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选择题题型综合练习(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化学 选择题题型综合练习(含解析),文件包含高考化学选择题题型AB卷doc、高考化学选择题题型AB卷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型分组训练1——化学与STSE
(A组)
1.明代《本草纲目》中对民间酿酒有如下叙述:“凡酸杯之酒,皆可蒸烧。”这里用到的操作方法可用于分离( )
A.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
B.对硝基甲苯和HNO3溶液
C.硝酸钾和氯化钠
D.氯化铵和碳酸铵
2.《菽园杂记》对海水提取食盐有如下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上述涉及的“灰”作用是( )
A.吸附 B.蒸馏 C.盐析 D.过滤
3.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
C.冶炼Zn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CZn+3CO↑
D.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
4.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诗词的意蕴含蓄,意境深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中的“柳絮”和棉花的成分均有纤维素
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烟”是弥散在空气中的PM2.5固体颗粒
③“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体现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包含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了多种化学变化
6.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错误的是( )
A.《咏石灰》(明·于谦)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氢氧化钙
B.《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
C.《天工开物》中记载:“以消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魂散惊而魄齑粉”文中提到的是火药
D.《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7.炼丹鼻祖葛洪在《抱朴子》中写道:“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积变”是指将水银与单质硫混合),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B.丹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
C.水银是液态银
D.丹砂“烧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8.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古代文献对KNO3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目的
古代文献
说明
A
使用
“……凡焰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KNO3能
自燃
B
鉴别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强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利用焰色反应
C
提纯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溶解、蒸发、结晶
D
性质
“(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食同诸药者”——《本草纲目》
利用KNO3的氧化性
9.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与下列常见古诗文记载对应的相关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项
常见古诗文记载
相关化学知识
A
《梦溪笔谈》中对古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剂钢指的是铁合金,其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
B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C
《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
《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的能量低于水,冰转化为水属于吸热反应
(B组)
1.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B.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
C.当今雾霾天气频发是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
D.甲醛是某些劣质装饰板材释放的常见污染物之一
2.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瓷器
B.丝绸
C.茶叶
D.中草药
3.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氟氯烃是安全、环保的制冷剂
C.聚丙烯酸钠可作“尿不湿”原料
D.硅胶可用作瓶装药品干燥剂
5.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6.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推广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餐桌上的瓷盘是硅酸盐制品
C.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用“84”消毒液来杀死埃博拉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有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均对人体健康有害
B.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食品包装
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D.太阳能电池板中有高纯硅单质,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8.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B.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C.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进入人体
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9.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10.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活中钢铁制品生锈主要是由于发生吸氧腐蚀所致
B.石油的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C.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的组成元素相同
D.工业废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阳离子可以通过加入FeS除去
题型分组训练2——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应用
(A组)
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时,5.4 mL水含有0.9NA个原子
B.常温下,0.1 mol环氧乙烷()共有0.3NA个共价键
C.标准状况下,2.24 L NO与1.12 L O2混合后的气体分子数为0.1NA
D.含有0.2NA个阴离子的Na2O2与CO2完全反应,转移0.4NA个电子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4 g H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1NA
B.4.6 g乙醇中含有的C—H键的个数为0.6NA
C.标准状况下,V L水含有的氧原子个数约为
D.1 mol 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NA个电子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 NH3与1.8 g H2O中所含的电子数均为NA
