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
展开2015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第3课 第2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1 新人教版必修3
【新课推进】
『课堂探究』
教师:出示探究内容(1)旅游归来,介绍异国他乡的风俗人情、奇闻趣事;阖家团聚,高谈阔论各自的所见所闻;独居一室,打开收音机收听节目……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2)你能归纳出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探究总结』
(1)这些现象都属于文化传播,通过这些活动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看电视等,都属于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等。
教师:什么是文化传播,各种传播途径有何不同,同学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课文,合作探究不同的传播途径。
『知识概括』
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那么何为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师生共同探究各种传播途径』
『探究一』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探究揭示』
(1)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文化传播就是其重要的功能。
(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
『案例揭示』
广告是什么,顾名恩义,就是广而告之。广告是文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告是桥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电视连续不断在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盖地在显示……假如,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也是很难受的。因为生产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临时的急需,等等,统统失去了向导。况且,没有广告和言语的赞助商,就会没有出色的新闻,没有感人的连续剧,没有精彩的体育竞赛,生活就显得没有色彩。广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标版,成为国内商家的必争之地,就可想而知了。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广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文化观。
『探究二』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我同历史卜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清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案例揭示』
六次大规模的南迁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
客家文化是中原汉文化与南方的土著文化的融合的产物。客家文化的主体是汉文化,因为她更多保持着汉文化的基本特征,但在不少方面也受到土著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客家成为既不同于土著又不完全等同于中原汉民的一个汉族民系。
客家话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客方言的分布地域很广。各地的客家人,虽然所说的客家话有些差异,但相互间不会出现交际上的困难,因为客家话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变体或曰次方言,其基本特征却大体相同。
『教学总结』
『过渡』
教师:伴随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文化交流、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途径也日新月异,请同学们列举你说知道的现代传播媒介,并说出他们的特点。
学生:列举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总结』
『课堂探究』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你能用哪些方式搜集资料?比一比它们各自的特点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主要找出它们的特点
『探究举例』
我们可以通过人际交往,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欣赏电视、上网查询、发送手机短信、阅读电子读物等方式来搜集资料。
其特点为: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
报纸、杂志、书籍等,可以通过扫描、编排处理后,显示在互联网上,供广大读者使用。
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和真实。
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
手机短信用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耙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
电子读物实现了文字、图像、声音的完关结合,使人在看图阅文的同时可以听音乐、写文章、做笔记、复制文件等等。
『课堂探究』
1、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两个过程
2、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给世界文化发展带来了什么
3、面对日益融合的世界,我们给怎么做?
学生:依据问题,阅读课文,探究知识
『理论总结』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传播中交流,由于传播途径的多样化,才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不断发展。文化应是多元化的,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会中发展并壮大的。中国文化也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融会各民族文化,同时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不断交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成长起来的。中国文化在向世界广泛传播的同时,也经受了几次外来文化的冲撞,如佛教东来,基督教东渐,鸦片战争以后近代西方文明与古老东方文明的全面冲突,等等。我们应该做文化交流的使者,不断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课堂拓展』
教师:你知道中外那些文化交流的佳话?你能够举出现在文化交流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课堂小结】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警生活的形成,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着。争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在时代的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符合时尊潮流的新发展,形成了多变的学界文化。因此,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同时,我们还要懂得文化传播的途径、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等。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
A.商业贸易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
C.人口迁徙 D.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3.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性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的是( )
①商人的贸易活动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④亲朋聚会、外出旅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对大众传媒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现代社会中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C.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大众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消失
5.文化因其特质似水,柔而有力,沁透人心,潜移默化:文化的交流是人类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其他交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大国普遍重视利用文化手段来展示本国文化,宣传自己的价值观,提升和扩大国家的影响力。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主动置身于国际文化交流之中,是责任,也是使命。
交流是双向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陆续向国内介绍了一批世界一流的文化艺术作品,如意大利歌剧、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俄罗斯芭蕾舞和大马戏、德国交响乐、法国画展等等,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我国的公众不出国门就可以欣赏到外国从古至今的文化艺术珍品,老百姓的欣赏趣味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眼界得到开阔,同世界各国文艺界的友好合作关系也得到加强。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责任,也是使命。你认为怎样才能不辱这一使命?
答案
1.C(解析:“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的功能,从文化生活的意义上看体现了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2.D(解析:A、B、C三项虽然都能对文化传播起到作用,但都补是直接作用。而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
3.D (解析: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
4.D (解析:关键是看清“不正确”这一指向性,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消失,D本身错误)
5.(1)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始终坚持中国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2)积极地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使世界了解中国,在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同时,继续为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3)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有分析、有鉴别的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成果,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坚决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坚决抵制西方大国利用文化手段对我国进行的侵蚀和渗透,从而保证我国文化的健康发展。
2021学年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推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2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2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推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1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生活1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推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