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1(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1(1)01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1(1)02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1(1)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诗人推己及人,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内容:
    一、课文理解:
    (一)诗歌及其翻译: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月,秋已深了,大风怒吼,把我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翻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地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
    南边村庄上的一群儿童,欺侮我年老体弱,竟忍心如此当面作“贼” ,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云层墨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进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的布被,又硬又冷,像铁似的,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子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可如麻似的密集的雨点仍旧下个不停。我自从经过安史之乱后,一直睡眠不好,这漫长的黑夜,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如何挨到天亮呢!
    哪里能得到千万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风雨中岿然不动,安稳如山!啊!什么时候我眼前能耸立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独破,受冻至死,也是心满意足的。
    (二)相关知识:
    1、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2、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
    3、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成为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镜子,获得“诗史”的美称,他又被称为“诗圣”。诗风:沉郁顿挫
    (二)背景材料
    760年,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草堂,总算有了栖身之所。不料到了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此情此景,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三)诗歌的主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安史之乱的社会动乱之中。
    这首诗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 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出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四)诗歌的结构与内容:
    1、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痛惜)2、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无可奈何 痛心)3、写长夜沾湿的苦痛。(痛苦)4、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忧国忧民)
    (五)诗歌的理解:
    1、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怎样理解?
    答: “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卷我屋上三重茅”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2、第一段中用了哪些动词?描写了什么情状?
    答: “卷”、“飞”、“渡”、“洒”、“挂 ”、“飘转”等动词细致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这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痛苦的心弦。
    3、“忍能对面为盗贼”,作者真心说他们是“盗贼” 么?
    答: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也反映了四海困穷的现实。(“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心说他们是 “盗贼”,所以“呼不得”之后,也不过是“自叹息”而已。 // 也反映了四海困穷的现实,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
    4、“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答: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自叹息”的“自”字尤其沉痛。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5、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开始渲染了怎样的氛围?作用是什么?
    答:“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6、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与下文的关系怎样?
    答:这里概括了长期以来的贫困生活。这贫困,又与国家的丧乱有关。
    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这里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既为下一段铺垫,也为“长夜沾湿何由彻”伏线。
    7、“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是怎样有放有收的?
    答: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
    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5、讨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双关手法:
    答:诗人从眼前景想到过去事,推想到未来,一是漫长的黑夜,二是自己、国家都在风雨中飘摇挣扎。“长夜”一句有双关意,漫漫长夜何时到天明,战乱何时才结束!人们什么时候才能过上舒适的日子呢?可以想象诗人此时焦虑痛苦的已不仅是自己,而是天下黎民苍生。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有哪些?对表达诗人的感情有什么作用?
    答:这里推己及人,气魄宏大,胸怀宽广。“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 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这里诗人跳出了个人的圈子,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这里写得深沉、激昂、坚决,洋溢着济世救人的热情。
    7、“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决心?
    答:这里表明作者急切地希望实现理想的愿望,而这理想并非是为解除自己的痛苦,谋求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天下寒士。这强烈地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六)写法的理解:
    1、蓄势与陡转
    前面三段层层推进的铺叙,通过写个人的不幸,展示出凄楚的处境,表现出悲凉的心境。但诗人终究没有为自己的哀苦而彻夜悲吟,最后一段陡然转笔,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他想到“天下寒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现出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里感人至深,不只是因为诗人说了什么。而且因为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身居破屋,困顿不堪,更显示出他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可贵。
    逐层推进 狂风破屋:深秋风号——破屋卷茅——茅高者低者不可复得
    群童抱茅:可得者为群童所得——公然抱茅——呼不得
    长夜沾湿:傍晚变天——布衾不暖——床头屋漏——雨脚如麻
    陡然转笔 自己——天下寒士——愿现广厦,大庇寒士
    2、表现手法: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前面三段以叙事为主,分别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1)前面三段以叙事为主,层层深入得描写了秋风破屋的苦况,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之情。第一段:描写秋风破屋的情状,表达了诗人的痛苦和焦灼。第二段:写群童抱茅,自己呼不得,表达了他的无可奈何。第三段:写屋破又逢连夜雨的苦况,表达诗人在国破家亡时局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2)第四段,在前面三段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二、写作练习借鉴 :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
    (一)镜头一:深秋季节,北风呼呼地刮,咆哮着,怒号着,漫卷着地上的枯黄落叶。这时,有一位颓然的老人,那就是老年的杜甫,站在刚下过雨的泥泞中。他右手拄着老树枝做的拐杖,左手里紧攥着几根茅草。他驼着背,头发散乱,脸上布满皱纹,皱纹很深,里面还夹着一些泥土,他的眼睛暗淡无光。
    镜头二:他看了看旁边那简陋的没有屋顶的破房子,又看了看小河对岸孩童们正抱着茅草往树林里钻,不由地进入了回忆。昨天晚上,天气很冷,忽然又刮起大风,刮倒了屋外的菜架子,刮得门窗铛铛作响,一家人都被吵醒了。忽然,狂风将屋顶上那薄薄的几层茅草卷了起来,刺骨的寒风挤进了屋子里,把孩子们冻得哇哇直哭。老人只好用薄的不能再薄,旧的不能再旧的硬“棉被”给孩子盖好。这时,绵绵秋雨下了起来,冰冷的雨水淋透了全家人。他们能做得都做了,只有等待雨快点停。
    镜头三:一阵凉风吹过,老人从回忆中醒来,他不断地叹息和摇头,脸上的皱纹更加紧锁着。一会儿他脸朝天空,自言道:“哎,像我们这样受苦受难的人还有多少,他们肯定比我们还惨!什么时候才能让每一个穷苦的人都住上风吹不破,雨打不漏的高楼大厦啊?如果真的能这样,我宁愿自己仍就在这里受罪!”