B.1 mol N2与3 mol H2充分反应后,转移6NA个电子
C.22 g N2O与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1.5NA个O原子
D.11 g DO中含有6NA个中子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室温时,1.0 L 0.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含有CH3COO-的数目为0.01NA
C.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22.4 L氢气,转移电子数为2NA
D.14 g分子式为C3H6的链烃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2NA
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11.2 L CH2Cl2分子中含氯原子数目为NA
B.14 g Li投入100 mL 1 mol·L-1盐酸中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
C.1 L 0.1 mol·L-1 H2S溶液中H+数目为0.2NA
D.2.0 g含D2O和HO的混合物中含中子数目为NA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 16OD-离子含有的电子、中子数均为1.0NA
B.标准状况下,4.48 L己烷含有的分子数为0.2NA
C.总质量为5.6 g的CaO和CaC2混合物中,所含离子总数小于0.2NA
D.常温常压下,0.1 mol NH3与0.1 mol HC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含0.1NA个分子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0 g质量分数是98%的浓硫酸中所含氧原子数为4NA
B.标准状况下,33.6 mL氯气通入足量水中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10-3NA
C.常温常压下,5.6 g乙烯与丁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0.8NA
D.同温下,pH=1体积为1 L的硫酸溶液所含氢离子数与pH=13体积为1 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含氢氧根离子数均为0.1NA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Na2O2与N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生成0.5 mol O2时,转移电子数是2NA
B.标准状况下,11.2 L的甲醇所含的氢原子数等于2NA
C.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生22.4 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D.1 L 1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2NA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0.5 mol Fe2+被足量的H2O2溶液氧化,转移0.5NA个电子
B.用双氧水分解制取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4×6.02×1023
C.1 mol铁粉在1 mol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D.高温下,16.8 g 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0.9NA个电子
(B组)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 L 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CH3COO-离子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HF含有0.5NA HF分子
C.将含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0.1NA
D.含19.6 g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NA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乙醇中含有羟基的数目为0.5NA
B.4.6 g由NO2和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2NA
C.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2NA个电子
D.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0.1NA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入1 mol Cl2的新制氯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
B.常温下,78 g苯中含有6NA个C—H键
C.1 mol甲基(—14CD3)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11NA、9NA
D.在2CuH+2HCl===CuCl2+Cu+2H2↑反应中,每生成22.4 L(标况)H2,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5NA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L 1.0 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0.5NA
C.25 ℃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D.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A
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工业上,利用乙烯水化法制乙醇:CH2===CH2+H2OCH3CH2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乙烯和1 mol乙醇分别完全燃烧,消耗O2的分子数均为3NA
B.1 mol H2O和H2F+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10NA
C.乙醇催化氧化生成1 mol乙醛时转移电子数为NA
D.46 g乙醇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7NA
6.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0 mL 1 mol·L-1乙醇(C2H6O)溶液中含有C—H键数目为2.5NA
B.1.2 g NaHSO4和MgSO4的混合物含阳离子数目为0.1NA
C.在标准状况下,4.48 L甲烷的氯代物分子含原子数目为NA
D.1 L 1 mol·L-1 H2O2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2NA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含共价键数均为0.4NA的白磷(P4)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
B.10 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1.2NA
C.2 g H2分别与足量的Cl2和N2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A
D.1 mol Fe(OH)3与含3 mol HI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所含I-的数目为3NA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0.6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生成Cl2的分子数为0.15NA
B.30 g乙酸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个数为2NA
C.一定条件下,将2 mol SO2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2NA
D.1 mol NH4HCO3晶体中,NH、NH3和NH3·H2O总数为NA
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0 ℃时,1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10-13NA
B.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该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C.100 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氧原子数为4NA
