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文ppt课件
展开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列入“世界文化名人”行列。
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的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导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大意。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概括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诵读,能准确流利并入情入境地朗读全诗。
请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如果把这首诗当作一个故事来读,你怎样讲这个故事,试一试。诗歌描写了四个精彩画面,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这几个画面,并用四字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
怒号 挂罥 长林梢 庇护 突兀 布衾 三重茅 沉塘坳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在我眼前做出盗贼的事来,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只好回来,拄着拐杖感叹自己的不幸和世态悲凉。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胡蹬乱踢,把被子蹬破了。(因为)屋顶漏雨,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穷苦人(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高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运用拟人的手法,“怒号”说明风之大,猛烈和无情。
全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欢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质课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习目标,见此屋,正音正字,名家朗读,感知内容,阅读感悟,秋风破屋,破屋漏雨,心情苦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美版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习目标,读好九言句的内部节拍,三分法,译词法,读好七言句的停顿,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夜雨难眠,直抒感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安史之乱,不为困穷宁如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