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练习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练习含解析第1页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练习含解析第2页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练习含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练习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练习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专项练习,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题。
    送人之巴蜀
    [明]吴文泰
    烟波迢递古荆州,君去应为万里游。
    倚棹遥看湘浦月,听猿初泊渚宫秋。
    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
    若见东风杨柳色,便乘春水泛归舟。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第三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6分)
    答:①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巫峡多云雨,巴江路难行,此时诗人在古地荆州送友人至巴蜀,自然希望友人的必经之地巫峡“云开”雾散,巴江“一字”无阻。②寓情于景。巫峡雾散,千峰尽出,“巴江一字”,顺畅无阻,寄寓了诗人对友人征程一帆风顺的美好祝愿。(答对偶或夸张并有简要分析,可适当得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全诗结构巧妙,语虽平淡而意味深长。前四句实写景,烘托情。后四句想象明天,与此时的秋夜作对比,进一步表达了离情别绪,又是虚写。考生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诗歌思想情感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2题。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①
    刘长卿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②心。
    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注】 ①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刘长卿只身离开京城,就任鄂岳转运留后。鄂渚:在今湖北鄂州。 ②楚客:客居他乡的人。
    2.分析尾联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
    答:①表现手法: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尾联描写了两种景象:一个是漂泊的诗人,一个是战马的出塞。前者是诗人自身实景,后者是诗人的想象。②情感:写出了诗人自身漂泊之苦,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刘长卿由音乐想到蔡文姬因国家战乱而漂泊异乡,再到对自身漂泊的感伤,进而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解析】 题目要求从表现手法和情感两方面进行分析。从表现手法来看,刘长卿身在鄂州,但是心却在边塞。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实一虚。从情感来看,刘长卿离开长安,到了鄂州,有漂泊之苦。结合注释,诗歌指向安史之乱,自然可以得出虽然都在漂泊,但是心系国家。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第3题。
    书愤二首(其一)
    陆 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①。
    细雨春芜上林苑②,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 ①“厄穷”二句: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舌,不屈而死。②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下句的“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所在之地。
    3.本诗颈联情景交融,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6分)
    答:①“细雨春芜”“颓垣夜月”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又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的感伤。②借上林苑和洛阳宫的荒芜破败,写出国势的衰微,表达了诗人对当权者的激愤。
    【解析】 颈联通过写景来抒情,情景交融。诗句通过写“上林苑”和“洛阳宫”的“细雨春芜”“颓垣夜月”,描绘了一幅荒芜、凄凉、萧瑟的景象。“上林苑”和“洛阳宫”皆为皇家建筑,以其荒凉表现了国势的衰败。国势衰败是因缺少“孤忠”之人,作者又借此句表达了对当政者的愤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4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②路云遮寺,清弋江③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 ①本诗作于开成四年,当时杜牧在宣州为官,即将离任回京;此时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前往舒州去。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境内,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③清弋江:即青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4.本诗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6分)
    答:①虚实结合。首联写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实写。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虚写;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眼前之景,是实写。远近结合。首联写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近景。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远景;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眼前之景。②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前四句通过描写早春明丽和煦的美景,反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从前两联内容来看,首联和颔联下句所写之景是实际存在的,所以是实写,而颔联上句所写之景是想象的,所以是虚写,由此可以判断这是虚实结合;而首联和颔联下句写近处之景,颔联上句则是远景,所以这是远近结合。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则要看景与情的关系,因为景是乐景,而情是哀情,所以是反衬,即以乐景衬哀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5题。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注】
    刘禹锡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注】 此诗写于大和三年,当时诗人在长安,白居易(字乐天)在洛阳,元稹(字微之)在越州(今浙江绍兴),镜湖是越州境内的一个湖。
    5.本诗前六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
    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一、二句实写诗人在长安看到如雪的明月;中间两联虚写,三、四句想象友人身处的洛阳城月光与帝都月光一样;五、六句想象此刻身处越州的友人也正在欣赏月光下的镜湖。前六句以此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通过分析可知,诗歌的前六句中,一、二句是实写,而后四句则是诗人的想象,自然是虚写,所以可以确定这六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明确手法之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这一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第6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6.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6分)
    答: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解析】 首先,判断修辞手法。这里主要运用了比拟和排比的手法,从“争先”“鏖战”“缴缠”分析比拟手法,从这三句整体上分析排比手法。然后,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所起的表达效果。比拟手法重在分析“生动形象”,排比手法重在分析对气氛的“渲染”。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7题。
    寓 驿 舍①
    陆 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
