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课后作业题
展开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OH-NH3↑+H2O
B.向氨水中加盐酸:NH3·H2O+H+=+H2O
C.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2=3Cu2++2NO2↑+4H2O
D.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SO2+H2O+Ba2+=BaSO3↓+2H+
2.下列气体溶于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 B. C. D.HCl
3.下列各组离子在选项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无色溶液:Na+、Cu2+、、SO
B.含稀硫酸的溶液:、Fe2+、Br−、NO
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Ba2+、K+、SO、
D.含烧碱的溶液:K+、Ba2+、、NO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硅晶体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于光导纤维
B.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C.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CaO2能缓慢与水反应产生O2,可用作水产养殖中的供氧剂
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K+ 、Cl- 、HCO、SO B.Mg2+、Cl-、Ag+ 、SO
C.Ca2+、H+、Na+、CO D.Fe2+、Cr2O、H+ 、NO
6.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⑨
C.①④⑥⑦⑧ D.①④⑤⑥⑦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洒落的汞可用硫粉处理 B.浓硫酸可用铁制容器装
C.可用氨水清洗试管壁上的氧化铝 D.可用稀硝酸清洗试管壁上的银
8.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既能用浓硫酸干燥也能用无水干燥
B.是电解质,所以氨水能导电
C.用水吸收用如图装置可防止倒吸
D.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9.当不慎有大量Cl2扩散到周围空间时,处在该环境中的人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该物质最适宜采用的是( )
A.NaOH B.NaCl C.Na2CO3 D.氨水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和Na2O2的颜色、阴阳离子个数比、氧元素价态都不同
B.HCl、HClO、HClO2、HClO3、HClO4中的Cl元素化合价逐渐升高
C.Mg3N2、N2、NH3、NH4Cl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逐渐升高
D.钠很活泼,在空气中易变质,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最后变为过氧化钠
11.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 B.、、
C.、、 D.、、
12.实验室制取氨气,验满的规范操作是( )
A.手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B.手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C.用镊子夹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D.用镊子夹取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13.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4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5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4mol 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 L
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 mol D.混合气体中含NO21.12 L
14.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最终褪色的气体是
A.SO2 B.Cl2 C.NH3 D.HCl
15.在某100mL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向其中加入1.92g铜粉微热,待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u2+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A.0.15mol/L B.0.3mol/L C.0.225mol/L D.无法计算
16.将锌粉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水及气体,当锌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混合气(标准状况下),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A. B. C. D.
17.稀HNO3的还原产物可以是①NO、②N2O、③N2、④NH4NO3。在稀HNO3和Zn的反应中,若有1 mol HNO3参加反应,则有0.8 mol电子转移,由此推断稀HNO3的还原产物可能为( )
A.仅④ B.②或④ C.③或④ D.仅②
二、综合题
18.含氮物质的种类众多。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有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
B.
C.
(2)下列所示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有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 B. C.
(3)铜和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会渐渐变___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9.我国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其中重要反应之一是NH3+CO2+H2O+NaCl=NaHCO3+NH4Cl。在生产中,NaHCO3易结晶析出,经过滤得到NaHCO3晶体和滤液。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NH4Cl 猜想Ⅱ:NH4Cl和NaHCO3
猜想Ⅲ:_______________ 猜想Ⅳ:NH4Cl、NaHCO3和NaCl
(实验分析)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浓溶液并加热 | 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 证明滤液中含有________,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 |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 证明滤液中含有_________ |
③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HNO3酸化后,再滴加AgNO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滤液中含有NaCl |
(结论解析)做完步骤③实验后,你得出相关结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2NaHCO3Na2CO3+CO2↑+H2O;NH4ClNH3↑+HCl↑
(补充实验)另取少量滤液蒸干后充分灼烧,取灼烧后的残余固体溶于水,向其中滴加稀HNO3酸化后,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猜想Ⅱ成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猜想Ⅳ成立。
20.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压强差。
(1)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用图甲中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的操作是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
②如果只提供图乙中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
(2)利用图丙中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填序号)。
A.Cu与稀盐酸 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H2SO4 D.NH4HCO3与稀盐酸
(3)在图丙的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把锥形瓶放入水槽中,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填序号)。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4)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甲和图乙是__(填“增大”或“减小”,下同)上部烧瓶内气体的压强;图丙是__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图__中原理相似。
21.亚硝酰氯(NOCl)是一种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沸点为-5.5℃,遇水和潮气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NO与Cl2在通常条件下可反应得到NOCl。某实验小组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12,Cu和稀HNO3制NO。
①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用下列部分装置预制备一瓶干燥纯净的氯气,各玻璃导管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气流方向从左至右)。
(2)文献中记录的一种利用浓盐酸和NaNO2浓溶液反应制取NOCl的原理及装置如下所示:
反应原理:NaNO2+2HCl=NOCl↑+NaCl+H2O。制取装置图:
①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用它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的U形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
(3)取少量产品NOCl滴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液面上方有白雾且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NOCl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C3.D4.D5.A6.C7.C8.C9.C10.B11.C12.C13.D14.B15.B16.B17.B
18.A BC 红棕 2NO+O2=2NO2
19.NH4Cl和NaCl NH4Cl NaOH+NH4ClNaCl+NH3↑+H2O 稀盐酸 NaHCO3 不能 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铵和碳酸氢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无明显现象 有白色沉淀产生
20.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NH3溶于少量水中,使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烧杯内的水被大气压压入圆底烧瓶 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至有气泡从水中冒出,引发喷泉,移去热毛巾(或打开止水夹,用冷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至烧杯中的水上升进入烧瓶,引发喷泉,移去冷毛巾) D A 减小 增大 丙
21.3Cu+8H++2NO3―=3Cu2++2NO↑+4H2O b→e→f→i→h→d→c→g 恒压分液漏斗 便于浓盐酸顺利滴入三颈烧瓶中 有红褐色液体生成 防止水蒸气进入U形管中,同时除去尾气中NOCl等酸性气体 3NOCl+2H2O=HNO3+3HCl+2NO↑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苏教版 (2019)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