着 黄晕 B.笼着 黄晕 撑起C.黄晕 笼着 撑起 D.撑起 黄晕 笼着
7.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句写得很优美,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绿得发亮”“逼”极富表现力,以特殊的视觉感受写出了在春雨的滋润下,树叶和小草特别青的样子。
8. 最后三段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这三段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
9. 你准备怎样实践“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名言?
示例:把握住每一个清晨,把握住人生的春天。在人生的美好时节,努力播种,奋发图强,刻苦学习。
10. 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正确的位置是( )河边垂柳依依,那鹅黄色的芽苞,将河水映绿染黄。A.【甲】 B.【乙】 C.【丙】 D.【丁】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2、3页第10-13题。
应重读“春风”。因为这里作者要强调的对象是春风,它比其他的风更好,更令人陶醉。
11. 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需要运用朗读技巧来传情达意,朗读技巧主要有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你认为第①段“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一句中最应该重读的一个词是哪个?请说出理由。
12. 第⑩段中“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为什么“不急于赶路避雨”?
春风柔和,春雨湿润,村民不舍避开;沐浴在春雨里,农民像在享受甘霖一样,不忍避开;春雨贵如油,村民对春雨非常喜爱而不愿避开;村民们由春雨想象到了丰收的景象,春雨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
13. 本文从视觉、嗅觉、听觉等角度描写春风。请选取其中一个角度,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效果。
示例:视觉:如第⑤段中“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这句话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脱去”和“伸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麦田的颜色由灰白到深绿的过程,展现了春风吹过后麦田的生机勃勃,抒发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之情。
14. 【安徽宣城皖东南四校月考改编】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走进四季”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天赐予了我们聆听的力量、发觉的慧心,同时,也创造了可欣赏的四季美景。【A】四季各有风气,需要我们用心聆听、用心感悟。【B】春天大地复苏,小草萌发,大自然勃发出生机与朝气;夏天骄阳似火,万物生
长,大自然绽放出活力与激情;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大自然收获着自豪与荣光;冬天水瘦山寒,玉树琼枝,大自然孕育着希望与梦想。用心,去聆听四季的心声;用心,去感悟四季的魅力。
①【A】处画线句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②【B】处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四季不同的魅力。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①请仿照示例,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示例:说四季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描写四季美景的诗文名句。请根据下面诗句的内容,指出该诗句所描写的季节。A.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________B.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________
(3)班级要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野外踏青活动,想邀请语文老师李老师一同参加。如果要你去邀请,你该怎么说?
【点拨】首先应该说清楚目的,然后热情邀请,注意说话的对象和场合。
示例:李老师,您看外面的春色多好,阳光明媚,空气里弥漫着春的气息。我们班想组织一次野外踏青活动,您也一起加入我们的活动吧!
15.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描写出了迷人的春天。请你从“风”“雨”“云”“雪”中选一个为本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景物特点,完成片段练笔。(100字左右)
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29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社戏习题课件ppt</a>,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习题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1 春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 春精品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整体感知,教师范读,丨朗读指导,声情并茂读春草,学以致用,声情并茂读春花,朗读比赛,《春》,朱自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1 春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 春完美版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朱自清,学习目标,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