D.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导线上流过NA个电子
题型分组训练3——无机物的结构、性质、用途
(A组)
1.现代循环经济要求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如图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中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
B.步骤Ⅱ中加入铁粉的目的是将Fe3+还原为Fe2+
C.步骤Ⅲ中可选用稀硝酸调节溶液的pH
D.从滤液C中回收的主要物质可作氮肥
2.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钠和钾的合金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热交换剂
B.明矾溶于水能产生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食品防腐剂
D.水玻璃易溶于水,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3.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反应制备NH3
4.一定条件下,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则乙可能是( )
A.Al(OH)3 B.H2SiO3 C.FeCl2 D.CH3Cl
5.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6.生物法净化含硫废气时发生如下反应:CH3COOH+SO2HCO+H2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CH3COOH是还原剂
B.反应中SO被氧化
C.H2S的酸性比H2CO3强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7.如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装置内发生的主要反应中不含(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在强碱性溶液中,次氯酸钠将Mn2+氧化成MnO2:Mn2++ClO-+H2O===MnO2↓+Cl-+2H+
B.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NO+4H+===Ag++NO↑+2H2O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D.用铁棒作阴极、碳棒作阳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2H2OH2↑+Cl2↑+2OH-
9.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在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溶液变为黄色:Cr2O+2OH-===2CrO+H2O
B.硫酸铜溶液显酸性:Cu2++2H2OCu(OH)2+2H+
C.草酸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MnO+5C2O+16H+===2Mn2++10CO2↑+8H2O
D.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Cl-+ClO-+2H+===Cl2↑+H2O
(B组)
1.某电镀污泥含有碲化亚铜(Cu2Te)、三氧化二铬(Cr2O3)以及少量金等,某小组设计如下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案:
已知:碲和硫位于同主族,煅烧时Cu2Te发生的反应为Cu2Te+2O22CuO+TeO2,滤渣中TeO2溶于稀硫酸发生的反应为TeO2+H2SO4TeOSO4+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温煅烧”电镀污泥时铜、碲和铬元素都被氧化
B.“酸化”时可向溶液中加入硫酸
C.“固体1”的主要成分为Cu
D.“滤液3”可以循环利用
2.下列化学用语或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
B.CCl4的电子式为
C.HCO的电离方程式为HCO+H2OCO+H3O+
D.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
3.下列关于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
B.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
C.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
D.Na2S可除去污水中的Cu2+
4.下列有关物质及成分、性质和用途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及成分
性质
用途
A
小苏打(Na2CO3)
与酸反应产
生二氧化碳
作发酵粉
B
磁性氧化铁
(Fe2O3)
难溶于水,红色
制造红
色涂料
C
蓝矾(CuSO4·
5H2O)
蓝色
检验水蒸气
D
二氧化硫(SO2)
能和某些有色物质
反应生成无色物质
漂白草织品
5.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NO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N2
C.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2NO+O2+4CO4CO2+N2
6.甲、乙、丙、丁是由H+、Na+、Al3+、Ba2+、OH-、Cl-、HCO离子中的两种组成,可以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甲中滴加丁可能发生反应:HCO+Ba2++OH-===BaCO3↓+H2O
B.溶液丙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I-、NO、SO
C.白色沉淀A可能溶解在溶液D中
D.甲为NaHCO3,乙为AlCl3
7.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大力开发氢能有利于环境保护。借助Cu/CuCl热化学循环制氢:2H2O===2H2↑+O2↑,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发生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B.步骤②的温度为500℃,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OCl24CuCl+O2↑
C.步骤③可在电解池中进行,Cu是氧化产物
D.反应⑤一定是依据原电池原理实现的
8.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固体1中一定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9.将燃煤排放的含有SO2的烟气通入海水(主要含Na+、K+、Ca2+、Mg2+、Cl-、SO、Br-、CO、HCO等离子)进行脱硫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然海水显酸性
B.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2SO2+2H2O+O2===4H++2SO
C.排入大海的溶液与天然海水相比,只有SO数量发生了变化
D.若将氧化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的晶体中CuSO4含量较高
题型分组训练4——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用途
(A组)
1.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2.某链状有机物分子中含有n个—CH2—,m个,a个—CH3,其余为—OH,则羟基的数目为( )
A.2n+3m-a B.m+2-a C.n+m+a D.m+2n+2-a
3.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 )
1
2
3
4
5
C2H4
C2H6
C2H6O
C2H4O2
C3H6
6
7
8
9
10
C3H8
C3H8O
C3H6O2
C4H8
C4H10
A.C7H16 B.C7H14O2 C.C8H18 D.C8H18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
B.分子中有两个—CH3,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C.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中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
5.增塑剂DCHP可由环己醇制得。DCHP和环己醇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CHP的分子式为C20H26O4
