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全套同步备课PPT课件+教案+学案
- 第02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学案) 学案 24 次下载
- 第03课(蜀道难 *蜀相)(1)蜀道难(课件) 课件 47 次下载
- 第03课(蜀道难 *蜀相)(1)蜀道难(学案) 学案 25 次下载
- 第03课(蜀道难 *蜀相)(2)蜀相(课件) 课件 43 次下载
- 第03课(蜀道难 *蜀相)(2)蜀相(教案) 教案 30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抓住关键语句,掌握这首诗篇章结构,背诵这首诗。
2.把握这首杂言古体诗的句式特点,品味其韵律美,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
3把握本诗想象、夸张的手法,体会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生于中亚碎叶,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在二十五六岁时离蜀东游。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赐金放还。天宝三年,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61岁时,在讨伐安史叛军的路上因病折回,次年病逝。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评价: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继屈原之后,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二)题目解说
《蜀道难》是古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多写蜀道的艰难和行旅的辛苦。李白《蜀道难》即袭用乐府古题而作。
(三)文学常识
古体诗
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指唐代以前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乐府诗。后人沿用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一,表现在诗题上有歌、行、吟等体裁。
(四)资料链接
诗词分类
古 《诗经》《离骚》
体
古 诗 诗 乐府诗 魏晋南北朝诗歌
近 律诗:五言、七言
典 体 排律:多于10句
诗 绝句:五言、七言
诗 (按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
词
歌 (按内容分)豪放、婉约
散曲:小令、套数
曲
杂剧
现代 新体诗
诗歌 格律诗(新诗采用旧体)
唐 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初唐成就最高的是陈子昂。盛唐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齡为代表的边塞诗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盛唐成就最高的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中唐的代表有“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和“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社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五)写作背景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地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都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诗中强调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对此而言的。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天宝初年,为安史之乱前的作品。诗中的“君”据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这有他同时期的作品《剑阁赋》和《送友人入蜀》为证。其实“君”指谁并不重要,这首诗的写作目的就是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还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诗中寄寓着诗人对社会问题的隐忧。
二、学习过程
任务一:
诵读诗歌 感受杂言之韵
任务设计:
1、诵读
诵读提示: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咏叹的意味很浓这是一首乐府诗。只有把握这一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
读出豪迈奔放的语气。
“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前四句读时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末句当用降调读。以下四句要放低声调。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顿。
2、《蜀道难》是杂言古体诗,一二段以七字句九字句为主,第三段大多数以四字句为主。字数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好处: ①形式灵活。形成了一种语言上参差不齐,整散结合、灵活多变的特点。②便于抒情。更加自如地表达出作者奔放热烈的感情。
小结:可见李白诗歌的浪漫主文风格不仅仅体现在诗歌的内容上,还体现在诗歌的语言上。
3、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概括各段内容?找出主旨句。
第一段:总写蜀道之难。蜀道的历史、地貌、来由;蜀道的高危。
第二段:蜀道之险
第三段:蜀中战祸之烈。
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小结:这首诗是按由古及今的思路,由秦入蜀的顺序,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任务二:
赏析浪漫主义的飘逸
任务设计:
1、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蜀道“难”具体体现在何处?
高、险
2、诗人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蜀道难(雄奇险峻)的?并分析表达效果。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侧面映衬(虚写衬托):“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想象、夸张: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摹写神情、动作,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蜀道上空寂悲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小结:李白的浪漫是一种壮丽的想象和夸张,通过瑰丽的神话传说,天马行空似的驰骋想象,展现出了一连串奇丽峭拔的蜀地风光,令人目不暇接。想象(虚)和现实(实)相结合,给我们留下一幅描绘巴山蜀水的绚丽画卷。
3、综观《蜀道难》全诗,请举例说明诗人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直抒胸臆。全诗三次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直抒胸臆,使全诗在情感跌宕中,构成了起伏的节奏,强化了情感的表达,鲜明地表现了主题。
②借景抒情。作者在描写青泥岭的难行时,写“回川”之险,借黄鹤与猿猱难以攀援等表达蜀道之难行,充沛的情感溢于言表,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4、主旨句三次出现,所在位置和具体都有变化,体会这三句话的具体作用。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再次强调蜀道之难行,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小结:三次叹息,三次反复,突出了一个“难”字,而“难”的程度则在这重复中一次次向纵深发展,从较单纯的叙述向夹叙夹议发展。
任务三:
探究诗意
任务设计
“剑阁……杀人如麻”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忧虑?请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①突出剑阁地势的险要,易守难攻。暗指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②揭露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③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小结:遥想当年,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吟“我辈岂是蓬蒿人”,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一腔热血,一首《蜀道难》,既写出了人生旅程的艰难,也抒发了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
三、主题归纳
这首诗的寓意,历来众说纷纭。本诗表面是“送友人入蜀”,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高峻、崎岖的面貌,认为可能发生叛乱,表达了对友人旅途艰险的忧虑和含蓄的惜别之情。
四、作业
想象诗景 给诗配画
对自然景象的描摹,如《蜀道难》中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境,创作、拍摄或从网络中选择与诗意相合的绘画、照片,在班上交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3.1 蜀道难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解题,研习课文,布置作业,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设想,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案,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教学过程,补充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