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中考模拟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
A.需要营养 B.能适应环境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呼吸
2.植物芽尖的细胞分裂得到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相比较,染色体的数量将
A.减半 B.不变 C.加倍 D.不确定
3.下列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的
B.子女的性状一定和父母相同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生动描述
D.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的
4.人的体细胞、成熟的红细胞、生殖细胞、白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依次是( )
A.46、23、23、46 B.46、0、46、23
C.46、0、23、46 D.46、0、23、23
5.下列与遗传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生惯用左手不属于性状
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
C.近亲结婚的后代大多患遗传病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6.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可遗传变异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遗传的变异在生物界中是一种个别现象
B.父母有酒窝,孩子无酒窝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C.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D.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变得特别发达,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8.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下列对照实验变量设计不正确的是( )
A.有空气和无空气 B.阴暗和潮湿 C.高温和适温 D.有光和黑暗
9.法国梧桐在冬天纷纷落叶,而同一地方的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说明( )
A.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它们都不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10.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若此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 )
A.丙 B.乙 C.甲 D.丁
11.美国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改良了当地的大豆品种,使美国由大豆进口国一跃成为最大的大豆出口国,改良大豆主要利用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态性状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12.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有( )
①外来物种的入侵 ②有计划地砍伐林中的部分毛竹 ③海域污染导致赤潮 ④退耕还林还草 ⑤乱捕滥杀 ⑥发展生态农业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13.某城市正积极争创文明城市,其中有一项要求是市民不能随地吐痰。从疾病预防角度看,不能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 )
A.行为不文明 B.痰中有尘粒
C.痰中有黏液 D.痰中含有大量病菌
14.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的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的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
A.抗体 B.外毒素
C.抗原 D.疫苗
15.小琳为妈妈设计了一份素食早餐:小米粥、煎豆腐、炖黄豆.为使营养搭配更合适,该素食谱中还应该增加( )
A.热豆浆 B.炒青菜 C.烤面包 D.炸油条
16.“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叙述或做法正确的是
A.吸毒能使人在短时间内极度兴奋,可以少量使用毒品
B.感冒后,服用的药物价格越高,剂量越大,疗效越好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属于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有人吃鱼、虾会出现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抗体
17.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下列防治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禁止非法卖血,确保血源质量 B.打击卖淫嫖娼,倡导洁身自好
C.鼓励他们积极治疗 D.隔离艾滋病人,限制活动范围
18.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
A.没病没灾 B.身体灵活 C.心情愉快 D.牙齿健康
二、填空题
19.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中__________的变化最明显。
20.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步骤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实验装置两侧中央各放入五只鼠妇,静置______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鼠妇数目。
2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_____。
2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______和________流动的.
23.生物的多样性中最基本的多样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什么是自然保护区?______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有哪些?______
三、判断题
25.生产者和非生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______)
26.苹果、梨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影响此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土壤酸碱度不适合。(______)
27.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_______)
28.每个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______)
29.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的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______)
30.绿色食品是指绿颜色的食品。 (______)
四、连线题
31.将下列与相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五、综合题
32.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生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新冠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出现了新冠肺炎患者。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2020年1月7日该病被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新冠肺炎的人群分布特征主要受人群免疫力水平及接触机会的影响,各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均可发病。请分析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________,在新冠肺炎活动期,医生往往会让病人住院治疗,并限制病人的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体内可产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_______,从而使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失去致病性,人体获得的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
(3)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来看,给没有患病的人接种新冠疫苗属于_________。
33.豌豆是研究植物性状遗传的常用实验材料,现将两株紫花碗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子代豌豆的花色并统计数据,将其结果汇成所示柱状图。请分析作答:
(1)已知豌豆的体细胞内有7对染色体,则一株亲本紫花豌豆为每一株子代白花豌豆提供了______条染色体。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紫花是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若将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则亲本紫花豌豆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子一代中紫花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3)让子代的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后代出现紫花豌豆的概率是________。
(4)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田地中,前者的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在生物变异类型上属于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周期。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草并没有死,只烧了枯萎的草叶,没有烧掉它的根部,根还活着,所以新的一年只要春风一吹,在适宜的环境下,这片地上还会生长出新的草,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这属于生长现象,草籽发芽,新生的小草,属于生殖现象,因此,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点睛】
考点:生物的特征。
2.B
【分析】
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动物细胞是在原来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是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详解】
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动物细胞是在原来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是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
