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1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1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化学质检试卷(解析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g,2g氢气,3%,5%,9%,故D错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化学质检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S-32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实现月球表取、钻取、采样、封装,最后顺利返回地面,完成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之旅。下列有关叙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料燃烧 B.着陆月球 C.钻取采样 D.样品封装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就地焚烧垃圾,减少污染 B.提倡“乘坐轻轨”,少开汽车出行
    C.推广露天烧烤,振兴经济 D.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裁玻璃 B.干冰作制冷剂
    C.稀盐酸除铁锈 D.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症
    4.充分利用资源,大力推行垃圾的分类回收,废弃的“快递纸箱”应投入标有(  )的垃圾桶里。
    A.有害垃圾 B.厨余垃圾 C.其它垃圾 D.可回收物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序号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公园里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
    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增大
    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
    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6.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利巴韦林(C7H10O5N4)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下列有关利巴韦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巴韦林由四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利巴韦林分子由26个原子构成
    C.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7:5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称量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
    C.往试管中加入大理石 D.熄灭酒精灯
    8.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某同学做了如下四类物质的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混合物:空气、75%的酒精、食用醋
    B.纯净物:氮气、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
    C.氧化物:水、氧化镁、氯酸钾
    D.盐类: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钠
    9.煤的液化应用之一就是用气体甲和乙合成清洁液体燃料丙,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是H2
    B.丙的化学式为C2H5OH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B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C
    除去炭粉中的氧化铜
    将样品溶于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鉴别CuSO4和Na2CO3粉末
    分别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观察溶液颜色
    A.A B.B C.C D.D
    11.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特征。据此判断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O2+H2O═H2CO3
    B.MgSO4+2NaOH═Mg(OH)2↓+Na2SO4
    C.Zn+2HCl═ZnCl2+H2↑
    D.CaCO3CaO+CO2↑
    12.下列对于产生氧气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①2H2O22H2O+O2↑②2H2O2H2↑+O2↑
    ③2KMnO4K2MnO4+MnO2+O2↑④2KClO32KCl+3O2↑
    A.①③④中MnO2都作催化剂 B.都是分解反应
    C.都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D.反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相同
    1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2℃时,a点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
    B.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式提纯甲
    D.t2℃时饱和溶液甲降温到t1℃,析出晶体后变成不饱和溶液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
    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C.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固体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15.将一定质量的镁条加入到100g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再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产生Mg(OH)2沉淀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条的质量为2.4g
    B.镁条与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
    C.O→A段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D.原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7.3%
    16.能解离的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请仔细观察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示意图,下列能正确表示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Na++Cl﹣═NaCl
    B.H++OH﹣═H2O
    C.Na++Cl﹣+OH﹣+H+═H2O+Na++Cl﹣
    D.Na++Cl﹣+OH﹣+H+═H2O+NaCl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
    17.(4分)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肥皂洗衣服时,水盆里出现较多浮渣,说明该水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
    (2)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其中一个重要的自我保护措施是佩戴好口罩。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有害气体,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4)“自热火锅”的发热包中有生石灰,它与水反应时放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3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光效氮化镓(GaN)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画出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镓原子的质子数为   。
    (3)请计算出GaN的相对分子质量:   。

    19.(4分)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迫切需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1)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   水合物。
    (2)大量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氢能是绿色能源,如图是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MgCu2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2Cu合金。MgH2和HCl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常见化合物,请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工业上ZnFe2O4可用于循环制氢,ZnFe2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0.(5分)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及生活中。
    (1)我国自行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大量使用铝合金做飞机机身而不选用纯铝,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的硬度和强度   (填“大于”或“小于”)纯铝。
    (2)重庆巫山的铁矿储量上亿吨,写出在高温下用CO和赤铁矿(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铁制品表面镀铬能防锈蚀,其原理是阻止了铁与   的接触。
    (3)白铜(Cu﹣Ni)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合金,镍(Ni)的金属活泼性与铁相似。将白铜样品加入稀硫酸中能发生化学反应的金属是   。
