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3 太空一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3 太空一日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3 太空一日
上课素材背景链接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地面。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枚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一枚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上课笔记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人物心理、动作描写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领悟杨利伟严谨科学的态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爱国热情,探索宇宙奥秘的求知欲望。学习人物心理、动作描写的方法;领悟杨利伟严谨科学的态度。朗读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朗读音频、课件。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吧?(学生回答)是的,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有遨游太空的飞天梦,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终于实现了这个梦,登上了太空,“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航天员杨利伟,一起去《太空一日》游。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 350小时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2.生难字词(1)字音炽热(chì) 轮廓(kuò) 模拟(mó nǐ) 遨游(áo)严谨(jǐn) 稠密(chóu) 瞬间(shùn) 概率(lǜ)(2)词义【烧灼】是指高温炙烫。【瞬间】形容刹那间、须臾、一眨眼的工夫。【稠密】又多又密;数量多密度大。【严谨】形容态度谨慎、细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遨游】漫游,游历。【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惊心动魄】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指导朗读(1)老师领读重点段落:“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让学生听读。(2)指定学生读“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部分,让其他学生体会人物心理。2.整体感知听读课文,思考:(1)文章有哪几个小标题?【交流点拨】①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②我看到了什么;③神秘的敲击声;④归途如此惊心动魄。(2)太空一日,充满紧张与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相应的又有哪些心理活动或举止。【交流点拨】①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②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③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压力。④但随后发生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⑤接着飞船“嗵”的一声落地了。我感觉落地很重,飞船弹了起来。(3)找出文中体现航天员严谨、科学态度的句子。【交流点拨】①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②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③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④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1.近地时,飞船靠什么摆正的?【交流点拨】主伞变成双吊摆正飞船。2.描写飞船落地时,哪三个短语准确写出了落地顺序?【交流点拨】①距离地面5公里;②飞船距离地面1.2米;③飞船停住了。3.“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这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交流点拨】环境描写,写出了“我”经历生死攸关后内心的平静、沉着。4.历尽艰难的飞船成功返回,少不了“我”的操作。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交流点拨】“我”是一个冷静、沉着、勇敢、有毅力的中国优秀航天员。步骤四 品味语言 体会情感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交流点拨】表现了指挥大厅里所有人对杨利伟还活着而高兴欢呼,凸显了大家对同事生命安全的关心。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交流点拨】表达了“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战友亲人的思念之情。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1.总结课文通过“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返回,表现了航天员杨利伟不仅沉着、冷静、勇敢、有毅力,而且严谨。赞扬了我国航天技术的飞跃发展。2.拓展延伸查阅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交流点拨】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2008年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随着“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中国将依次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神舟十一号”飞船已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3.布置作业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觉得可取之处是本文的篇幅比较长,所以安排学生提前预习,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意;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其所蕴藏的思想感情。不足之处是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由于时间关系,忽视了他们对有关太空问题的解答;课堂教学中过于死板,应该放手让学生来提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预习检查,整体感知,文本探究,语句赏析,拓展延伸,课堂检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