3.C
【详解】
试题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的特性。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性状上的相似,由于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每种生物的后代都与它们的亲代基本相同,保持种族性状的相对稳定;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现象,A错误;子女体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母方,一半来自于父方,子女不一定和父母的性状相同,B错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属于变异,C正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普遍存在,D错误。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4.C
【分析】
在形成生殖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
【详解】
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则成熟的红细胞的染色体数是0条;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则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是23条;白细胞有细胞核,则白细胞的染色体数是46条。因此,人的体细胞、成熟的红细胞、生殖细胞、白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46、0、23、46条,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生殖细胞(性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5.D
【分析】
(1)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遗传学中把生物个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3)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近,近亲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婚配容易导致致病基因形成纯合体,使隐性遗传病得以表达,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详解】
A、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因此,天生惯用左手属于性状,A错误;
B、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一条染色体只包含1个DNA分子,B错误;
C、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比非近亲结婚的大,但是不代表近亲结婚的后代一定大多数患遗传病,C错误;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就是具有特定的遗传功能的DNA片段,D正确.
故选D.
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6.C
【分析】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且在染色体的位置相同。
【详解】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且在染色体的位置相同。A.成对的基因A、a位置不同,错误。
B.A与B,a与b不是一对基因,错误。
C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且位置相同,正确。
D.成对基因的位置不同,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并且位置相同。
7.B
【分析】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
可遗传的变异在生物界中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常说的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等都属于变异现象,A错误;父母有酒窝,孩子无酒窝的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C错误;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变得特别发达,这是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8.B
【分析】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详解】
A.有空气和无空气,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故A不合题意。
B.阴暗和潮湿,变量两个,一个是光线,一个是水分,不符合对照实验的原则,故B符合题意。
C.高温和适温的变量是温度,可以作为对照实验的变量,故C不合题意。
D.有光和黑暗,变量是光,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9.D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但不同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方法不同,据此解答。
【详解】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法国梧桐树冬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10.C
【分析】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高级消费者(食肉动物)。
【详解】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丁次之,甲相对数量最少,营养级别最高。所以图示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流动并逐渐积累,因此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甲。故选C。
【点睛】
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特点是逐级递减,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逐渐积累。
11.D
【分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详解】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生态性状的多样性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故B不符合题意。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故C不符合题意。
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大豆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大豆和改良大豆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美国政府引种我国的野生大豆,以改良当地的大豆品种,这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表明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2.B
【分析】
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详解】
①外来物种的入侵,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②有计划地间伐毛竹林中的毛竹,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能够使其他物种更好的生存,这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③海洋赤潮的发生不但对海洋生态系统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对海洋沿岸的水产养殖以及食用海产品的人都有直接的危害,因此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④退耕还林还草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物的多样性。⑤乱捕滥杀动物,会使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⑥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对于生物多样性是非常有益的,可见B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13.D
【分析】
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
【详解】
痰的主要成分是尘粒、细菌和粘液组成,随地吐痰不仅不文明,还会传播疾病,从疾病预防角度看,不能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痰中含有大量病菌,会造成很多无辜的人被病菌传染。
故选D。
【点睛】
掌握呼吸道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4.A
【分析】
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详解】
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消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含有相应的抗体,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是由于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的患者(甲)的血清中含有针对SARS病毒的抗体,能够和SARS病毒结合,起到治疗的作用。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抗体消灭抗原后,抗体仍然存留。
15.B
【分析】
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详解】
小琳的早餐食谱中的小米粥主要提供糖类,煎豆腐、炖黄豆主要提供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缺少蔬菜水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还应增加的食物是蔬菜水果类。可见,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6.C
【详解】
A.毒品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要拒绝毒品,远离毒品,A错误。
B.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要安全用药,科学用药,疗效与价格的高低、剂量的大小无关,B错误。
C.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C正确。
D.过敏是免疫的功能过强形成的,即抵抗抗原侵入的免疫功能过强,有人吃鱼、虾会出现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D错误。
故选C。
17.D
【分析】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
【详解】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ABC.打击卖淫嫖娼,倡导洁身自好、禁止非法卖血,确保血源质量、鼓励他们积极治疗都属于预防艾滋病的措施,D.“隔离艾滋病人,限制活动范围”是没有必要的。
故选D。
18.C
【详解】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
19.染色体
【分析】
