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第五章初识酸和碱检测题(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9978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第五章初识酸和碱检测题(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9978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第五章初识酸和碱检测题(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9978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 (上海)第五单元 初识酸和碱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展开1.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将洗净的试管正放在试管架上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酸雨的酸碱度
D.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氢气作清洁燃料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石墨作电池电极
3.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类别完全一致的是
A.醋酸 甲酸 CH3COOH 酸B.氢氧化钠 烧碱 NaOH 碱
C.乙醇 酒精 C2H5OH 氧化物D.氢氧化钙 石灰石 Ca(OH)2 碱
4.向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4g含钙元素50%(质量分数)的碳酸钙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使之完全反应。烧杯中最终增加的质量是
A.0.8gB.2gC.1.2gD.2.8g
5.下列关于酸和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B.人体胃液中含有硫酸,可以帮助消化
C.氢氧化钙可用于粉刷墙壁、改良酸性土壤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都会放出大量的热
6.如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若X为稀盐酸,则甲、乙、丙三种物质可能为( )
A.Cu、Ca(OH)2、CaCO3B.Mg、CaCO3、NaHCO3
C.Fe、CuO、Cu(OH)2D.Zn、Fe2O3、NaNO3
7.Na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NaOH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溶液可用于处理SO2尾气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应密封保存D.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8.将下列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澄清石灰水D.氢氧化钠溶液
9.氢氧化钠俗称正确的是( )
A.活碱B.苛性碱C.烧碱D.消碱
10.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能作为醋酸属于酸的证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醋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
C.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大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11.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表示不一致的是
A.甲烷——CH4B.生石灰——Ca (OH)2
C.水银——HgD.食盐—— NaCl
12.有一包Mg和MgO的混合物共12.8 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质量分数为48%的溶液100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9.6 gB.3.2 gC.2.4 gD.1.6 g
13.常温下,往25mL10%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如图所示关系图,图中,x坐标是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则y坐标是( )
A.混合溶液的pHB.混合溶液的温度
C.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D.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
14.常温下将温度计插入下列某液体中,取出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后,温度计的 读数向上升再下降的是()
A.食盐水B.酒精C.浓硫酸D.浓盐酸
15.生活中产生的污垢,常可用稀盐酸来清洗.但下列有一种污垢是不宜用稀盐 酸来清洗的,它是( )
A.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B.陶瓷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C.保温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 CaCO3)D.长期盛放石灰水试剂瓶内壁上的白色固体
二、填空题
16.盐酸、硫酸是两种重要的酸,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浓硫酸来干燥O2、CO2等气体,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_性。
(2)用盐酸可以将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写出其中发生的反应是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但所用盐酸不能过量,否则,铝壶将被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稀盐酸、稀硫酸都可用来除铁锈,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7.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①电镀前用盐酸清洗钢铁表面的铁锈:_____。
②城市家庭中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做燃料:_____。
18.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测量其溶液的pH时,可以________(操作步骤),再用标准比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pH。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19.如图所示两两相连的物质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C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稀硫酸和CuO反应的现象是_____。
20.若将潮湿的空气依次通过烧碱溶液、浓硫酸和红热的铜网,将会依次除去空气中的______ 、 ______、_______,最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
三、综合应用题
21.已知某种治疗胃病药品的主要成份是铝碳酸镁片,化学式为AlaMgb(OH)16CO3·4H2O,假设药品中的其它成份受热不分解、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铝碳酸镁片的组成.
(实验一)取m g该药片,研成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C增重2.16g,装置D增重0.44g.
(1)铝碳酸镁片加热分解的产物为Al2O3、MgO、CO2和水,则为分别测定CO2和水的质量,装置C和D中盛放的药品应选择:C ________, D_________(填序号).
①浓硫酸 ②碱石灰 ③氯化钙 ④纯碱
(2)实验开始前先通入一定量空气,其操作方法是关闭弹簧夹_______,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_______,关闭弹簧夹_______,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排净空气防爆炸
②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C、D影响测定
③使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入C、D被充分吸收
(实验二)另取m g该药片,加入100 g 9.8%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滤去不溶物,得到含有MgSO4和Al2(SO4)3等溶质的滤液,向滤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稀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质量与加入NaOH质量的关系如图.
已知:MgSO4+2NaOH=Mg(OH)2↓+Na2SO4,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OH)3+NaOH=NaAlO2+2H2O,
Mg(OH)2不溶于NaOH,NaAlO2可溶于水.
(1)图中NaOH加入0.80g,仍没有沉淀,说明滤液中含___________.当加入NaOH的质量到x时,生成的沉淀有_________________,其中Al(OH)3的质量是_______g,则x=____g.
(2)有医生建议患有严重胃溃疡的患者最好慎用该药,试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这样建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确定铝碳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同学为测定12g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利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探究(提示:3H2+Fe2O3 2Fe+3H2O杂质不参加反应,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或吸收).请回答有关问题:
得到如下数据:
(1)请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l%)_______
(2)该实验还可测定组成水的各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请用表中实验数据列式表示出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化简);若玻璃管中的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则求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会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3.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下图。
(进行实验)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了实验,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质量66.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65.8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分析与讨论)本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①CO还原Fe2O3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CO还原Fe2O3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Fe3O4、FeO、Fe;
③NaOH溶液与石灰水相似,能吸收CO2,但不变浑。
④
(实验与猜想)
(1)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氧化铁和 。
(2)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a.全部为铁、 b. 、c. 。
(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 。
(反思与评价)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5)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有 。
A.收集CO B.吸收CO2C.检验CO2
(实践应用)小明和他的同学想测定某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用CO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该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
(6)上述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 g;
(7)计算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需要有计算过程)
装置
B
C
反应前质量
86.3g
284.2g
反应后质量
83.9g
286.9g
物质性质
四氧化三铁
氧化亚铁
氧化铁
铁粉
颜色
黑色
黑色
红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能
不能
不能
能
参考答案
1.D2.D3.B4.D5.C6.C7.B8.C9.C10.B11.B12.B13.D14.C15.A
16.吸水 6HCl+Fe2O3=2FeCl3+3H2O
17.Fe2O3+6HCl═2FeCl3+3H2O CH4+2O2CO2+2H2O
18. 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
19.NaOH或Ca(OH)2等 C+2CuO 2Cu+CO2↑ 溶液变蓝,黑色固体逐渐溶解
20.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氧气 氮气
21.③ ② b a 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干扰 b a ③ 稀硫酸 Al(OH)3 Mg(OH)2 1.56 8 该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气体,严重胃溃疡的患者服用会产生胃穿孔 Al2Mg6(OH)16CO3·4H2O
22.66.7% [(286.9g﹣284.2g)﹣(86.3g﹣83.9g)]:(86.3g﹣83.9g) 不变
AB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5.2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优秀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a href="/hx/tb_c400622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5.2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优秀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a>,文件包含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53酸和碱的性质研究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53酸和碱的性质研究第2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5.2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第一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5.2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第一课时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下列关于浓盐酸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含有酸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