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 (新课标)语文必修五:教案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6课:逍遥游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7课:陈情表 教案 2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9课:说木叶 第二课时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9课:说木叶 第一课时 教案 1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10课:谈中国诗 教案 0 次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8 咬文嚼字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8 咬文嚼字教案及反思,共4页。
格一课堂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 | 咬文嚼字 | ||
三维目标 | 1.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3.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 ||
重点目标 |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 难点目标 | 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
导入示标 |
| ||
目标三导 | 学做思一:具体分析有关联想意义的例子: 1、导学:分析①苏轼《惠》诗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补充注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2、导思:“套板反应” (指导学生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观点。) ⑴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套板反应”。 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反对。“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 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提出写文章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词必己出”,这体现的就是创新,反对掉书袋。 3、导做:总结: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咬文嚼字还应有创新意识。合理的运用联想意义。 PPT课件演示:P.10] 补充示例:唐代大诗人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注:李龟年为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思考:其中“江南”两字你能有多少联想呢? 明确:⑴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⑵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 ⑶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⑷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期。 小结: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我们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 学做思二:研讨与练习中列举了一篇文章《不求甚解》(马南邨),其中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的方法,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1导学:面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的看法。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可加以指导和鼓励。) 2、导思: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整理出自己平常读书时“咀嚼”出的好句子,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请学生自己赏析。 3、导做:PPT课件演示学生所选句子 (由选出语段的同学先发表观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
| ||
达标检测 |
| ||
反思总结 | 1.知识建构
2.能力提高
3.课堂体验
| ||
课后练习 | 片段训练:请写一个片段来赏析你所喜欢的语段,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要求:重点突出,语句通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字数不少于400字。 |
章节:必修5 课时:2 备课人:肖婷丽 二次备课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学设计,共1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三单元8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四两句的剖析,归纳作者核心观点,学以致用,小结,作业,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8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应用能力训练,研习作品,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