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学案设计
展开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2、把握比喻的深意,领略故事中的旨趣。
3、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阅读品位。
【重点难点】
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2、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课前巩固】
字音字形:
lǐ( )泉yuān chú( ) chī( )得腐鼠 吓!( )
翻译句子:
= 1 \* GB3 ①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2 \* GB3 ②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一、预习导学
1、读一读,给加点的字注音。
濠梁( ) 鯈鱼( ) 请循其本(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请循其本( ) 是鱼之乐也( )鯈鱼出游从容( )
3、一词多义。
= 1 \* GB3 ①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
= 2 \* GB3 ②庄子往见之( )鹓 过之( ) 是鱼之乐也( )
= 3 \* GB3 ③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
= 4 \* GB3 ④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鹓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 )
= 5 \* GB3 ⑤仰而视之曰(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
4、翻译句子。
= 1 \* GB3 ①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译:
= 2 \* GB3 ②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
= 3 \* GB3 ③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
5、把握故事中的辩论的实质:
庄子:鱼之乐;惠子: 。
二、学习研讨
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直译课文并归纳相关文言现象;把握故事中的辩论的实质。
2、思考:⑴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⑵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3、探究体验:学完了两则故事,你怎样看待惠子这个人物?
(本文美点:1、轻松闲适,趣意盎然:2、二人特色: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
三、拓展延伸
欣赏《庄子》散文特色。
1、 = 1 \* GB3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 2 \* GB3 ②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逍遥游》 片断
2、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你能说出本选段要表达的主旨吗?
(小结:《庄子》善于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说理,把哲理和诗情艺术地交融在一起。想象神奇,语言灵动而有气势,幽默、诙谐,是诸子散文中的精品。)
四、当堂达标
1、庄子是 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 、 。(3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庄子来,欲代子相 ( ) 于是鸱得腐鼠( )
请循其本( ) 是鱼之乐也(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2分)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译:
学后反思: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
4.庄子在《惠子相梁》中将自己比作 的“ ”,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 ,巧借 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2分)
把握故事中的辩论的实质。庄子:鱼之乐;惠子:不知鱼之乐。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
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以上是从逻辑角度对二人的辩论进行分析,其实,就这段充满机智的文字描写而言,我们不必斤斤计较于逻辑,而可以从二人的思想、性格、气质差异上来看待这段对话。惠子是名家,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对于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的庄子自然也就缺乏理解与认同了。
另外,庄子的一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他所说的“鱼之乐”也不无启发。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3、结合两则故事,比较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在《庄子与惠子游于谦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有点成就就沾沾自喜,不要坐井观天,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虚怀若谷.
出自《庄子》的成语
游刃有余 望洋兴叹 螳臂当车 涸辙之鲋
朝三暮四 沉鱼落雁 相濡以沫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展示引导学习,巩固提升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学案,共1页。
初中人教部编版北冥有鱼优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北冥有鱼优质学案设计,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与交流,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