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专题十四 说明文阅读 (共79张PPT)
展开这是一份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专题十四 说明文阅读 (共79张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美文摘抄·梦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2017重庆A)《岁时的寄托》详见“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二、(2017重庆B)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桌与案马未都 ①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的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桌。 ②桌与案更重要的区别,是精神层面的区别。这个区别在哪儿呢?在于案的等级比桌高。比如我们常说拍案惊奇、拍案而起、拍案叫绝,都是比较高等级的情绪;而拍桌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都是低等级的情绪。再比如,我过去当编辑的时候,经常挑灯夜战、“伏案疾书”,如果“趴在桌子上”,恐怕不是睡着了,就是在写检查。
③中国人把承具分得清清楚楚,这正是我们文化的独特之处。我们平时不注意,跟“案”相关衍生出来的词语非常丰富,比如文案、方案、草案、议案。因为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 ④同样是案,也有很多形制。有一种叫作翘头案,它属于供案的形式,腿部非常夸张,过去都是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衙门里也用供案,这里的供案翘头非常高,非常夸张。它具有威严感,从心理上暗示你,警告你。如今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法官坐的椅子靠背都非常高,就是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如果法官搬一个小板凳坐那儿,估计犯人心里就该想怎么逃脱法律的制裁了。用家具作为文化符号传递给你,这是案重要的本意。那么,衍生出来的词语就有“案件”,原指放在案上的文件;后来把在案前审理事情,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
⑤文人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用的书案,它非常温和,也有翘头,但把夸张的感觉去掉了,翘头很小。这个小翘头干什么用呢?我们知道,中国有一种特殊的书画形式叫手卷,卷起来是一个轴,比如《江山万里图》《清明上河图》,看的时候要横向打开。过去看手卷有讲究,不能趴在地上看,也不能搁在方桌上看,就得在这种翘头案上看。我曾遇到一个附庸风雅的人,得到一幅手卷,急忙在桌子上打开,手卷的轴一下滚到桌边,一把没抓住,轴咣当掉下去,画被撕破了。如果他在翘头案上看,轴滚到案的两头,就停住了,不会掉下去。
⑥由于案的陈设功能越来越大,它的实用功能就相对降低;相反,桌子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大,陈设功能越来越小。所以,桌与案从功能上有了区分,这是在使用中发生的区分,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设计的。 ⑦桌子在越来越突出实用功能的时候,就跟案发生了分野。桌,最早写成卓越的“卓”,它是高出来的意思。比如卓然而立、卓尔不群,就是超出别人,高高地立在那儿。后来才把“卓”字底下的“十”字变成了“木”字,写成现在的“桌”字。(选自《读者》,有删改)
1.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桌与案的区别。
2.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品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因为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2)后来把在案前审理事情,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
3.第⑤段画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的案腿部非常夸张,衙门里使用的案则翘头非常高。B.在作者看来,“拍案而起”和“拍桌子砸板凳”这两种情绪是有高下之分的。C.案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家具,而且是一种文化符号。D.桌最早指木质的桌子,侧重实用功能。后来写成卓越的“卓”,表示高出来的意思,比如卓然而立。
5.很多传统物品既有实用功能,又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如太师椅、红灯笼、青花瓷、紫砂壶、油纸伞、纸折扇……请用“三字经”的形式在横线上补填两项。(不要求押韵) 彩屏风,分隔间。八仙桌,宴神仙。 , 。
三、(2016重庆A)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笑,不苦口的良药梁姗姗 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8个小时。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①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20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19人血流加速。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试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
③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100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10分钟船的运动效果。只要发笑,嘴角和颧②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