    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 ①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 ②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7.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1)借景抒情,首联写地处僻静的“闲坊”,陈旧、荒凉的“古驿”经常掩着门,空荡荡的,营造了驿舍荒凉幽寂的特点,抒发了诗人孤寂凄冷的心境。(2)动作描写,诗人在细细数竹、量松的动作中发现竹增松长,从而感慨时光飞逝,壮志难酬。(3)对比手法,尾联用今昔对比,曾经壮志豪情的诗句,而今蛛网尘封,字迹模糊,抚今追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沉痛抑郁之情。(每点2分,手法和情感各1分,点出颔联用典亦可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第8题。
    渡百里湖
    查慎行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8.诗歌的尾联在谋篇布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卒章显志。诗歌前三联描写了湖面宽阔,湖水较浅,船行速度缓慢,岸边的树木越显高大,百姓在盼望下雨的情景。最后一联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只要能让百姓得到雨水缓解旱情,即使自己渡湖时遇到风浪也在所不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谋篇布局的技巧。就全诗而言,诗歌的前三联都是在写诗人渡百里湖所见的干旱的情景,最后一联则是抒情,因而诗歌谋篇布局的技巧是先景后情,考生需注意题干不是要求回答全诗谋篇布局的特点,而是要求回答最后一联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点。最后一联是诗歌主旨句,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因而最后一联在谋篇布局方面的技巧是卒章显志。
    二、综合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辛弃疾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lián)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注】 处士:指西湖处士林逋。他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桃叶: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爱妾的名字。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词开篇用“晚风”“新荷”点明了词人游西湖的时间是初夏的一个傍晚。
    B.“惯趁笙歌席”看似闲笔,其实非常重要,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C.词的下阕想象林逋梅妻鹤子的生活,表达出词人想去隐居而不得的无奈。
    D.尾句照应了“看公”二句,劝友人恣意游湖,尽情饮酒,不必挂怀桃叶。
    【解析】 C项,“表达词人想去隐居而不得的无奈”错误,表达词人对林逋这样的风流处士的仰慕之情。故选C。
    10.本词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都使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西湖美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1)视听结合:本词从听觉描写雨打荷叶之声,从视觉描写碧水彩霞、飞鸟游鱼之景;白诗从听觉描写黄莺鸣叫,从视觉描写春水初涨,绿杨成阴之景。(2)动静结合:本词既描写了彩霞映碧水的静景,又描写了鸟在空中飞、鱼在水里游的动景;白诗既有对西湖的水、云、杨树、白沙堤的静态描写,又有黄莺争栖、新燕啄泥的动态描写。(3)色彩映衬:本词用红霞与碧水相映衬,白诗用绿杨与白沙堤相映衬。
    【解析】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开头三句写雨打新荷的声音。顶风冒雨,不嫌其烦,反觉雨打新荷“声乱明珠苍璧”,悦耳动听,其游兴之高可想而知。“谁把”二句写雨过天晴,红日西沉,满天云霞倒映湖中。碧水彩霞,相映成趣。这是视听结合。“红涵湖碧”四字,色彩对比鲜明,西湖湖光山色之美便隐寓其中了。这是色彩的映衬。“飞鸟”三句写鱼鸟追逐游船的场景。“翻”“吹”二字用得特别好。“翻”,言鸟在空中上下飞舞;“吹”谓鱼在水里游动吐泡。这是动态景色,与前面的彩霞映碧水的静景相互配合,表现出西湖的自然美,而且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钱塘湖春行》颔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听觉描写黄莺鸣叫,视觉描写春水初涨,绿杨成阴之景,这是视听结合。“水面初平云脚低”,描写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向阳的树木、纷繁的花朵、浅浅的青草,这些是静态描写,而黄莺争栖、新燕啄泥是动态描写。“绿杨阴里白沙堤”一句“绿”“白”色彩清新,相互映衬。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春 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①路几千?
    家住层城②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③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④,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 ①马邑:边域名,在今山西。龙堆:即白龙堆,在今新疆。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成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丈夫早日得胜归家的盼望。
    B.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C.为了寄托思念,抒发离情别恨,女主人公为夫君织一幅锦字回文诗,“笑独眠”用拟人手法,楼上花枝也含笑而眠。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C项,“笑独眠”是写那花团锦簇的样子,像在嘲笑独眠之人。
    12.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①拟人。“莺啼燕语报新年”赋予春天的莺燕以人的情感,形象描述和平宁静的场景。②虚实结合。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③衬托(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上句写京城春天色彩秾丽,莺啼燕语;下句写从征亲人在遥远的边关,不能享受这美景与温情,在上句春意盎然的景色反衬下,下句更显得沉郁悲壮。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莺啼燕语报新年”赋予莺、燕以人的情感,所以是拟人手法。“莺啼燕语”是美好景色,“马邑龙堆路几千”写边塞之地,蕴含着思君之情。这里是以美景衬哀情,为反衬手法。另外,第一句为实景,是眼前所见,第二句为想象,所以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明确手法之后进行分析,指出表达效果即可。
    (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4题。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3.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感伤__;而《送柴侍御》突出__达观_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2分)
    【解析】 《秋江送别》:江面上返乡的船只来来往往,仿佛列成队,江边归家的车马熙熙攘攘,好像排成行,江水南北两岸思念的人儿在遥遥地互相眺望;在依依不舍的离别时刻,谁能说这波涛汹涌的大江仅仅是一条水流呢,由于被江水隔断,早觉得两岸的山川已属不同人的家乡。作者以山川、归舟等意象表达了依依别情和悠悠乡情,尤其是后两句,由于离别,江水不再是一个小区域,而成了两个不同世界的分界线,流露的是分别的伤感。《送柴侍御》: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诗中写与好友分离,自然不免有点儿伤感,但作者却宽慰友人:我们虽阻隔青山,却可以“同云雨”,虽人分两地,却可以共明月,因而没有一般送别诗通常所流露出的那种缠绵悱恻的情绪,更多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达观。
    14.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6分)
    答: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解析】 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选用了什么意象,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诗句中包含怎样的情感。

    相关试卷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24复习任务群三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24复习任务群三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专项练习,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23复习任务群三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23复习任务群三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二鉴赏诗歌的语言,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专项练习,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22复习任务群三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22复习任务群三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专项练习,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