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学案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学案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学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妙笔生花,点亮思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诗三首

    一、基础。

    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来%@源&:^中~教网]

    hán shān    cán jú      fēng shuāng      zèng sòng    gai zi

                                           [来源:#*中教^~网%]

    2.字词积累与理解。[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给加点字“坐”选择正确的意思。

    星期天,我们全家人   )车去郊游。傍晚时分,大家席地而   ),我望着远处的枫林,忽然想到了杜牧的两句诗:停车   )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A.乘、搭    B.因为      C.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

    (2)“荷尽已无擎雨盖”中的“擎”读(   ),意思是(   )。

    A. qíng     B.qín       C.双手捧着     D.举,向上托

    “橙黄橘绿”的意思是(   )。把下面含有颜色的词语补充完整。

    万(   )千(                       姹(   )嫣(  

    桃(   )柳(                         )山(   )水

    (4)“一年好景君须记”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     ”,在诗中指          (填人名)。

    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写景,抓住“          ”“          ”两处景物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与“          ”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①“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                             

    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

    ②诗句中“          ”字体现了诗人漂泊异乡,“          ”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B.这两句诗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双关,既有秋风寒凉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

    C.诗句实际上描写的是诗人在他乡看到美丽景色后的激动和欣慰的心情

    二、阅读。

    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 行

    远上寒山      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      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全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第                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3)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                                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来^源#:中教&~网%]

    B.第三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来%^~&源#:中教网]

    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出诗人对秋季到来时的哀伤叹息

    课外阅读

      [来源:z^zste@p.co~m*#]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

    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

    阶下丛莎有露光。

    [注释]①不觉:不知不觉。②重:再次。③凄凉:此处指凉爽。④茅斋:茅草盖的书斋。⑤莎(suō);多年生草本植物。⑥露光:指露水珠。[来@源:中%^教&网*]

    1.形成解释。

    下面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不觉/初秋/夜渐/长                   B.清风/习习/重/凄凉[来源*:%@中#教网&]

    C.炎炎/暑退/茅斋/静                  D.阶下/丛莎/有/露光

    2.形成解释。

    结合诗句意思,圈出“长”“重”两个字在诗中的读音。

    不觉初秋夜渐cháng zhǎng        清风习习凄凉(chóng zhòng[中*国教^&%育#出版网]

    3.形成解释。

    写出相应意思的诗句。[来源#*:中~教&%网]

    1)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书斋里也安静了。[来源:^zz&step.co@~m%]

     

    (2)清凉的风缓缓吹着,感到十分凉爽。[中国教&^~育出#*版网]

     

    4.形成解释。

    诗人从哪四个方面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结合诗句简单说一说。

    (1)       ;(2       ;(3       ;(4      

    秋日田园杂兴(其十二)

    [南宋]范成大

    新霜彻晓报秋深,[w%ww.z^zste*&p.com~]

    染尽青林作缬林。

    惟有橘园风景异,

    碧丛丛里万黄金。

    [注释]①缬(x)林:缬,织物上的印染花纹。秋季叶红,树林呈红色,故称缬林。一般指枫林。

    5.整体感知。

    这首诗描写了      季节)            两处景色。

    6.形成解释。

    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染青林作缬林(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A.全,都   B.用力完成     C.死亡    D.完,完毕

    (2)惟有橘园风景  

    A.有分别,不相同           B.奇异,特别

    C.惊奇,奇怪               D.另外的,别的[来#&%^源:@中教网]

    7.形成解释。

    “新霜彻晓报秋深,染尽青林作缬林。”这两句诗的大意是(  

    A.整个清晨,山林里到处都覆盖着新霜,宣告着已人深秋,树叶染红,原来的绿树林也已成了红树林。

    B.新霜整个清晨都在向大家报告深秋来了,它会将绿树林染成红树林。

    8.形成解释。

    “惟有橘园风景异”,“异”在哪里?

     

    9.整体感知。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本诗洋溢着深秋时节,作者欣赏山村风光时的闲适心情。(  

    (2)本诗通过描写深秋万木萧条的景色,表现了自己孤寂悲凉的心境。(  

    (3)本诗通过橘园生机勃勃的景色的反衬,更加突出了前两句的萧瑟景色。(  

    (4)本诗通过描写眼前的橘园、枫林等乡村风光,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0.基础知识。

    诗的最后两句描写了秋天橘园的景色。我们学过的诗中也有类似内容的句子,如“                                    ”。[来源:zz@st#e^*%p.com]

    5.仿写诗歌。(选做题)

    写给秋天的诗歌

    秋天                    秋天                         

    是弯弯的谷              是圆圆的苹果                 

    金黄金黄              通红通红的                    [来%源~:中教*^网&]

    点亮思维

    6.读诗句,品味不同的秋天。(选做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忧愁、苦闷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思家怀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乐观自信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怡然自得[来@源:zz~step&%.com^]


    答案全解全析

    一、基础再现。

    寒山  残菊(局)  风霜   贈送   盖子  

    2.(1)A   C   B

    2)A   D

    (3)橙子金黄、橘子青绿             绿    绿

    (4)您  刘景文[来&源#%:^中*教网]

    3.(1)荷尽  菊残  已无  犹有

    (2)①示例:树叶在秋风中簌簌地响,纷纷飘落到地上

    ②客     ③C

    二、阅读提高。

    1.(1)石径   枫林

    (2)唐 杜牧  秋天  

    (3)寒山  石径  白云  枫林[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4)D

    课外阅读

    1.A

    2.圈起来的有:cháng chóng

    3.(1)炎炎暑退茅斋静  (2)清风习习重凄凉

    4.(1)夜晚变长  (2)秋风吹起  (3)暑热消退  (4)草上有露水

    5,秋天  树林   橘园

    6.(1)A(2)A

    8.橘园中的树叶子还是绿色的,挂着金黄的橘子。

    9.(1)√(2)×(3)×(4)√

    10.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三、妙笔生花。

    1.示例:秋天是高高的天空瓦蓝瓦蓝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小诗的能力,仿写小诗,一是要模仿例句中的句式;二是要由例句中的内容拓展开来,展开想象。如由本题例句中写到的秋天成熟的庄稼,我们就可以联想到秋天其他的景物,如河水,田野天空……

    四、点亮思维。

    [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析:此题考查品味诗句的能力。注意抓住诗句中关键词语,联系诗句意思来判断。第一联根据“我言秋日胜春朝”可以看出乐观自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意思是: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这与“怡然自得”相吻合。第三联抓住“对愁眠”中的“愁”,与“忧愁、苦闷”一致。第四联“欲作家书意万重”是对家乡的思念。

     

    相关学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课时安排,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2 花的学校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花的学校导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妙笔生花,点亮思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6 秋天的雨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6 秋天的雨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妙笔生花,点亮思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