    镜头四:太阳即将下山了,夕阳的斜光折照在那间破屋子上,几只乌鸦在枯死的树上嘶哑地叫着。哎!老人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二)
    镜头一:那是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秋风象魔鬼似得号叫着,虽不象寒风那样刺骨,但也足以让人浑身颤栗了。就在这一天,年老的杜甫辛辛苦苦盖起来的小茅草屋,被风刮得不象样子,屋顶上的茅草都被刮走了。他托着瘦弱的身体,到处去捡那些被吹走的野茅草。
    但是村里的孩子比他抢先一步,抱着茅草跑进树林里。他只好上前去要:“好宝宝,把茅草还给我,爷爷给你们讲故事。”但那些孩子理也不理他,用眼瞟了他一下就跑了。气得老人浑身发抖,破口大嚷起来:“你们这帮小孩子,看我不找到你们家去——”,就这样累得他气喘吁吁,唇干舌燥,只好倚着那磨得很光滑的拐杖,暗自叹息着。
    镜头二:到了傍晚十分,风将近停了下来,但是天空乌云密布。本来就很昏暗的天空就显得更阴森了,雨也从天上倾泻下来。杜甫的老妻对他说:“孩子有病了,也没钱买药,这被子冷得象铁,叫孩子怎么睡啊!”他看了看孩子,那瘦小的脸上显得异常苍白,额头上冒出豆大的冷汗。这时雨越下越大,床头上已经没有干得地方了。
    他独自倚在床头,心里也不知有什么感觉,自言自语道:“唉,都是安史之乱,让老百姓吃尽了苦头,真恨不得把安禄山、史思明一刀给劈了!什么时候到处都能建起高楼大厦,天下的穷苦老百姓不受风吹雨打。如果真有那一天,即使是只有我的房子破漏,受冻而死,我也甘心情愿!唉,可眼下如何是好——”。
    三、杜甫的诗歌:
    (一)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背景材料 :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24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2、整体把握: 《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3、重点词句
    “岱宗夫如何”,写作者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是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 “夫”,句首的虚字,无义。
    “齐鲁青未了”,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实为传神之笔。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想象之句。“会当”意即“一定要”。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背景材料: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770年),号少陵, 祖籍襄阳,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创作了“三吏”,“三别” 等大量优秀诗篇,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千古绝句。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2、整体把握: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格律严谨,铿锵作响,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3、重点词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破”,使人怵目惊心。“深”,令人满目凄然。
    诗人在此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感时恨别,花鸟使诗人落泪惊心。触景生情,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三)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四)孤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五)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六)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七)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 不爱深红爱浅红。(八)绝句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练习题
    (一)阅读杜甫《望岳》一诗,回答问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杜甫,字________,______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之称。
    2.认真体会诗句中的“割”字有何妙处?

    3.杜甫望岳时是在泰山下还是泰山上?你是根据什么分析出来的?
    4.说说最后一联为什么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二)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 ,实际上是写(
    ) 。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2004扬州)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四)阅读《春望》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 写到 。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3、首联写春望所见,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所见到的画面。(1分)


    4、杜甫诗有“诗史”之称,本诗折射出怎样的历史事件?抒发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一)1.子美 唐 诗圣
    2.“割”字写出了山如剑锋,耸入云端,竟把这块地方分为阴阳两半,侧面烘托出了泰山的高大。
    3.在泰山下。题目是“望岳”,“望”即从远处看。结尾用“会当凌绝顶”,“会当”是“一定要”,说明并未登上泰山,只是有这个决心。
    4.最后一联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后来常用这一句来鼓舞人们不畏困难、奋勇前进、勇攀高峰。
    (二)1.(共2分)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意思的可记分)
    2.(共2分)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四)1.望 山河 草木 花鸟
    2.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41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检测</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讲,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后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诗中表现诗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课时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