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3《直线运动》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276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3《直线运动》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276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3《直线运动》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276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5《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速度》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4《运动的相对性》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初中5.3 直线运动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第3节 直线运动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
2.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判断方法。
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增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利用平均速度计算。
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线的理解和应用、利用平均速度计算、区别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
教师用具:电脑、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内径约1cm、长1m的玻璃管、烧杯、滴有红墨水的水、橡皮塞。
学生用具:秒表、内径约1cm、长0.5m的玻璃管、烧杯、滴有红墨水的水、橡皮塞、刻度尺、橡皮筋。
演示实验:教师在1m左右长的托里拆利管里注入红色的水,用橡皮塞塞好端口并预留一个气泡,然后将玻璃管竖直放置。
问:(1)大家看到什么东西在运动?
(2)气泡的运动轨迹(路线)是直线的还是曲线的?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小气泡的确是沿直线运动的,不过这仅仅是它运动时的一个特点,还有一个特点有待于我们接下来通过实验来探究。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 教师引导 | 学生活动 | 说明 |
一、匀速直线运动 1.设计测量气泡运动时间的方案 | 前面我们学习了利用秒表来测量时间,现在就要请大家来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怎样用秒表来测量小气泡在运动过程中分别通过10厘米、20厘米、30厘米和40厘米所用的时间?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并将各自的方案写下来,看哪组的方案最好。 教师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活动的情况,一方面给一些在设计上有困难的同学加以点拨,另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中不同的设计方案。 在同学们都完成了设计之后教师将不同的设计方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投放到屏幕上(如果没有实物投影仪可以让学生口述),让同学们一起参与方案的评比。此时教师要肯定这些方案的可取之处,但更要通过比较使学生们自觉的意识到某些方案的不足之处。 |
学生开始讨论交流并写出各自的实验设计方案。
学生观看不同的设计方案,比较他们的优劣之处。
|
这是一个由学生来完成的设计过程,需要学生积极思考、相互交流。
通过评比活动和回答问题,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 |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说明 |
2.学生分组实验
| 例如:问题1:将气泡运动计时起点设定在玻璃管底有什么不好? 问题2:测量小气泡通过10cm、20cm┄是用刻度尺观察好呢还是先在玻璃管上做好标记好呢? 我们给设计最佳方案的同学一些掌声好吗? 好,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最佳方案开始做实验,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课本 的表格中,同时计算出相应的速度值。 在学生实验时,教师到学生中去了解情况,适时予以指导。 在同学们测量、计算完成以后,教师提问: 从实验数据中能看出小气泡在运动时还有什么特点吗?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挑选几组回答)。 学生得出规律以后,教师予以肯定,同时指出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课题。 | 学生讨论后回答: 1)会使启动秒表的时间把握不准。 2)做标记好。 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们评出最佳方案。 学生热烈鼓掌。 测量前先让气泡在管中运动几次,对气泡运动的快慢有一定的认识,以便有的放矢地测量运动时间。 学生开始测量,并将数据记入表格,算出相应路程中的速度。 学生讨论后回答:小气泡在运动时的速度几乎不变。
|
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实验时,若气泡上升速度太快,可以调整气泡的大小,这样气泡上升会慢一些。 学生不一定能回答的很准确,只要意思差不多,老师稍作引导即可。 板书的形式可以写在黑板上,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在屏幕上。 |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说明 |
3.画s-t图线及利用s-t图线求速度
4.s-t图线的理解与应用
5.匀速直线运动不常见 | 请同学们利用路程和时间数据在课本小气泡运动的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图线。 教师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画图的情况。 学生画完以后,教师抽取几组较好的用实物投影仪投放到屏幕上,问: 同学们,这些图线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教师再取一组同学的数据输入电脑,用Excel处理图象,并投放到屏幕上。
同学们中若有会使用Excel的,课后可以试一试。 提问:我们能不能根据s-t图线来求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呢? 利用多媒体投放一个图例让同学们计算。 同学们再通过观察图线来思考一个问题: 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有何关系? 对,这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点。 | 学生画图 学生观看屏幕上的图线。 学生回答:这些图线基本上是一根直线。 学生观看。 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回答:可以在图线上选一点,找到这一点对应的 s和t,利用v=s/t求出速度。 学生计算图例中物体的速度。
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 通过多媒体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匀速直线运动的图线是一条直线。
回答这个问题时,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适当点拨。
|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说明 |
二.变速直线运动
1.变速直线运动定义的得出
| 路程里速度是越来越快的。但是我们可以把一些运动近似的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播放一组多媒体画面:滑冰时的滑行、顾客乘电梯、稳定行驶的火车、战斗机群摆出队列平稳地飞行等等。 让学生列举一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例子。
用多媒体播放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暴光一次的苹果下落时的运动画面。 提问:苹果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吗?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同学们,你们再阅读一下课本刘易斯短跑比赛的内容,然后回答课本上提出的问题。 讲述:我们把这种速度改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
学生观看多媒体画面。
学生举例回答。
学生观看画面。
学生回答:不是。 学生回答:在相等的时间内,苹果运动的路程不相等。 学生阅读、思考。 学生回答: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因为他在通过不同的路程时速度不同。
学生活动 | 也可以让学生看课本P114页的图5-30 学生不一定回答得这么标准,可能有人会回答"越来越快",这时教师可以再问:“你怎么知道它是越来越快的呢?” 通过两个场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判断直线运动的性质。
说明 |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2.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等等。这些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上能够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的导入没有吸引力。
物理苏科版5.3 直线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苏科版5.3 直线运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3 直线运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3 直线运动教学设计,共3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5.3 直线运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5.3 直线运动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器材准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自主先学,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