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同步练习题,共3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


    2.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


    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增强地面保温


    解析:第1题,塑料大棚使得晚上大棚内的温度不会太低,日较差相对较小,而晚上温度高,蔬菜的呼吸作用比较强,消耗的能量比较多,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第2题,在大棚内洒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空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答案:1.C 2.C


    雾和霜都是由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凝结而成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气象台发布消息称,某地今天可能会出现霜冻,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日为阴天 ②该日为晴天 ③该霜冻最可能出现在白天 ④该霜冻最可能出现在晚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加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加大,水汽易凝结,干燥天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解析:第3题,晴朗的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下降幅度大,最容易产生霜冻。第4题,水汽的凝结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气温的下降,二是凝结核。


    答案:3.D 4.D


    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6.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


    A.②吹向① B.④吹向⑤


    C.⑤吹向④ D.④吹向②


    解析:第5题,②④两地位于沿海,③地位于内陆,故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第6题,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根据等压面可知,④地气压高于⑤地,故该季节盛行风向由④吹向⑤。


    答案:5.D 6.B


    气温是指距地面1.5米高度上的百叶箱内的温度,地温是指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两者均用摄氏度表示。读北京市气温和地温状况表,完成7~8题。


    北京市多年平均气温和地温年内变化表


    7.从距地面1.5米处到地下10 cm处的温度变化状况是( )


    A.先下降后上升 B.先上升后下降


    C.冬季先下降后上升 D.夏季先下降后上升


    8.据表分析可和( )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高于地温


    B.受地球内能的影响,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C.受比热的影响,地温的年内变化比气温小


    D.受接触面的影响,地表温度的变化幅度大于地下温度


    解析:第7题,从表中可知冬季(12、1、2月)从距地面1.5 m处到地下10 m处的温度是先下降后上升。第8题,从表中可知地表温度的年变化幅度为34.9℃,而地下5 cm和10 cm的地温变化幅度分别为31.8℃和29.6℃,故D选项正确。


    答案:7.C 8.D


    二、综合题(共40分)


    9.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20分)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________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4分)


    (2)完成海陆风气流(箭头)示意图。(4分)


    (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


    数据分析的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________(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4分)


    (4)分析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带来的影响。(8分)


    解析:解题时要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入手,分析出海、陆之间的温度差异,从而判断出气压差异,再得出近地面的风向。


    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 一天


    (2)如下图:





    (3)冬季 冬季风


    (4)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该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4.7
    -2.3
    4.4
    13.2
    20.2
    24.2
    26.0
    24.6
    19.5
    12.5
    4.0
    -2.8
    0 cm地温
    -5.1
    -2.9
    6.7
    16.1
    24.5
    28.2
    29.8
    27.8
    23.3
    15.8
    6.1
    -3.3
    5 cm地温
    -3.6
    -1.4
    5.1
    14.5
    22.3
    26.9
    28.2
    26.5
    21.1
    13.4
    4.6
    -1.9
    10 cm地温
    -2.0
    -0.9
    4.9
    14.1
    21.8
    25.7
    27.6
    25.5
    20.7
    13.0
    4.4
    -1.1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陆风
    2.3
    2.6
    2.1
    5.0
    7.0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81.0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精练,共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课时练习,共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练习,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