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狼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60525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8.狼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60525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8 狼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8 狼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走进课文,布置作业,推荐阅读篇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诵读全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翻译课文。
2.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分析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3.引导学生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分析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2. 引导学生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资料助读法、多媒体辅助法、研读品味法、质疑问答法
教学过程展示:
一、新课导入
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一个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人需要留下一个故事,久而久之,他收集了如此丰富的资料,写成了《聊斋志异》这本书。狼是此书中的故事之一,狼三则中的第二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题目)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
二、走进课文
(一)资料助读,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展示课前预习)
(二)初读感知
1.朗读故事。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思路;读顺句子。
【朗读停顿】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 疏通文义。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圈点勾画,理解重要字词,疏通文意,遇到不能解决的地方标注出来,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互相质疑,互相解答;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检查自学】
⑴重点实词[来源:学.科.网]
①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②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跟原来一样)
③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④弛担持刀(解除,卸下)
⑤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⑥眈眈相向(凶狠注视的样子)
⑦意暇甚(这里指神情、态度) ⑧狼亦黠矣(狡猾)
⑵一词多义
敌eq \b\lc\{(\a\vs4\al\c1(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 止eq \b\lc\{(\a\vs4\al\c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止增笑耳(只是)))
意eq \b\lc\{(\a\vs4\al\c1(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其eq \b\lc\{(\a\vs4\al\c1(积薪其中(代词,指打麦场),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3)古今异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4)词类活用
狼不敢前(名词作状语,上前)
一狼洞其中(洞穴,名词作动词,指挖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通道,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⑸重要语句翻译: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②恐前后受其敌——恐怕前后一起遭受它们的攻击。
③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④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⑤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齐读课文。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明确】主要讲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历:遇狼— 惧狼— 御狼—杀狼— 笑狼
(开端:遇狼;发展:惧狼、御狼;高潮和结局:杀狼。)
(三)研读品味
1. 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怎样?他用什么办法对付狼的?
【讨论展示】“屠惧”说明了屠户的心理状态。他给狼“投以骨”。
2. 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讨论展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狼的凶残和贪婪。
3. 全文表现了狼的那些特点?
【讨论展示】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两只狼发现了屠户,立刻跟了上去,尽管屠户“投以骨”仍“缀行甚远”不依不饶,凶恶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而对屠户“奔倚”“持刀”,两狼决定前后夹击,一狼犬坐于前,“盖以诱敌”,一狼则绕到背后,“意将隧入而攻其后也”,可见他们的狡猾。可是狼毕竟是动物,虽然屠户持刀相向,狼被屠户开始的软弱所迷惑,认为他不敢主动进攻,所以放心地眯着眼睛睡,而且两狼前后夹击,分散了力量,使屠户能各个击破,可见狼的阴险多诈透出了怎样的愚蠢,正像结尾中说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 课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朗读课文,说说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
【讨论展示】①屠户惧狼:“投以骨”“复投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说明屠户随时有受到攻击的可能。
②屠户御狼:屠户在情急中,迅速占领有利地势,准备与狼搏斗,与狼形成紧张的对峙局面。
③屠户杀狼:一狼“犬坐于前”,诱敌,屠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一狼洞其中”,欲从背后攻击屠户,屠户“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5.本文谁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讨论展示】文章是以狼为主体来叙事的,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狼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开始是不停地追,企图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倚积薪后,又是狼主动诱敌进攻。而屠户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迫不得已进行自卫,奋起杀死两狼。因此,在这个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四)深入理解
为什么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明确】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
本文通过一屠杀两狼的故事,讽喻了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五)拓展延伸
下面是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你能再列举出几个来吗?从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狼的这种传统形象?
狼狈为奸 狼奔豸突 如狼似虎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子野心 鬼哭狼嚎 引狼入室
【明确】杯盘狼籍、豺狼当道、鬼哭狼嗥、狼狈不堪、狼狈为奸、狼烟四起、前怕狼 后怕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代表着残暴、贪婪、狡诈、凶恶,与善良和仁义相对,是邪恶的化身。中国人自古就在接受着敌视狼的教育,几乎所有人都对狼又一种厌恶和憎恨的情绪。
(六)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一个屠夫战胜两狼的故事,揭示出狼的凶残、狡猾而又愚蠢的本性, 而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七)课堂板书
狼
蒲松龄
狼:缀行──狡
遇狼 屠:投骨──惧
狼:并驱并故──贪
屠:窘──恐
惧狼
屠:驰担持刀──智
启示:勇于,善于同坏人做斗争。
后狼:径去,洞其中
杀狼 前狼:犬坐于前
屠:暴起,刀劈一勇
议狼 — 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结合课文展开适当想象,将此文改编成课本剧。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四、推荐阅读篇目
《聊斋志异》
五、教学反思
教读本课,我有如下心得与反思:
1.本课讲的是一个富有趣味的小故事,学生更易产生兴趣。形象的分析,形象意义的探究,都以文本为依托,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步步深入,见狼本性,明了作者写作意图。
2.本课教学思路贯彻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先放手让学生自学和合作探究,在跟进知识的盘点检查。这样做,既培养的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了合作学习的力度,又夯实了基础知识,是一举三得的教学效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8 狼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单元18 狼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安排,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8 狼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