    (4)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在高温反应器中,生成纳米级铁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5分)某固体样品中除含氯化钾外,可能含有氢氧化钾、硫酸钾、氢氧化钡、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1)原固体样品溶于水后pH   7(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2)操作Ⅰ的名称是   ,生成白色滤渣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滤液乙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K+、   (用离子符号表示)。
    (4)该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2.(5分)在初中化学教材里,几种常用的气体发生与收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A和C制取并收集O2时,实验结束后先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   。
    (4)实验室常用加热Ca(OH)2和NH4Cl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NH3,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D装置收集NH3时,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b”或“c”)。
    23.(6分)某气体样品可能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校化学社成员进行了如图实验:









    (1)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确定有   气体。
    (2)B中盛有足量的NaOH溶液,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又可确定有   气体。
    (3)F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但不能确定一定有氢气,理由是   。
    (4)对是否需要B装置,有同学提出了不同意见。
    甲:必须用B装置充分吸收剩余的CO2,才能依据E中现象确定是否有CO。
    乙:A中澄清石灰水可以吸收CO2,因此不需要B装置。
    该化学社成员对是否需要B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后,取适量B装置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CaCl2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说明B中吸收了CO2气体。写出B装置中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需要B装置。
    【实验反思】吸收CO2一般用较浓的NaOH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   。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6分)已知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SO2↑+2H2O。现将13g锌粒加入一定质量的浓硫酸中,反应生成6.4g SO2后,锌继续与硫酸反应生成H2,最终锌粒完全反应。请计算:
    (1)生成6.4g SO2需要消耗的锌粒的质量为   g。
    (2)锌粒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为   g。
    (3)在锌粒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水配制成200g溶液,计算该溶液中ZnSO4的质量分数。

    2021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化学质检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S-32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实现月球表取、钻取、采样、封装,最后顺利返回地面,完成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之旅。下列有关叙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料燃烧 B.着陆月球 C.钻取采样 D.样品封装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着陆月球、钻取采样、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燃料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着陆月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钻取采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样品封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就地焚烧垃圾,减少污染
    B.提倡“乘坐轻轨”,少开汽车出行
    C.推广露天烧烤,振兴经济
    D.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就地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不合题意;
    B.提倡“乘坐轻轨”,少开汽车出行可以减少因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而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利于保护空气质量,符合题意;
    C.露天烧烤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不合题意;
    D.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环境污染日趋恶化,人类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防止环境污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裁玻璃 B.干冰作制冷剂
    C.稀盐酸除铁锈 D.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症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所以可用于裁玻璃,说法正确;
    B.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可用作制冷剂,说法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的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所以可用稀盐酸除铁锈,说法正确;
    D.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不能用烧碱治疗胃酸过多,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2分)充分利用资源,大力推行垃圾的分类回收,废弃的“快递纸箱”应投入标有(  )的垃圾桶里。
    A.有害垃圾 B.厨余垃圾 C.其它垃圾 D.可回收物
    【分析】通常情况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废弃的“快递纸箱”,可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物。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常见垃圾的组成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序号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公园里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
    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增大
    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
    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公园里花香四溢,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了分子在化学变中可以再分,故选项错误。
    C、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增大,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正确。
    D、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不同,故选项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2分)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利巴韦林(C7H10O5N4)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下列有关利巴韦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巴韦林由四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利巴韦林分子由26个原子构成
    C.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7:5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来分析;
    C.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以及分子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解:A.由利巴韦林的化学式(C7H10O5N4)可知,它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1个利巴韦林分子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共含26个原子,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利巴韦林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7:5,选项说法正确;
    D.利巴韦林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0):(14×4):(16×5)=84:10:56:8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2分)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称量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
    C.往试管中加入大理石
    D.熄灭酒精灯
    【分析】A、根据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从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氢氧化钠是有腐蚀性且易潮解的药品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图中操作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由于氢氧化钠是有腐蚀性且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故图中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图中操作错误。