B.环己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DCHP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
D.DCHP通过取代反应可以得到环己醇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KMnO4溶液既可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
B.可用溴水鉴别苯和环己烷
C.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D.乙烷、乙烯均是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
7.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8.下列反应Ⅰ和反应Ⅱ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的是( )
选项
反应Ⅰ
反应Ⅱ
A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甲烷
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B
乙醇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乙醛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C
油脂制备肥皂
乙烯制备聚乙烯
D
苯与液溴反应制备溴苯
乙醇和乙酸反应制备乙酸乙酯
9.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B组)
1.已知A的分子式为C8H16O2,可发生如下转化:
其中B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则A可能的结构有( )
A.8种 B.4种
C.2种 D.1种
2.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 )
A.C4H10属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B.分子组成是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C.分子组成是C4H8O属于醛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D.结构简式为的一溴代物有5种
3.已知有机物A、B之间存在转化关系:A(C6H12O2)+H2OB+CH3COOH(已配平),则符合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4.已知C—C键可以绕键轴旋转,结构简式为的化合物中,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最多可能有( )
A.10个 B.9个
C.8个 D.6个
5.有机物W在工业上常用作溶剂和香料,其合成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W互为同系物
B.M、N、W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C.W能发生皂化反应
D.M的二氯代物有8种
6.某有机物的键线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既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但不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7.有机化合物甲与乙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丙: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乙生成丙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乙的一氯代物有2种
D.丙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和CHOH
8.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吲哚乙酸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吲哚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吲哚乙酸的分子式是C10H10NO2
B.吲哚乙酸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四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吲哚乙酸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D.1 mol 吲哚乙酸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最多可以消耗5 mol H2
9.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下:
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 )
题型分组训练5——化学实验基础应用
(A组)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C.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
D.分液时,下层溶液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下口放出
2.化学实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C.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要不断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
D.浓碱液滴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3.下列实验操作中,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快速制备
少量NH3
H2的
尾气处理
测量NO
的体积
除去乙烯
中的SO2
4.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5.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6.下列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至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Ⅰ: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实验Ⅱ:用NH3进行喷泉实验
C.实验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D.实验Ⅳ:验证酸性的强弱,H2SO4>H2CO3>HClO
7.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溶液
现象
结论
A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有还原性
B
H2S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2SO3> H2SiO3
8.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制备无水AlCl3
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C.重结晶提纯苯甲酸
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D.鉴别NaBr和KI溶液
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B组)
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插入橡皮管中
C.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
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置于洁净表面皿的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2.下列仪器用蒸馏水洗净后便可立即使用而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的是( )
①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 ②中和滴定用的滴定管 ③容量瓶 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用于量取浓硫酸的量筒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FeCl3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检验是否含Fe2+