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一张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会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通过微笑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⑥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立马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 ⑦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摘选自《大众科学》,有删改)【注释】①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②颧(quán):眼睛下边两腮上面突出的骨头。
1.为什么说“笑”是“不苦口的良药”?请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2.请概括第②段对心脏病患者的测试过程,并指出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3.第③段画线句除列数据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4.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2)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基因不是恒定不变的,只不过常常处于休眠状态。人体基因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B.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犹如一张一弛的按摩,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C.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支气管和胸腔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D.因为笑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所以微笑就会在脸上绽放。
四、(2016重庆B)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走进C919:国产大型客机解密王思磊 ①2015年11月2日,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总装下线。C919的命名颇有深意,“C”是“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代表“China”,恰好与“空中客车(Airbus)”和“波音(Being)”的字头构成顺序排列;第一个“9”代表“长久”,后面的“19”则代表最大载客可达190座。C919承载着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想。它将在首飞和通过适航测试之后,进入航线运营,填补航线上没有中国干线喷气式客机的空白。
②科研人员除了考虑大飞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还在努力提升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飞机的耗油量与飞机的升阻比(升力和阻力的比值)有直接的关系,升阻比越高,飞机的气动效率越高,耗油量就越少。而飞机的升力主要来源于机翼。为了保证飞机的座级,避免“油老虎”的出现,在飞机机翼上动脑筋,便成了提高飞机气动效率的关键。
③C919的机翼设计运用了超临界翼型①。相对于古典翼型,超临界翼型可使巡航气动效率提高20%以上,巡航速度提高100多千米/小时;如果用同一厚度的标准来设计古典翼型和超临界翼型,超临界翼型的整体阻力比古典翼型要小8%左右,而这可以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增大结构空间及燃油容积。 ④在C919飞机的设计上,超临界机翼与发动机、机身和吊挂之间还采用了性能更为优化的局部融合设计,这些设计进一步提高了C919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⑤在中国武术界,有“内练一身气,外练筋骨皮”的说法。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也诠释了这一思想。在机体主结构上,设计人员大量使用了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使用铝锂合金可以实现结构减重并大大提高飞机寿命。 ⑥如武学人才内外兼修一样,C919也在“内功”上狠下功夫。在民用飞机产业有个形象的说法:航电系统是“大脑”,飞控系统是“四肢”,EWIS系统是“经络”。就像人一样,一架先进的飞机应该拥有聪敏的大脑、灵活的四肢、通畅的经络。
⑦C919“最强大脑”航电系统的核心——IMA,使用的是目前国际先进的高度集成数据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这种网络化数据处理方式,较之前一对一的数据传输处理方式,是巨大的变革,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处理效率。比如说,飞行速度、高度等数据,以前要由大气数据计算机分别建立通路,传输给显示系统、发动机、环境控制等系统;现在,只需“把工作都交给网络”。这要归功于C919使用的目前国际先进的ARINC664网络集成技术。C919在数字化和扩展潜力方面,达到了目前民航先进机型的水平。 ⑧C919已顺利下线,并将于2016年迎来首飞,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研制大型客机的国家。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6年第1期,有删改) 【注】①是一种高性能的跨音速翼型。
1.阅读全文,说说C919国产大型客机具有哪些性能。
2.C919国产大型客机的研发是怎样体现“内练一身气,外练筋骨皮”这一思想的?