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其目的是保证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相同,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
【详解】
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植物细胞还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新细胞。分裂后的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染色体。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0.2
【分析】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以小组为单位实验,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实验动物(鼠妇),静置2分钟后再计数,以减少偶然因素对鼠妇行为的影响。需要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暗处的鼠妇数目,要统次10次。实验数据要进行求平均值,这样做都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让实验结论有说服力。
【点睛】
掌握“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21.各种影响因素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详解】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环境的含义。
22.食物链 食物网
【分析】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
【详解】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途径。掌握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是解题的关键。
2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遗传多样性决定了生物性状的多样性,而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体现在生物个体上,反映生物表现型的多样性特征,也就是说生物的多样性是由遗传多样性所决定的。生物细胞内具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物种多样性,它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多样性。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24.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 ①是“天然的基因库”;②是“天然的实验室”;③是“活的自然博物馆”
【分析】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泛称,实际上,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三类;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四类。
【详解】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是将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珍稀动植物和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具有的重要功能:①是“天然基因库”,能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②是“天然实验室”,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③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点睛】
理解掌握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5.错误
【分析】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详解】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因此题干的说法错误。
【点睛】
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6.错误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主要表现在生物之间的关系上∶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合作关系等。
【详解】
热带温度高,北方温度低,因此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非生物因素温度。
故错误。
【点睛】
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7.正确
【分析】
生物的生活要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生活的过程中,也会对外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详解】
生物只有适应了一定的环境才能生存,为此生物的生活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生物对于其生活的外界环境,不仅仅只有适应,生物也能反过来影响环境。故本判断是正确的。
【点睛】
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错误
【分析】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保护生物对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基因主要意义。
【详解】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每种生物包括同种的很多生物个体,因此不能说每一种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而应该说每种生物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29.正确
【分析】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能耐受低温、高温和干燥,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详解】
芽孢是某些细菌于生长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休眠体,能产生芽孢的多为杆菌,产芽孢母细胞的外壳称芽孢囊。芽孢具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特性,堪称生命世界之最,所以有些细菌在环境条件不利于生长繁殖时便会形成芽孢。当芽孢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就会重新萌发形成一个新的个体。所以,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方式,而是一种特殊的休眠体,对不良的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题干说法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的生殖方式,注意芽孢是细茵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30.错误
【分析】
在我国,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详解】
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则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所以绿色食品是指绿颜色的食品的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
掌握绿色食品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31.
【分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每个结构都具有重要的功能。
【详解】
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2.新型冠状病毒 控制传染源 抗体 特异性免疫 保护易感人群
【分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
(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所以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控制传染源指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是隔离传染源(传染源包括病人、疑似病人或可能传染病的动物等)。一旦发现尽快隔离。
(2)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入的疫苗属于抗原。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属于特异性免疫。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给没有患病的人接种新冠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点睛】
掌握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3.7 显性 Dd Dd DD或Dd 0 不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即性状的差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
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
(1)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减半。则一株亲本紫花豌豆为每一株子代白花豌豆提供了7条染色体。
(2)两株紫花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豌豆的出现了白花,因此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若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则白花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因此亲本紫花豌豆遗传给子代白花豌豆的基因一定是d。因此亲本紫花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Dd。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子代中一株紫花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3)子代白花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其产生的生殖细胞只有1种,基因组成是d;因此让子代的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后代的基因组成是dd,性状是白花,没有紫花。所以让子代的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后代出现紫花豌豆的概率是0。
(4)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田地中,前者的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性状的差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不可遗传变异。
【点睛】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综合性较强,逐一分析。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