B.我国医药学家屠呦呦用乙醚萃取青蒿素的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C.实验中有毒尾气可以直接通入液体(碱液或水)中,避免气体污染环境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测定结果一定偏高
4.某同学查阅教材得知,普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质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他在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速度
B.操作②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C.操作③中盛放药品的仪器是坩埚
D.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杂质
5.下列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装置可演示NO的喷泉实验
C.用图3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D.用图4装置验证苯中是否有独立的碳碳双键
6.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供氢剂氢化钙(CaH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粗锌(含少量铜)比纯锌反应速率慢
B.酸R为浓盐酸,装置b中盛装浓硫酸
C.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后打开活塞K
D.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
7.装置a、b、c中分别盛有试剂1、2、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必要时可加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试剂1
试剂2
试剂3
实验目的
装置
A
浓
HNO3
Cu片
KI淀
粉溶液
验证NO2
的氧化性
B
盐酸
石灰石
饱和
NaHCO3
溶液
制备CO2
C
稀硫酸
溶液X
澄清石
灰水
验证溶液
X中是否
有CO
D
70%
硫酸
Na2SO3
酸性
KMnO4
溶液
证明SO2
具有漂
白性
8.下列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操作
A
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变质
将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入几滴KSCN溶液
B
验证Mg(OH)2和Fe(OH)3的Ksp大小
取2 mL 1.0 mol·L-1 NaOH溶液,先滴3滴1.0 mol·L-1MgCl2溶液,再滴3滴1.0 mol·L-1 FeCl3溶液
C
比较醋酸和碳酸酸性的强弱
pH计分别伸入0.1 mol·L-1CH3COONa溶液和0.1 mol·L-1Na2CO3溶液,读取pH
D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混合前分别用冲洗干净的温度计测量50 mL 0.50 mol·L-l HCl溶液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的温度
题型分组训练6——元素周期律(表)的应用
(A组)
1.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序数:X>Y>Z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Z的焰色反应显黄色。常温下,Z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W属于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
B.简单离子半径:X
D.Z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与Y单质反应,能置换出W
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Y最外层电子数相差1,Y与Z同主族。装满XY2气体的小试管倒扣在水槽中充分反应,试管液面上升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W的离子半径:Z
C.X、Y对应的简单氢化物沸点:X>Y
D.Y与Z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4.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b2-与c+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c、d同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B.a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小的
C.c与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一定只存在离子键
D.b、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W
X
Y
Z
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
C.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
R
X
Y
Z
6.短周期元素R、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Y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R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YR2+Z2+2H2R===H2YR4+2HZ,证明非金属性:Z>Y
B.含有Z元素的钠盐溶液都呈中性
C.由非金属性Z>Y可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氧化性:Z>Y
D.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X
7.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4种短周期元素,其中Y、Z为金属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乙、丙、丁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反应关系,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X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ⅠA族
C.4种元素的原子中,Y原子半径最大
D.W的最高化合价为+7
8.短周期元素R、X、Y、Z的原子核外L层上的电子数之和为32,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可得四种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1的上述四种溶液的pH与对应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Z>Y>R
B.R、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以物质的量比1:1反应,可得化合物M,M的水溶液中c(H+)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X
(B组)
1.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可用于蚀刻玻璃,X与Z同主族,Y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8。由W、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与W的一种氢化物在硫酸酸化下可制取水处理剂ZW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简单离子的半径:W>X>Y
B.单质的沸点:W
D.Z的单质能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发生反应
3.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单质b
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
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和族序数均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B.原子半径:r(X)
D.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X-Z共价键
5.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m、p、n分别是元素A、B、C的单质,D的单质可与热水发生置换反应;x、y、z是由A、B、C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y、z是气体,且z可用于配制碳酸饮料。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的单质起火燃烧时可用z作灭火剂
