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习题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习题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积累·基础练,语言建构·能力练,综合实践·素养练,日光这里指太阳,这里指飞奔的马,接连不断,声音悲凉婉转,名词用作动词买,名词用作动词下霜,古倘若今或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同“缺”,空隙、缺口 (2)日光,这里指太阳 (3)这里指飞奔的马 (4)甚,很 (5)接连不断 (6)声音悲凉婉转
(1)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如果 自己 (2)隔断 极(高) 停止
(1)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3)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4)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曦月(xī) 倒影(dà) 阙处(quē) 涧肃(jiàn)B.绝 (yǎn) 飞漱(sù) 御风(yù) 怪柏(bǎi)C.叠嶂(zhàng) 属引(shǔ) 襄陵(xiāng) 绿潭(tán)D.素湍(tān) 凄异(qī) 沿溯(sù) 长啸(xià)
同“缺”,空隙、缺口。
3.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 B.至于夏水襄陵C.虽乘奔御风 D.属引凄异
“阙”同“缺”,空隙、缺口。
4. 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愿为市鞍马C.每至晴初霜旦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6. ★写出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不同意思。(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以为大有所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绝: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转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本题考查对《三峡》文章内容的理解。
(4)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江船的日行千里侧面衬托江流之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8. 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C.第三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夏天三峡水流的急,并非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或王命急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林寒涧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37页第9-11题。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或月亮。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1.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四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链接材料】滟滪①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幞③,瞿塘不可触……(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①滟(yàn)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②瞿(qú)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③幞(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点拨】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选文第四段通过“林寒涧肃”表现了三峡秋季的清寒和肃杀,又通过“常有高猿长啸……哀转久绝”渲染了凄惨悲凉的气氛,因此选文第四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
链接材料表现瞿塘峡的凶险;选文第四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
(2)链接材料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礁石比作马、牛、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通过礁石露出水面时的大小变化,从侧面表现瞿塘峡的水势变化,突出了瞿塘峡的凶险的特点。
12. 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至 于 夏 水 襄 陵。(2)自 既 望 以 至 十 八 日 为 最 盛。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37页第12-16题。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1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既而渐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则玉城雪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蒙辞以军中多务B.春冬之时 何陋之有C.有时朝发白帝 朝辞白帝彩云间 D.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奔驰的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16. 甲文描写三峡的夏水时,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时则紧扣其_______的特点,以“素湍”“回清”“________”“瀑布”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文从____、色、______、势等方面对钱塘江潮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对比阅读的能力。
1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河中漱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信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悬流千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知《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38页第17-21题。
18.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水(虽然)不是凿石头的凿子,却能穿透岩石。
这才知道《慎子》中所记载的:下龙门的时候,漂流浮竹,不是四匹马拉的车所能追上的。
(2)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19. 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往 来 遥 观 者 常 若 雾 露 沾 人 窥 深 悸 魄。
20. 本文中,与《三峡》一文“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一句?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然后结合题干的要求,比较分析作答。
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21. 请概括《三峡》中长江的夏水与本文中黄河的孟门之水的特点的异同,并找出两文在描写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及描写方法的比较分析。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文章内容,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概括分析即可,《三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出水多;“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
出了水流湍急。本文“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迭,迄于下口”表明水势恢宏。描写方法上的相同之处:都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同:二水都既盛且速。异:长江的夏水凶险迅疾,黄河的孟门之水气势恢宏。描写方法运用的相同之处: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2. 三峡是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为配合《三峡》的学习,班上举行以“浪漫三峡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办一期手抄报】老师要求每人办一期手抄报,你的同学计划把下面一段文字作为这期手抄报“赞美三峡”栏目的导入语,标题拟好了一半,请你帮他拟写另一半。
答题思路:标题拟写,其实是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首先理清材料的结构和思路,概括层意或找出关键字句,整合成句。
我曾经乘船游过三峡,从一定程度来讲,我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我以为就是那可见的猿影和可闻的猿啼。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闻几声猿啼,犹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
三峡多美景,________________
(2) 【做一回小导游】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学完这篇课文后,老师决定带你们去三峡旅游,请你结合下面的图片,联系课文的描述,为你的同学做一回小导游。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教案配套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美丽的三峡风光,青山林立碧水蓝天,三峡中的游船往来穿梭,巫山神女峰,红叶片片的瞿塘峡之秋,西陵峡风光,巫峡风光,通假字,一词多义,第一部分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优质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峡的特点,高峻美,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古诗词中的三峡,不加装饰的,白色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三峡背景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峡简介,作者简介,基础型学习任务,任务品读•三峡之美,发展型学习任务,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基础积累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