    D、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爆炸的现象发生,故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2分)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某同学做了如下四类物质的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混合物:空气、75%的酒精、食用醋
    B.纯净物:氮气、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
    C.氧化物:水、氧化镁、氯酸钾
    D.盐类: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钠
    【分析】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盐类物质是由含有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75%的酒精是由酒精和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食用醋是由醋酸、水等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分类正确;
    B.氮气、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均属于纯净物,分类正确;
    C.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分类错误;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硫酸铜是由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钠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分类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掌握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断方法、氧化物的概念以及盐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9.(2分)煤的液化应用之一就是用气体甲和乙合成清洁液体燃料丙,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是H2
    B.丙的化学式为C2H5OH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丁的化学式为H2O,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式和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等。
    【解答】解:A、由微观图可知乙是H2,故A说法正确;
    B、由微观图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2H5OH,故B说法正确;
    C、生成物中没有单质,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C说法错误;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质量都不变,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10.(2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B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C
    除去炭粉中的氧化铜
    将样品溶于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鉴别CuSO4和Na2CO3粉末
    分别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观察溶液颜色
    A.A B.B C.C D.D
    【分析】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足量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H2和CH4燃烧均能生成水,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均会出现水雾,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炭粉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D、分别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观察溶液颜色,形成蓝色溶液的是硫酸铜,形成无色溶液的是碳酸钠,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1.(2分)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特征。据此判断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O2+H2O═H2CO3
    B.MgSO4+2NaOH═Mg(OH)2↓+Na2SO4
    C.Zn+2HCl═ZnCl2+H2↑
    D.CaCO3CaO+CO2↑
    【分析】根据题意,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CO2+H2O═H2CO3,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
    B、MgSO4+2NaOH═Mg(OH)2↓+Na2SO4,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
    C、Zn+2HCl═ZnCl2+H2↑,锌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正确。
    D、CaCO3CaO+CO2↑,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的新信息获取、处理能力,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2分)下列对于产生氧气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①2H2O22H2O+O2↑
    ②2H2O2H2↑+O2↑
    ③2KMnO4K2MnO4+MnO2+O2↑
    ④2KClO32KCl+3O2↑
    A.①③④中MnO2都作催化剂
    B.都是分解反应
    C.都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D.反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相同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催化剂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来分析;
    C.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解答】解:A.在反应③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而不是催化剂,选项说法错误;
    B.这四个化学反应都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物质,均属于分解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C.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不适用实验室制取氧气,选项说法错误;
    D.在过氧化氢中,氧元素显﹣1价;在水、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中,氧元素显﹣2价,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各物质的颜色、状态,反应的条件、类型,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发生装置的相互联系;并且,一定要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催化作用;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3.(2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2℃时,a点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
    B.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式提纯甲
    D.t2℃时饱和溶液甲降温到t1℃,析出晶体后变成不饱和溶液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
    【解答】解:A、在曲线下边的点属于不饱和溶液,在t2℃时,a点在曲线乙的下方,是物质乙的不饱和溶液,故A错;
    B、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有温度的限制,故B错;
    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提纯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故C正确;
    D、t2℃时饱和溶液甲降温到t1℃,析出晶体后,仍然是饱和溶液,故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
    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C.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固体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分析】A、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的活动性比铁强,结合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铁多,故选项图象错误。
    D、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5.(2分)将一定质量的镁条加入到100g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再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产生Mg(OH)2沉淀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条的质量为2.4g
    B.镁条与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
    C.O→A段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D.原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7.3%
    【分析】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析;
    B.依据镁与盐酸反应方程式,结合题中数据分析;
    C.依据图像分析;
    D.依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方程式,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结合题中数据分析。