B.元素的非金属性:C>A>B
C.B、C与A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B
D.原子半径:D>B>C>A
X
Y
Z
W
T
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增强
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汽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R
X
Y
Z
A
7.R、X、Y、Z、A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R>X>Y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
题型分组训练7——电化学原理应用
(A组)
1.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装置
现象
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
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a、d处:2H2O+2e-===H2↑+2OH-
B.b处:2Cl--2e-===Cl2↑
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2.根据光合作用原理,设计如图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外电路电流方向是a→b
C.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e-+2H+===H2O2
D.a电极上每生成1 mol O2,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为2 mol
3.甲醇燃料电池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a气体为氧气,b气体为甲醇
C.甲池溶液pH增大,乙池溶液pH减小
D.若有1 mol CO2生成,则有6 mol H+从甲池透过交换膜进入乙池
4.如图所示装置,开关K闭合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下列有关开关K闭合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极是负极
B.a极电极反应式为H2-2e-===2H+
C.当装置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右池产生标准状况下5.6 L气体
D.电池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5.利用微生物可将废水中苯酚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装置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O+12H+-10e-===N2↑+6H2O
C.中间室的Cl-向左室移动
D.左室消耗苯酚(C6H5OH)9.4 g时,用电器流过2.4 mol电子
6.工业上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产物丙为硫酸
C.离子交换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
D.每转移0.1 mol电子,产生1.12 L的气体乙
7.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的反应为HS-+4H2O-8e-===SO+9H+
B.电子从电极b流出,经外电路流向电极a
C.如果将反应物直接燃烧,能量的利用率不会变化
D.若该电池电路中有0.4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有0.5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
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X是锌棒,将K与M连接,此方法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铁不易受腐蚀
B.若X是碳棒,将K与N连接,可减缓铁的腐蚀
C.若X是碳棒,将K与M连接,碳棒的电极反应式是2H++2e-===H2↑
D.若X是锌棒,将K与N连接,锌棒的电极反应式是Zn-2e-===Zn2+
(B组)
1.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如何利用CO2是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下图所示电解装置可将CO2转化为乙烯,该装置的电解质溶液为强酸性水溶液,电极材料为惰性电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解过程中H+移向阳极
C.反应前后溶液的pH保持不变
D.阴极反应式:2CO2+12H++12e-===C2H4+4H2O
2.如图是电化学还原CO2制备草酸铜(CuC2O4)的反应原理,电解液不参加反应,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B.草酸铜在阳离子交换膜右侧生成
C.该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每生成1 mol CuC2O4需要标况下44.8 L CO2
3.我国科学家设计出的一种装置(如图所示),实现了“太阳能→电能→化学能”的转化,总反应为2CO2===2CO+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属于原电池
B.人体呼出的水蒸气参与Y极反应:
CO2+H2O+2e-===CO+2OH-
C.反应完毕,该太阳能装置中的电解质溶液碱性增强
D.X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4.我国对“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4Na+3CO22Na2CO3+C,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产生的Na2CO3固体储存于碳纳米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钠金属片作负极,碳纳米管作正极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a2CO3+C-4e-===3CO2↑+4Na+
C.放电时,Na+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D.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也可使用NaClO4的水溶液
5.法国格勒诺布尔(Grenoble)约瑟夫·傅立叶大学的研究小组发明了第一块可植入人体为人造器官提供电能的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其基本原理是葡萄糖和氧气在人体中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6H12O6+6O26CO2+6H2O(酸性环境)。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物燃料电池不可以在高温下工作
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
C.消耗1 mol氧气时转移4 mol e-,H+向负极移动
D.今后的研究方向是设法提高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的效率,从而使其在将来可以为任何可植入医疗设备提供电能
6.正、负极都是碳材料的双碳性电池,电池充、放电过程为2nC+LiACnA+LiCn,充电时Li+、A-分别吸附在两极上形成LiCn和CnA(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电池的负极
B.放电时,A-向b极移动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C-e-+A-===CnA
D.充电时,电解质中的离子总数保持不变
7.已知某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的流动方向:B极A极
B.溶液中的H+由B极区移向A极区
C.在高温下,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更高
D.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OOH-8e-+8OH-===2CO2+6H2O
8.一种钌(Ru)配合物光敏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池中发生的反应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X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变为光能
C.电池工作时,电极Y上发生还原反应
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的浓度不断减小
