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凫水(fú) 归省(xǐnɡ) 斡旋(gàn) 絮叨(xù)
B.桕树(jiù) 挑剔(tì) 争讼(sòng) 蕴藻(zǎ)
C.心旌(jīng) 闭塞(sè) 冗杂(rǒnɡ) 思慕(mù)
D.过瘾(yǐn) 铿然(jiān) 棹船(zhà) 蓦然(m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门槛 恣意 待慢 风萧萧 B.宽慰 胆怯 家眷 茂腾腾
C.和蔼 诲暗 煎熬 熙熙然 D.羁绊 纨绔 挑衅 暧融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实体书店深受互联网冲击的背景下,育人书店的管理团队精诚合作,苦心钻营,使书店利润稳步增长。
B.今年“五一”期间,前来长沙县金井镇“茶文化基地”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D.在市运会举行期间,市里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4.下面语段中每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②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③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与__________互换位置。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将__________删去。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第④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3分)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 B.⑤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⑤③ D.②③④⑤①
6.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C.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
D.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你该记得贝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弹完了琴,看见听的人都流着泪,他哈哈大笑道:“嘿!你们都是傻子。”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这当然不能一蹴即成,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这境界作为你终生努力的目标。罗曼·罗兰心目中的大艺术家,也是这一派。
这段文字摘自傅雷1954年11月23日夜写给儿子的信,信中他希望儿子达到“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8分)
某班开展“走近兰州太平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阅读为专题板报准备的三则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3分)
材料1 相传,明朝大将徐达西征,久攻兰州城不下,便制造了3尺长鼓,内藏兵器,趁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让军士扮作社火队员混入城内,一举破城,赢得太平。从此,百姓年年擂鼓闹喜,祈求太平,并把所擂之鼓称为“太平鼓”。
材料2 兰州太平鼓舞是群舞,表演时,众多鼓手前纵后跃、左旋右转,时而跳打、时而举打,起落有序,配合默契,犹如万马奔腾。鼓、钹、锣齐响,如春雷滚滚,声声震天。
材料3 在兰州本地的社火活动中,人们常常看到,太平鼓的鼓手走到哪里,鼓声和掌声就跟到哪里。“打得好”“真带劲”的赞扬声和“再来一次”的呐喊声此起彼伏。更有外地来的游客感慨:“这场面,这气势,太震撼了,相机拍不出来,下次带家人一起来看!”
(2)下面是“兰州太平鼓”问卷调查表的内容,请用一句话表述你读到的信息。(2分)
(3)学校将组织学生到北山广场观看兰州太平鼓表演。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3分)
二、阅读探究(39分)
(一)(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赏析首联中的“辅”字和“望”字。(2分)
10.试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怎样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的。(3分)
(二)(20分)
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的,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避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人们在避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佳肴美馔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顺”。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选自《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有改动)
11.第②—⑦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节日饮食风俗”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4分)
12.根据第③④段内容,查找相关信息,用简要的语言填表。(4分)
13.请从说明文用语准确的角度,品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
(2)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
14.第⑦段中引用了古籍《清嘉录》中的话,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吃年糕,寄寓“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避邪祈福之意。
B.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
C.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
D.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传坐酒”。
(三)(14分)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它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令我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鸡蛋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里,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儿,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工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儿。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上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掰开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
16.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17.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18.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4分)
19.一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深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4分)
三、写作(50分)
20.以“这,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②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或虚假名称代替。 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C 点拨:A项“斡”应读wò,B项“剔”应读ti,D项“铿”应读kēng。
2.B 点拨:A项“待慢”应为“怠慢”;C项“诲暗”应为“晦暗”;D项“暧融融”应为“暖融融”。
3.B 点拨:A项“钻营”指设法巴结有权势的人以谋求私利,用在此处不合语境;C项“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在这里不合语境;D项“戛然而止”指声音突然中止,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1)传承文化 传递感情
(2)把(或“被”)
(3)品尝 品赏(或“欣赏”“品析”“品味”等)
(4)不知不觉(或“于无形之中”)
5.A 点拨:根据“端午节介绍——端午节的起源与内涵——端午节的传统及相关习俗”的逻辑顺序进行判断。
6.B 点拨: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所以弟弟的生肖属相是“羊”。
7.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8.(1)①兰州太平鼓得名于徐达借鼓攻兰州的历史传说;②兰州太平鼓表演场面壮观,气氛热烈;③兰州太平鼓广受欢迎;④兰州太平鼓历史悠久。(答出三点即可)
(2)示例:了解兰州太平鼓的人数所占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3)示例:从学校出发,沿南湖路向西,至南湖路与和平街交叉口,再沿和平街向北,至和平街与北山路的交叉口,然后向西北,沿北山路走即可到达。
二、(一)9.一个“辅”字是辅佐、护卫的意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势宏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一个“望”字,将相隔万里的长安与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10.示例: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一改送别诗离愁别恨、伤感低沉的传统基调,写得昂扬乐观、积极向上,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故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二)11.时间顺序。先介绍春节和元宵节的食俗,接着介绍夏天端午节、秋天中秋节和重阳节的食俗,最后介绍冬天除夕的食俗。(或:按照春夏秋冬来介绍节日食俗,同一季节又按过节的先后来介绍。)
12.(1)祝福吃到钱物的人今年有格外好的运气
(2)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
13.(1)准确地说明了“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的说法,没有得到证实。
(2)“万万”表程度,强调了在元宵节吃汤圆的重要性。
14.再现了古人除夕吃年夜饭的情景;为“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作佐证;使文章语言典雅。
15.A 点拨:B项农历大年初一是春节;C项“重阳”是秋天的节日;D项喝“传坐酒”是元日以后。
(三)16.①吃月饼;②偷月饼;③思念月饼。
17.示例: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18.文中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有教育智慧、无私、宽容的母亲。
19.相同点:两文作者都抒发了对父母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
不同点:《背影》一文中作者还抒发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三、20.思路点拨:题目中的“这”字,既可指人又可代事,既可以是具体的景又可以是抽象的情;“我”表明作文要求使用第一人称;“感动”要求学生要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抒写个人的切身感受。这个题目从选材来看,非常宽泛,是对“我”生活中的美好的人、事、物、景、情的回顾;从考查角度来看,贴近现实生活,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历、阅读体验、思考感悟、自我成长等方面,旨在引导学生写实感、抒真情,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来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才情。除了选材和构思的创新外,学生还可以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比如书信体、日记体等可以让人耳目一新。 例文略。年龄段
12—29岁(100人)
30—45岁(100人)
45岁以上(100人)
了解太平鼓
的人数比
23%
49%
81%
节日饮食风俗
寄托的希望和情怀
农历大年初一,北方人饺子里包一些钱物
(1)
(2)
团团圆圆、吉祥美好
2021学年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探究,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社戏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社戏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探究,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探究,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