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寒食PPT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034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寒食PPT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034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寒食PPT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034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寒食PPT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0342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寒食PPT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0342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寒食PPT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0342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寒食PPT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0342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寒食PPT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0342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寒食PPT课件免费下载
展开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寒食》,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一、【课前导读】
看关键词,猜一猜这是什么节日?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后来重耳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封赏有功之臣,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逼其下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不仅改山名、建庙宇,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之日禁火寒食。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
寒食节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斗鸡等风俗。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二、【作者简介】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与钱起等诗人齐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主要作品:《宿石邑山中》《同题仙游观》等。
三、课文精讲
1、寒 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意:暮春时节的长安城处处柳絮纷飞,落花飘散,寒食时节东风吹拂着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无处不:双重否定加重肯定语气,有效烘托出全城都沉浸在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表达效果更强烈。
有人说“花”会“开”会“落”,但不会“飞”,第一句的“飞花”不符合实际,应该改成“开花”或者“落花”,你怎么看?
“飞花”动态强烈,更能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同时说明时节是落花随风飞舞的暮春。“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蕴意深远,耀人眼目。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意:夜色降临,皇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寒食之夜本是禁止烟火的,但皇帝宠幸之臣的家中,烛火通明,烟雾缭绕。仅此一点,足见他们平日里弄权倚势,欺压贤良。作者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将这种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大声朗诵诗歌,思考:《寒食》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在万民禁火的寒食节,皇帝却开恩赐火给王侯贵族,对这个细节的描述,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2、《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诗意:看那遥远的牵牛星,皎洁的织女星。
“纤纤”一词写出了织女手的纤细; “素”字写出了织女手的白晳; 弄: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速运动,同时也表现出织女织布动作的娴熟。
这两句诗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突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表现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
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诗意:那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他们之间虽然只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而相视无言。
诗中大量运用叠词,请问有什么妙处?
叠词使得全诗音韵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物性与情思。特别是最后两句中的“盈盈”“脉脉”,让一个饱含离愁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
王建,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 主要作品:《田家行》《羽林行》《射虎行》等。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把诗读通、读顺;第二遍做到字正腔圆。
3、《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语。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即庭中,庭院中。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枝上栖息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今夜人们都望着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身上?
为什么诗中写的是桂花?
因为桂花是中秋时节有代表性的花。桂花常在农历八月,也就是中秋时节盛开。
“人尽望”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描绘出了中秋之夜人们争相赏月的情景。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冷”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它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冷”字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的。这两句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情。
诗歌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齐读全诗,体会诗人的思念之情。观赏图片,根据令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挥想象、进行联想。
所见——明月、栖鸦、 冷露、桂花
所感——对月怀人, 思深情长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十五夜望月教课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亲之情,十五夜望月,读准字音和节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寒食教课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注意停顿,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牛郎织女,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唐王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英语一年级上册Unit 1 It's red教课课件ppt,共2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