3.第③段画线处除用了列数据外,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1)航电系统是“大脑”,飞控系统是“四肢”,EWIS系统是“经络”。(2)C919在数字化和扩展潜力方面,达到了目前民航先进机型的水平。
5.第⑤、⑥、⑦段先介绍飞机机体结构,再介绍飞机的航电系统。具体说说这样安排顺序的好处。
(2017年重庆A卷改编)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避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备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人们在避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愉。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夜饭”“合家宴”等,佳肴美馔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顺”。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选自《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有改动)
1.(原创)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 【分析】 本题考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判断说明对象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入手,结合文段内容来思考。
【解析】 选文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从标题“岁时的寄托”可知本文讲述的是一年中的节日食俗寄托的文化思想,而文章中的内容正好是按照一年中的节日食俗来说明其文化内涵的。而每个节日所寄托的寓意又都不一样,这就是特征。 【答案】 本文说明对象是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其特征有:春节的饺子、年糕寄托人们交好运、高升的愿望;元宵节的汤圆反映了人们对团圆美好的憧憬;端午节的粽子寄托了人们对屈原爱国精神的追思;中秋节的月饼则反映了人们盼团圆的美好心愿;重阳节菊花酒表达人们避邪祈福的思想;除夕团年饭表达人们合家欢的思想。节日饮食丰富独具特色。
考点一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考点分析】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根据说明文的定义,我们可以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要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阐明的是什么事理,要能够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
【常见考题】1.判断说明文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2.归纳说明的中心内容。3.找出说明文的说明对象。4.归纳说明对象的特征。
【答题技巧】 1.找出说明对象的方法有: (1)看题目,看文章。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对象。 (2)抓段首、段尾的关键句。许多文章往往还利用段首的首括句或段尾的总结句来点明说明对象,要认真审读处于这些位置的句子,从中找出说明对象。 (3)归纳总结。如果以上方法不可行,则需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1)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更需要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2.第⑦段中引用了古籍《清嘉录》中的话,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
【分析】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引用等。 【解析】 回答本题时要结合语境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引用名言、格言、谚语的作用是使说明文更有说服力。本文引用古籍《清嘉录》中的话,可以再现古人除夕吃年夜饭的情景,为“从古代起,人们就极其重视除夕之夜”作佐证,同时也使文章的语言典雅,富有文学性。 【答案】 再现了古人除夕吃年夜饭的情景;为“从古代起,人们就极其重视除夕之夜”作佐证;使文章语言典雅。
考点二 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考点分析】 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可以使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使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更易于让读者了解和接受。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作诠释等。 辨析说明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区别“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引用”四种说明方法在不同文体中的不同表达方法。二是区别“下定义”“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一般为判断句式,语言简洁、直接。“作诠释”是用一句或几句话对某个概念或某种现象、某个事物作解释说明。
【常见考题】 1.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答题技巧】 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3.第②—⑦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节日饮食风俗”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
【分析】 本题考查文章说明顺序。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解析】 本文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说明的。 【答案】 时间顺序。先介绍春节和元宵节的食俗,接着介绍夏天端午节、秋天中秋节和重阳节的食俗,最后介绍冬天除夕节的食俗。(或按照春夏秋冬介绍食俗,同一季节又按时间的先后来介绍)
【考点分析】 1.说明文有三种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用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是总分式和层进式。一般情况下,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结构,事理说明文多用层进式,这就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梳理出各个段落的段意和逻辑,才能准确地答题。
【常见考题】 1.选文使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2.为文章划分层次。 3.分析选文的写作思路。 【答题技巧】 1.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2.本文先说明了……,其次说明了……,最后说明了……。
4.请从说明文用语准确的角度,品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2)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
【分析】 本题考查品味文中词语的含义。 【解析】 (1)句中“相传”指长期以来互相传说,使用“相传”一词,准确地说明了“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的说法没有得到证实。(2)句中“万万”表示程度很深,强调在元宵节吃汤圆的重要性。 【答案】 (1)“相传”一词准确地说明了“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的说法,没有得到证实。(2)“万万”表程度,强调了在元宵节吃汤圆的重要性。
