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五数学文化理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59205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国版202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五数学文化理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59205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国版202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五数学文化理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59205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国版202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五数学文化理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全国版202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五数学文化理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ɡuǐ)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二十四个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节气晷长的变化量相同,周而复始.若冬至晷长一丈三尺五寸,夏至晷长一尺五寸(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夏至之后的那个节气(小暑)晷长是( )
A.五寸 B.二尺五寸
C.三尺五寸D.四尺五寸
解析:选B 设从夏至到冬至的晷长依次构成等差数列{an},公差为d,a1=15,a13=135,则15+12d=135,解得d=10.所以a2=15+10=25,所以小暑的晷长是25寸.故选B.
2.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图标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图标成了具有明确指代含义的计算机图形.如图所示的图标是一种被称之为“黑白太阳”的图标,该图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外部的八个全等的矩形,每一个矩形的长为3,宽为1;第二部分为圆环部分,大圆半径为3,小圆半径为2;第三部分为圆环内部的白色区域.在整个“黑白太阳”图标中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图标第三部分的概率为( )
A.eq \f(π,24+9π)B.eq \f(4π,24+9π)
C.eq \f(π,18+9π)D.eq \f(4π,18+9π)
解析:选B 图标第一部分的面积为8×3×1=24;图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面积为π×32=9π;图标第三部分的面积为π×22=4π.则此点取自图标第三部分的概率为eq \f(4π,24+9π).故选B.
3.朱世杰是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所著的《四元玉鉴》卷中“如像招数”五问中有如下一段话:“今有官司差夫一千八百六十四人筑堤,只云初日差六十四人,次日转多七人.”其大意为“官府陆续派遣1 864人前往修筑堤坝,第一天派出64人,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派出的人数比前一天多7人.”该段话中的1 864人全部派遣到位需要的天数为( )
A.9B.16
C.18D.20
解析:选B 根据题意设每天派出的人数组成数列{an},分析可得数列{an}是首项a1=64,公差d=7的等差数列.设1 864人全部派遣到位需要n天,则64n+eq \f(nn-1,2)×7=1 864,即7n2+121n-3 728=0,解得n=16或n=-eq \f(233,7)(舍去).故选B.
4.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n,x的值分别为3,3,则输出v的值为( )
A.15B.16
C.47D.48
解析:选D 执行程序框图,n=3,x=3,v=1,i=2≥0,v=1×3+2=5,i=1≥0,v=5×3+1=16,i=0≥0,v=16×3+0=48,i=-1b成立,a=57-15=42,n=0+1=1;a=b不成立,a>b成立,a=42-15=27,n=1+1=2;a=b不成立,a>b成立,a=27-15=12,n=2+1=3;a=b不成立,a>b不成立,a=15,b=12,a=15-12=3,n=3+1=4;a=b不成立,a>b不成立,a=12,b=3,a=12-3=9,n=4+1=5;a=b不成立,a>b成立,a=9-3=6,n=5+1=6;a=b不成立,a>b成立,a=6-3=3,n=6+1=7;a=b成立,输出的kb=6,n=7.故选C.
11.中国古代名词“刍童”原来是草堆的意思,关于“刍童”体积计算的描述,《九章算术》注曰:“倍上袤,下袤从之.亦倍下袤,上袤从之.各以其广乘之,并,以高乘之,六而一.”其计算方法是:将上底面的长乘二,与下底面的长相加,再与上底面的宽相乘;将下底面的长乘二,与上底面的长相加,再与下底面的宽相乘;把这两个数值相加,与高相乘,再取其六分之一.已知一个“刍童”的下底面是周长为18的矩形,上底面矩形的长为3,宽为2,“刍童”的高为3,则该“刍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
A.eq \f(39,2)B.eq \f(75,2)
C.39D.eq \f(601,8)
解析:选B 设下底面的长为xeq \b\lc\(\rc\)(\a\vs4\al\c1(\f(9,2)≤x10,是,输出的n=4.
答案:4
16.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蒲生一日,长三尺.莞生一日,长一尺.蒲生日自半,莞生日自倍.问几何日而长等?”意思是:“今有蒲草第1天长高3尺,莞草第1天长高1尺.以后,蒲草每天长高前一天的一半,莞草每天长高前一天的2倍.问第几天蒲草和莞草的高度相同?”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可求得第________天时,蒲草和莞草的高度相同.(结果采取“只入不舍”的原则取整数,相关数据:lg 3≈0.477 1,lg 2≈0.301 0).
解析:由题意得,蒲草的长度组成首项为a1=3,公比为eq \f(1,2)的等比数列{an},设其前n项和为An;莞草的长度组成首项为b1=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bn},设其前n项和为Bn.则An=eq \f(3\b\lc\(\rc\)(\a\vs4\al\c1(1-\f(1,2n))),1-\f(1,2)),Bn=eq \f(2n-1,2-1),令eq \f(3\b\lc\(\rc\)(\a\vs4\al\c1(1-\f(1,2n))),1-\f(1,2))=eq \f(2n-1,2-1),化简得2n+eq \f(6,2n)=7(n∈N*),解得2n=6,所以n=eq \f(lg 6,lg 2)=1+eq \f(lg 3,lg 2)≈3,即第3天时蒲草和莞草长度相等.
答案:3
卦名
符号
表示的二进制数
表示的十进制数
坤
000
0
艮
001
1
坎
010
2
巽
011
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全国版202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四统计统计案例理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全国版202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五数学文化文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全国版2021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九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理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