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9104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59104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优质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优质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②说出血浆的主要成分、含量和主要功能。
③识别血细胞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
2.能力目标:
①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②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中的主要数据,给各种物质进行分类,从而推测血浆的功能。
③通过对红细胞颜色和形状的分析,总结并形成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本节学习,体会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形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②通过对动物细胞培养的资料分析,认识到人类对血液成分的认识并没有到尽头,形成科学无止境的观点。
【教学重点】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1.血浆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红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的观点的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过流鼻血或者受伤出血的经历吗?请举手。
血液存在于身体内的血管中,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来,可是同学们看过身体里血液的流动吗?
老师找到一种实验材料,小鱼,尾鳍薄而透明,可以观察尾鳍的血流,我们来看看。
(学生活动:分别观察斑马鱼和泥鳅尾鳍血液流动的视频)
(设计意图:对血液及血液流动建立直观印象)
2.血液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血液的流动和生物体生命的维持有没有关系呢? 和组织细胞的生活有没有关系呢?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血液对生命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重要却解释不清,比如,盖伦的灵气学说。为什么盖伦的说法和我们的认识大相径庭呢?
(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思考,现代知识的积累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到人们对血液的认识也经历了蒙昧的时期)
二、血浆的化学组成及作用(包括血清与血浆的区别)
1.血清与血浆的关系
血液离体以后,很快就凝固了,但是血块的周围有淡黄色的液体出现,叫做血清。现在医院里可以方便地对血清进行化验,请看化验单。分析血清的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那几大类?
(学生活动:分析并归类)
(设计意图:利用已有知识解读化验单)
加入柠檬酸钠等物质以后,静置一段时间,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也是淡黄色液体,这种液体的成分和血清相同吗?
(学生活动:比较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了解二者异同,为后面学习血型等知识做好铺垫。)
2.血浆成分与细胞化学成分相比较,血浆功能推测。
通过比较你能发现什么特点?由此你能做出怎样的推测?
(学生回答:种类相似,含量接近。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溶解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供给细胞生活。)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分析数据、大胆推测的能力。)
资料分析:科学家们在体外培养细胞时发现,必须给细胞提供足量的多种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但是绝大多数细胞的体外培养,需要在上述物质中补充一定量血清或血浆才能支持细胞的生长增殖,其中最常用的为小牛血清。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1、细胞的生长的确需要从血浆中获得必须的物质。2、对于血浆的成分,我们还有一些不太了解的地方,还有我们不完全了解的成分。)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分析,检验推测,进一步发现问题。让学生理解科学无止境。)
报告单上呈现的是关于血液的真相,但不是全部的真相。我们在人体面前,在大自然面前,永远都要保持谦逊审慎的态度!
三、血细胞的种类和作用
(一)红细胞
1.观察血涂片,描述红细胞的特点。
继续出示放大1200倍,4800倍的照片,识别细胞的形状。
(学生活动: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描述红细胞的特点是,颜色红、个头小、数量多、形状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与描述的能力,体会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2.上一章学习气体交换的时候,知道了氧气进入红细胞,红细胞的红与氧气什么有关系吗?
(学生活动:观察新鲜鸡血充氧实验。)
教师详细解释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形成身体细胞的蛋白质中,血红蛋白是被研究得最详细的蛋白质之一,血红蛋白是分子立体结构最早被弄清的分子之一。根据这项研究,人们已经掌握了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结合的原理。这也是血红蛋白分子最迷人的地方,当有一个血红素与氧结合,其他三个血红素更加容易与氧气结合,当他跑到氧气含量低的地方,二氧化碳高的地方时,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血红素的结构发生变化,变得易于氧气分离(用手心放乒乓球表示),就这样,血红蛋白携带着氧气,随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设计意图:深入细致地阐明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对红细胞功能的理解)
3.红细胞,无细胞核,一个红细胞内有2亿7千万个血红蛋白。其本质就是装满血红蛋白的袋子。红细胞为什么会有奇怪的形状——两面凹的圆盘状?与携带氧气有关吗?
(学生活动:分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推测红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设计意图:使用类比推理的思想,分析新问题,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4.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它是由什么细胞分裂而来的呢?——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了解红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的过程。)
(二)白细胞和血小板
1.白细胞
识别化验单上白细胞的种类,观察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的图片。总结白细胞的功能。
2.血小板
我们的身体有小伤口流血时,无关大碍,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观看血小板的作用视频。总结血小板的作用。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复杂而且微观的生理现象。)
四、课堂小结——血液的组成和作用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血液中不是有各种灵气,而是有多种成分执行不同的功能。血液是有生命的液体,是体内的超级物流系统,是流动的组织。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揭示主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优质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展示交流,释疑解惑,视野拓展,感悟提升,巩固训练,自我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设计思路,课前准备,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