考点四 品味说明语言 【考点分析】 说明文主要是用来传播知识的。要使传播的知识准确无误,必须使用准确的语言客观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否则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所谓准确性,是指使用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词语字斟句酌、注意分寸,从而对说明对象进行精确地说明。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如主要、几乎、大约、一般、之一等词,考查时常用删除法,即该词保留着说明了什么,删去有什么不好。(2)同义词的慎重选用。注意辨别同义词的一些细微差别。 对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分析,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既要了解某个词语的限制角度,还要体会它在句中具体语境中的特殊作用,这样才能理解准确的语言对突出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常见考题】 题型1.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 题型2.“这些条件”“这种现象”等在文中具体指代的内容。 题型3.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技巧】 题型1:(1)解释词语意思,定性。(2)结合文章分析说明了什么。注意效果词的运用,副词多从准确性(具体准确)分析,运用修辞多从生动性(形象生动)分析。 答题模板:解释词语(有时需解释词语)+带词解句(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去词解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题型2:(1)找。具体加点词语在文章中的位置。(2)看。看上下文。①指代性词语(这、其、其中、那……)所指代的对象一般出现在上文;②研究、探索之类的,所指代的内容一般在下文。(3)扣。扣住上下文,由近及远地去顺藤摸瓜,就能准确理解它的含义。 注意:指代性的词语一般指代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要注意有时指代的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题型3:(1)表态。一般是不能删去。(2)解词。解释这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3)比较。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显得太绝对化)。(4)结论。××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年糕,寄寓“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避邪祈福之意。B.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C.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D.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传坐酒”。
【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确定位置及在文中找到意思相同的语句,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 【解析】 A项正确;B项农历大年初一是春节;C项“重阳”是秋天的节日;D项喝“传坐酒”是大年初一以后;故选A。 【答案】 A
考点五 文意转述(选择题) 【考点分析】 针对文意进行转述型的选择题,在做题时,首先,要培养细心审题意识,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其次,要提高辨析异同、明察秋毫的能力。看似相同的说法可能相去甚远,貌似无关的说法可能本质相同。
常见的错误类型有: 1.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其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2.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通(或相反)。 3.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4.混淆模态(必然与可能):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5.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6.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7.颠倒因果(主客):“因”与“果”错位;“条件”与“结果”错位。 8.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9.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有些选项中的内容信息原文中可能根本没有,所以要仔细判断。 10.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答题技巧】 1.一找:找出原句。第一遍阅读时勾画出选项原句或表达意思相似的语句,并锁定位置。 2.二比:咬文嚼字。反复阅读,认真比对关键词句,看看表达意思是否有偏差,或者外延与内涵是否一致。 3.三判断:判断选项与原文意思相同与否。
6.(原创)读完选文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某一节日食俗的认识。
【分析】 本题考查个性观点的表达,属于拓展延伸题。 【解析】 首先要了解当地的饮食风俗,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看看两者有何区别。最后组织文字,表达流畅即可。 【答案】 我们当地大年三十为过年,早上或中午吃年饭,年饭中的食物一定要有鱼,必须要留下一点不能吃完,叫作“年年有余”,预示来年丰收。必吃青菜和白菜,叫作“清清白白”,预示来年健健康康。
考点六 拓展延伸 【考点分析】 此类题型一般要求表达感悟、认识、启示、收获,或者发表看法等。“认识”有知晓、认识的含义;“看法”有观点、见解的意思;“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的意思;“启示”是从启发中领悟的道理,通常是对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事理或人物身上蕴含的精神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因此这类题可以统称为“主观表达”,就是说说你对文章所表达的意思的认知程度以及所持的见解。这是一类常考题型,主要是综合考查学生对文章说明对象、内容及题干要求的把握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分、迁移、联想的能力。在解答这类题时,首先应仔细理解题干要求,分析题干要求和原文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然后结合原文的内容和观点,以及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述,值得注意的是,答题时一定要遵照原文意思,结合自身实际作答,尽力做到有一定的创新性,但不能任意迁移发散,而脱离原文本意。答题时主要以得出的结论作为答案,但要根据题目的提法和要求,多数情况是分条作答,有些时候要求写成一个片段。
【常见考题】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某一现象的看法。 2.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根据某一问题,提一条具体的解决措施,并说明理由。 【答题技巧】 1.观点看法类:观点或启示+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理由。 2.链接材料类:探究结果+结合文章和材料分析。 3.语言运用类:紧扣文章内容,符合题目要求,语言简洁准确即可。
走过的岁月,总有圆满,总有残缺;曾经的欲望,总在燃烧,总在膨胀;当初的梦想,总在破灭,总在走远。有很多东西是抓不住的,只能让它浓缩为回忆;有很多路是无法回头的,只能让它定格成风景。不管现实有多残忍,我们都要固执地相信,只要我们矢志不渝地前行,一切阴霾都会吹散在风中。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课件:专题十四 说明文阅读 (含答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美文摘抄·梦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四说明文阅读作业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逻辑顺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07专题七说明文阅读PPT课件(福建专用),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