题型分组训练8——平衡原理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应用
(A组)
1.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 )
A.c(CO) B.c(Mg2+) C.c(H+) D.Ksp(MgCO3)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稀释后溶液的pH=4
B.25 ℃时Ksp(AgCl)=1.8×10-10,向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l固体,AgCl的溶解度增大
C.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pH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NaOH>Na2CO3>(NH4)2SO4>NaHSO4
D.为确定二元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3.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H3COO-)>c(OH-)>c(H+)
B.含等物质的量的CH3COONa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c(H+)>c(OH-)
C.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与0.1 mol·L-1 HCl溶液混合至pH=7:c(Na+)>c(Cl-)>c(OH-)>c(H+)
D.0.1 mol·L-1 Na2CO3溶液与0.1 mol·L-1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2c(Na+)=3[c(CO)+c(HCO)+c(H2CO3)]
4.向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CO2气体,溶液中CO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电离程度:a=b
C.c点溶液满足:c(Na+)>c(CO)>c(OH-)>c(HCO)>c(H+)
D.a、b、c三点溶液都满足:c(Na+)+c(H+)=c(HCO)+2c(CO)+c(OH-)
5.常温时,若Ca(OH)2和CaWO4(钨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0.58)。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点表示Ca(OH)2与CaWO4均未达到溶解平衡状态
B.饱和Ca(OH)2溶液和饱和CaWO4溶液等体积混合:c(OH-)>c(H+)>c(Ca2+)>c(WO)
C.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溶液变浑浊
D.石灰乳与0.1 mol·L-1 Na2WO4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Ca(OH)2+WO===CaWO4+2OH-(假设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
6.向x mL 0.01 mol·L-1氨水中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OH[pOH=-lg c(OH-)]、温度随着加入的硫酸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20
B.b点时溶液的pOH=pH
C.c点对应的溶液中:c(SO)>c(NH)>c(H+)>c(OH-)
D.a、b、d三点NH3·H2O的电离常数:K(b)>K(d)>K(a)
7.电解质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100 mol·L-1盐酸分别滴定10.00 mL浓度均为0.100 mol·L-1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CH3)2NH]溶液(二甲胺在水中电离与氨相似,常温Kb[(CH3)2NH·H2O]=1.6×10-4]。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滴定二甲胺溶液的曲线
B.a点溶液中:c[(CH3)2NH]>c[(CH3)2NH·H2O]
C.d点溶液中:c(H+)=c(OH-)+c[(CH3)2NH·H2O]
D.b、c、e三点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b点
8.已知:Ksp(CuS)=6.0×10-36,Ksp(ZnS)=3.0×10-25,Ksp(PbS)=9.0×10-29。在自然界中,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遇硫酸铜溶液能转化成铜蓝(CuS)。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化锌转化成铜蓝的离子方程式为
ZnS(s)+Cu2+(aq)===Zn2+(aq)+CuS(s)
B.在白色硫化锌浊液中滴加硝酸铅溶液,不会生成黑色沉淀(PbS)
C.在水中的溶解度:S(ZnS)>S(PbS)>S(CuS)
D.若溶液中c(Cu2+)=1×10-10 mol·L-1,则S2-已完全转化成CuS
(B组)
1.室温时,向含有AgCl和AgBr固体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Br固体,下列各项中增大的是( )
A.c(Ag+) B. C.c(Cl-) D.
2.常温下,将a mol·L-1 CH3COOH溶液与b mol·L-1 NaOH溶液(0 A.若混合后溶液的pH=7,则c(Na+)=c(CH3COO-),且a>b
B.若a=2b,则c(CH3COO-)>c(Na+)>c(H+)>c(OH-)
C.若2a=b,则c(Na+)>c(CH3COO-)>c(OH-)>c(H+)
D.若混合溶液满足:c(OH-)=c(H+)+c(CH3COOH),则可推出a=b
3.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
B.氢硫酸的酸性比亚硫酸的酸性强
C.b点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水的电离程度大
D.a点对应溶液的导电性比d点强
4.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滴定过程应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c(Cl-)=c(H+)=
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5.若定义pAg=-lg c(Ag+),pCl=-lg c(Cl-),根据不同温度下氯化银饱和溶液的pAg和pCl可绘制如图所示图像,且已知氯化银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根据该图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点表示的是T1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B.将a点所示溶液降温,可能得到c点的饱和溶液
C.向b点所示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溶液可能改变至d点
D.T3>T2>T1
6.改变0.1 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H=1.2时,c(H2A)=c(HA-)
B.lg[K2(H2A)]=-4.2
C.pH=2.7时,c(HA-)>c(H2A)=c(A2-)
D.pH=4.2时,c(HA-)=c(A2-)=c(H+)
7.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和CrO)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CrOCr2OCr3+Cr(OH)3↓,已知转化过程中反应为2CrO(aq)+2H+(aq)Cr2O(aq)+H2O(l)。转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含量为28.6 g·L-1,CrO有转化为Cr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用绿矾(FeSO4·7H2O)(M=278)作还原剂,处理1 L废水,至少需要绿矾917.4 g
B.溶液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常温下转换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6
D.常温下Ksp[Cr(OH)3]=1×10-32,要使处理后废水中c(Cr3+)降至1×10-5 mol·L-1,应调溶液的pH=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高考题型练 非选择题规范练(五) 有机化学(含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高考题型练 单项选择题专练(四)(含解析),共5页。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高考题型练 单项选择题专练(三)(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