    【解答】解: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即为镁的质量,则镁条的质量为5.5g××100%≈2.3g,故A错误;
    B.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反应HCl的质量为A
    Mg+2HCl=MgCl2+H2↑
    24 73 2
    2.3g A x
    =,=
    x≈0.19g A≈7.0g
    故B错误;
    C.分析图像可知,镁条加入到100g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再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一开始没有产生沉淀,说明镁条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MgCl2和HCl,则0→A段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故C正确;
    D.设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y
    MgCl2+2NaOH=Mg(OH)2↓+2NaCl
    80 58
    80g×y 5.5g

    y≈9.5%
    设与氢氧化钠反应盐酸中HCl的质量为B
    HCl+NaOH═NaCl+H2O
    36.5 40
    B 80g×9.5%

    B≈6.9g
    则原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 ×100%=13.9%,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主要是利用曲线图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16.(2分)能解离的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请仔细观察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示意图,下列能正确表示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Na++Cl﹣═NaCl
    B.H++OH﹣═H2O
    C.Na++Cl﹣+OH﹣+H+═H2O+Na++Cl﹣
    D.Na++Cl﹣+OH﹣+H+═H2O+NaCl
    【分析】根据题意,能解离的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由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能解离的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由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
    17.(4分)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肥皂洗衣服时,水盆里出现较多浮渣,说明该水属于 硬水 (填“硬水”或“软水”)。
    (2)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其中一个重要的自我保护措施是佩戴好口罩。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有害气体,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性。
    (3)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隔绝氧气 。
    (4)“自热火锅”的发热包中有生石灰,它与水反应时放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
    【分析】(1)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2)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3)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4)根据生石灰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用肥皂洗衣服时,水盆里出现较多浮渣,说明该水属于硬水;故填:硬水;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有害气体,故填:吸附;
    (3)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故填:隔绝氧气;
    (4)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填:CaO+H2O=Ca(OH)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3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光效氮化镓(GaN)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画出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镓原子的质子数为 31 。
    (3)请计算出GaN的相对分子质量: 84 。

    【分析】(1)根据氮原子结构来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3)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解答】解:(1)氮原子的质子为7,核外有7个电子,分两层排布,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5个电子,所以氮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填:;
    (2)由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31,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故填:31;
    (3)Ga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14=84;故填:84。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即可。
    19.(4分)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迫切需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1)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 甲烷 水合物。
    (2)大量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
    (3)氢能是绿色能源,如图是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MgCu2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2Cu合金。MgH2和HCl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常见化合物,请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MgCl2 。工业上ZnFe2O4可用于循环制氢,ZnFe2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 +3 价。

    【分析】(1)根据可燃冰的成分来分析;
    (2)根据乙醇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故填:甲烷;
    (2)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故填:C2H5OH+3O22CO2+3H2O;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MgH2和HCl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常见化合物——氯化镁,其化学式为MgCl2。ZnFe2O4中,锌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Fe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2)+2x+(﹣2)×4=0,x=+3;故填:MgCl2;+3。
    【点评】能源和环境问题是一个不能避免的问题,如何能够既实现了能源的合理利用,又能够不污染环境是目前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20.(5分)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及生活中。
    (1)我国自行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大量使用铝合金做飞机机身而不选用纯铝,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的硬度和强度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纯铝。
    (2)重庆巫山的铁矿储量上亿吨,写出在高温下用CO和赤铁矿(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铁制品表面镀铬能防锈蚀,其原理是阻止了铁与 氧气和水 的接触。
    (3)白铜(Cu﹣Ni)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合金,镍(Ni)的金属活泼性与铁相似。将白铜样品加入稀硫酸中能发生化学反应的金属是 镍 。
    (4)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在高温反应器中,生成纳米级铁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2+H2Fe+2HCl 。
    【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3)镍(Ni)的金属活泼性与铁相似,进行分析解答。
    (4)高温反应器中,氢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和氯化氢,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合金有着比纯金属更加优良的性能,铝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大于纯铝。
    (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铁制品表面镀铬能防锈蚀,其原理是阻止了铁与氧气和水的接触。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将白铜样品加入稀硫酸中,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镍(Ni)的金属活泼性与铁相似,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镍和氢气。
    (4)高温反应器中,氢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2+H2Fe+2HCl。
    故答案为:
    (1)大于;
    (2)Fe2O3+3CO2Fe+3CO2;氧气和水;
    (3)镍;
