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20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古代诗歌鉴赏(1)
展开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①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莫④窗归了读残书。
注释:①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 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任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②属玉:鸟名。③舂锄:即白鹭,其啄食姿态如农夫春锄,故名。④莫:即“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扣题,写出作者滞留小城,见到小市人家避雨在家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的情境。
B.颔联诗人放眼流观,描写江水流向远方,迤逦的山岭看上去像一双属玉鸟,此番景物令他内心微起波澜。
C.颈联化用"临渊羡鱼"成语,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却不能付出实际行动的感慨。
D.纵观全诗可推知诗人善于从平常景观、生活琐事中展开联想,以典故来传出内心情意。
2.本诗尾联化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但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比较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洛阳道中寄弟
贾岛
趋走迫流年,惭经此路偏。
密云埋二室,积雪度三川①。
生类梗萍泛,悲无金石坚②。
翻鸿有归翼,极目仰联翩。
【注】①二室:太室山和少室山。三川:洛水、伊水、河水。②金石坚:《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中有言“人生非金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内容与题目照应明显,如首联“趋走”与“经此路”紧扣标题中的“洛阳道中”。
B.“积雪度三川”可以理解为“于冰封雪飘之时渡过三川”,具体写出了行路的艰难。
C.本诗善炼字,如以“埋”写密云笼罩太室、少室二山;又善用借代,如以“梗”“萍”指代自己。
D.本诗抒情方式多样,“惭”“悲”等处直抒胸臆,第二联寓情于景,第四联借物抒情。
2.本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2题。
饮马长城窟行①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②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③,谁肯相为言④。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⑤。呼儿烹鲤鱼⑥,中有尺素⑦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注释】①饮马长城窟行:这是一首抒写怀人情愫的诗歌。②宿昔:指昨夜。③媚:爱。④言:代传讯息。⑤双鲤鱼:指刻成鲤鱼形的藏书信的函。⑥烹:煮。假鱼不能煮,此处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⑦尺素: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的绢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本诗开篇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引出女主人公对远离家乡的丈夫的思念,奠定全诗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领起下文。
B.“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用“枯桑”和“海水”暗示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她的孤凄和想念。
C.本诗最后说有位客人从远方带来装有丈夫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解除了她的思念之苦,在书信中获得了远方传来的情意。
D.全诗以第三人称的角度为我们刻画出一个思妇形象,全诗语言清新,语句简短质朴,但感情浓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本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抒情主人公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门引·春思
张先①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②,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③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①张先(990--1078),字子野,北宋词人,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②中酒:醉酒。③画角:一种乐器,因声音哀厉高亢,多用于军中。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所写时间是寒食节近清明时,地点是作者独处的家中。全词表面写伤春惜花的愁怀,实则是作者感于自己生活的孤独寂寞,因外景而引发怀旧情怀和忧苦心境。
B.天气变化频繁,而作者对每次变化均有精细入微的感触: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可见作者感触敏锐,遣词精细确切,暗寓微妙人情。
C.下阕首句采用视听结合的写法,说凄厉的角声伴着轻冷的晚风并至,强行将作者弄醒,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作者不愿醒来时的痛苦挣扎,可见酒醉之深和忧苦之重。
D.末句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既见深夜寂寥之景,又见隔墙欢欣之殊,更见作者有所思忆之人。然而写人却只言物,写物却只写物之影,暗示所思之人隔阻重重,虚渺如影。
2.清代学者黄苏《蓼园词选》认为此词“落寞情怀,写来幽隽无匹”,那么作者是怎样将其“落寞情怀”“幽隽无匹”地“写来”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C; 2.《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感叹“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抒发的是对世事变迁、欢乐不再的失落感,和对人生短暂的叹息。黄诗尾联以“俯仰之间已陈迹”则是对失意情绪的自我开解,含有“世事瞬息万变,一切都会过去,不必太过挂怀”之意。表现了作者淡泊的心志和超迈脱俗的胸襟。颔联中白鹭的“苦”实际是诗人触景生情,以它的“身闲心苦”表达自己志大才高,却位卑职微的痛苦。颈联则是反用“临渊羡鱼”典故,表现了诗人自我开解,暗示自己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尾联“俯仰之间已陈迹”将此情推至顶点。
解析:作者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汉书•董仲舒传》),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
2.答案:1.C;
2.①对辗转漂泊的伤感。“趋走”写诗人为前程而奔波,以枯枝、浮萍自喻,写出诗人内心的伤感。②对时光飞逝的慨叹。诗人用“流年”写出光阴易逝。③对生命脆弱的感叹。借用“人生非金石”的典故,慨叹生命的脆弱。④对欲归而不得的惆怅。尾联言人不如物,诗人羨慕飞鸿有归翼,表达出其欲归而不得的惆怅。
解析:1.C项,“又善用借代,如以‘梗’‘萍’指代自己”错,这里是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比作枯枝和浮萍,喻指自己像它们一样受命运驱使,四处漂泊。
3.答案:1.D; 2.①比兴手法,写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强烈的怀人之情。
②顶针手法,字词上回环往复,富有音韵美,强化了抒情色彩。
③衬托(对比)手法,用邻人得归家中,与家人团圆亲近反衬自己的冷清孤凄。
④虚实结合,梦中近在咫尺,醒来天各一方,抒发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深、忧伤之重。
⑤借代手法,诗中用双鲤鱼代指书信,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期盼和思念。
解析:“第三人称的角度”错,应该是“以第一人称的自叙口吻”。
4.答案:1.C; 2.(1)本词主要通过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如下阕楼头画角、轻冷晚风、重门静闭等,作者怀旧的落寞伤感寄寓于环境描写与景物特征中,情感表现含蓄悠长。(2)本词善用留白艺术。如“又是去年病”,去年何病?诗人不曾言说;又如“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明月映射过来的隔壁嬉玩的秋千影本应是欢乐的,作者却说“那堪”,不能承受;为什么呢?作者却不言明,留下想象的空间。(3)本词语言凝练,表意含蓄。如上片起首两句, “乍暖”,见出是由春寒忽然变暖。“还”字一转,引出又一次变化:风雨忽来,轻冷袭人。“晚来方定”,轻寒的风雨,一直到晚才止住了。遣词精细确切,天气的微妙变化中深藏着人物孤独细敏心思。
解析:1.C项,“下阕首句采用视听结合的写法”说法错误,原诗句所用技巧不是视听结合,“画角”是听觉,“风吹”是触觉。
2.该题考查考生分析诗歌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做好该题,关键在于读懂题干要求。“落寞情怀”是诗歌主要情感特征,“幽隽无匹”意思是情感的表达十分含蓄隽永,“怎样写来”是指本诗主要感情是如何含蓄隽永地表达出来的;因此,题干问的是诗歌是如何含蓄地抒发落寞情怀的。含蓄抒情,可以从写法与语言两方面入手去分析诗歌组织答案。
押题精选05 古代诗歌鉴赏-2022年高考语文108所名校押题精选: 这是一份押题精选05 古代诗歌鉴赏-2022年高考语文108所名校押题精选,文件包含押题精选05古代诗歌鉴赏-2022年高考语文108所名校押题精选解析版doc、押题精选05古代诗歌鉴赏-2022年高考语文108所名校押题精选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20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写作(1):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20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写作(1),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20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古代诗歌鉴赏(2):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20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古代诗歌鉴赏(2),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