    (4)FeCl2+H2Fe+2HCl。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铁锈蚀的原理、工业上炼铁的反应原理、合金的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5分)某固体样品中除含氯化钾外,可能含有氢氧化钾、硫酸钾、氢氧化钡、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1)原固体样品溶于水后pH 大于 7(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2)操作Ⅰ的名称是 过滤 ,生成白色滤渣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K2SO4+BaCl2=BaSO4+2KCl 。
    (3)滤液乙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K+、 H+、Ba2+ (用离子符号表示)。
    (4)该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氢氧化钡 。
    【分析】固体溶于水,得无色溶液,说明硫酸钾和氢氧化钡不能共存,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所以一定含有碱性物质,此时只能判断可能有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钡或两者都有;加入过量盐酸,再加氯化钡能生成白色沉淀,说明该沉淀不溶于酸,所以是硫酸钡,所以原固体中含有硫酸钾,再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1)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所以一定含有碱性物质,固体样品溶于水后pH大于7;
    (2)操作Ⅰ是将固体和液体分开,属于过滤;加入过量盐酸,再加氯化钡能生成白色沉淀,说明该沉淀不溶于酸,所以是硫酸钡,所以是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方程式是:
    K2SO4+BaCl2=BaSO4+2KCl;
    (3)滤液乙中含有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钾和原来主要成分中的氯化钾,还含有过量的盐酸,过量的氯化钡,所以滤液乙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K+、H+、Ba2+;
    (4)固体溶于水,得无色溶液,说明硫酸钾和氢氧化钡不能共存,已经推断出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钾,所以一定不含有氢氧化钡,该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氢氧化钡。
    故答案为:(1)大于;
    (2)过滤;K2SO4+BaCl2=BaSO4+2KCl;
    (3)H+、Ba2+;
    (4)氢氧化钡.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2.(5分)在初中化学教材里,几种常用的气体发生与收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3)用A和C制取并收集O2时,实验结束后先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
    (4)实验室常用加热Ca(OH)2和NH4Cl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NH3,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A 。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D装置收集NH3时,气体应从 c 口进入(填“b”或“c”)。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用A和C制取并收集O2时,实验结束后先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4)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及其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故填: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3)用A和C制取并收集O2时,实验结束后先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故填: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4)实验室用加热Ca(OH)2和NH4Cl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NH3,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
    NH3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D装置收集NH3时,气体应从c口进入。
    故填:A;c。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3.(6分)某气体样品可能由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校化学社成员进行了如图实验:
    (1)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确定有 CO2 气体。
    (2)B中盛有足量的NaOH溶液,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又可确定有 CO 气体。
    (3)F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但不能确定一定有氢气,理由是 从D中出来的气体先通入澄清石灰水里,会带出水分,无法确定使F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的水是否是生成的 。
    (4)对是否需要B装置,有同学提出了不同意见。
    甲:必须用B装置充分吸收剩余的CO2,才能依据E中现象确定是否有CO。
    乙:A中澄清石灰水可以吸收CO2,因此不需要B装置。
    该化学社成员对是否需要B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后,取适量B装置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CaCl2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白色沉淀 ,说明B中吸收了CO2气体。写出B装置中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
    【实验结论】需要B装置。
    【实验反思】吸收CO2一般用较浓的NaOH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 较浓的NaOH溶液中溶质含量多,氢氧化钙微溶水,澄清石灰水中含溶质少 。
    【分析】(1)依据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2)依据B中盛有足量的NaOH溶液,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3)依据气体进入溶液会带出水分分析;
    (4)依据实验结论分析;
    (5)依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分析。
    【解答】解:(1)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确定有CO2,故填:CO2;
    (2)B中盛有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了没反应完的CO2,则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又可确定有CO,故填:CO;
    (3)气体进入溶液会带出水分,则F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但不能确定一定有氢气,理由是从D中出来的气体先通入澄清石灰水里,会带出水分,无法确定使F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的水是否是生成的;故填:从D中出来的气体先通入澄清石灰水里,会带出水分,无法确定使F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的水是否是生成的;
    (4)依据实验结论可知,需要B装置才能确保进入D装置的气体中不含CO2,说明通入澄清石灰水的CO2过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滴入的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滴加少量CaCl2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B装置中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故填:白色沉淀;2NaOH+CO2=Na2CO3+H2O;
    (5)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则吸收CO2一般用较浓的NaOH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较浓的NaOH溶液中溶质含量多,氢氧化钙微溶水,澄清石灰水中含溶质少;故填:较浓的NaOH溶液中溶质含量多,氢氧化钙微溶水,澄清石灰水中含溶质少。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是利用实验装置图及常见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6分)已知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SO2↑+2H2O。现将13g锌粒加入一定质量的浓硫酸中,反应生成6.4g SO2后,锌继续与硫酸反应生成H2,最终锌粒完全反应。请计算:
    (1)生成6.4g SO2需要消耗的锌粒的质量为 6.5 g。
    (2)锌粒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为 0.2 g。
    (3)在锌粒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水配制成200g溶液,计算该溶液中ZnSO4的质量分数。
    【分析】(1)依据Zn+2H2SO4(浓)═ZnSO4+SO2↑+2H2O,结合题中数据分析;
    (2)依据锌与稀硫酸反应方程式,结合题中数据分析;
    (3)依据锌与硫酸反应方程式,结合题中数据分析。
    【解答】解:(1)设生成6.4g SO2需要消耗的锌粒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Zn+2H2SO4(浓)═ZnSO4+SO2↑+2H2O
    65 161 64
    x y 6.4g
    ==
    x=6.5g y=16.1g
    故填:6.5;
    (2)设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A
    Zn+H2SO4=ZnSO4+H2↑
    65 161 2
    13g﹣6.5g A z
    ==
    A=16.1g z=0.2g;
    故填:0.2;
    (3)溶液中ZnSO4的质量分数为×100%=16.1%
    答:溶液中ZnSO4的质量分数为16.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主要是利用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相关试卷

    重庆市南岸区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岸区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6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