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了解邮票的相关知识。
2、让学生知道不同质量的信函邮资标准不同,寄往本埠和外埠的邮资不同,在此基础上学会根据邮资标准确定信件的邮资。
3、通过活动探究根据邮资数值寻找满足条件的邮票组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邮资标准采取分段计费法计算信件的邮资
教学难点:根据邮资数值寻找满足条件的邮票组合
教学准备:课件、邮票
一、导入新课:了解邮票的历史
1、同学们,说一说我们今天上的是什么内容呀?(生: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好!我们就从邮票的故事开始:
1836年的一天,爱丽丝.布朗收到一封很重要的信,可是她却不得不把信退还给邮差,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真实的原因是那时候邮费是由收信人支付的,因为爱丽丝.布朗支付不了昂贵邮费,只能把信退还给邮差。
2、英国人罗兰.西尔见到了这一幕情境,他想怎样才能避免邮差送了信却收不到邮费的情况,1840年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一便士黑邮票”。
3、邮票是用来干什么的呀?(生:寄信)那我就请你们帮帮我的忙寄两封信好吗?
二、计算邮资
(一)、100克内信件的邮资计算
1、从这两个信封上你看到了什么?第一封信是从哪里寄往哪里的?(生:从郴州寄往郴州),像这样寄往本地的信件称为本埠信件(课件呈现:本埠信件)第二封信是从哪里寄往哪里的?像这样寄往外地的信件会叫什么呀?(生齐答:外埠信件)
2、这两封信邮编、地址、收信人都写好了,可以寄出去了吗?(生:还没贴邮票)哦!差点忘了一个重要的事情,还没贴邮票呢?(课件呈现:分别给两封信都贴上80分的邮票,板书:邮费(邮票就是邮费))
3、现在两封信可以发出去了吧?(生1:可以了;生2:不可以,你认为发不出去的理由是什么?如果学生全答可以了,师:肯定其中有一封会被退回来,想想会是哪一封?为什么?)邮费与信件到达的地点有关。(板书: 地点)
80分
邮编:423000
郴州市北湖区燕泉路振宏通讯公司李军总经理(收)
郴州市苏仙区沿江路19号
邮编:423000
80分
邮编:100006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友邦商贸公司杨明主任(收)
郴州市苏仙区沿江路19号
邮编:423000
5、那这封信究竟该贴多少钱的邮票?请看邮政基本资费表(课件呈现邮政基本资费表,生:1.2元)
现行邮政基本资费表
同意吗?(生:同意)那好我们就换张邮票?可以了吗?(生:可以了)那我就将信件寄出去了啊!(课件呈现:将这封信重新贴好1.2元的邮票寄出,吞进邮筒又退了回来?
6、(稍作停顿,故作怀疑状)怎么退回来了,又会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能回答出来更好,回答不出来直接出示答案“超重”)
7、真聪明,超重了!这说明邮费还与信件的质量有关(板书:重量)。关于信函质量的资费标准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表格并配音:首重100克内的信件,每重2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不足20克按20克计算)
(2)这封信的质量是40克?邮费是多少?为什么?(每2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有2个计费单位,每个计费单位1.2元,所以邮费应为2.4元,板书:外埠 40克 2.4元)
(3)、我们贴上邮票寄出去试一试?(对了)
(4)、下面再请你们迅速的算出下面信件的邮费:
80分
邮编: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春风路恒盛百货公司杨红总经理(收)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建设南路40号
25克
邮编:412007
(板书: 外埠 25克 2.4元)
(5)、比较这两封信都是外埠信件,质量不相同,为什么邮费却会相同?(生:都是两个计费单位)
(6)、只要计费单位相同,邮费就相同,看下面的表格:
0.8 1.6 2.4 3.2 4.0
1.2 2.4 3.6 4.8 6.0
为什么老师将1—20可分为一段(生:1—20克都是一个计费单位),本埠1—20克的邮费是多少?本埠21—40克呢?为什么?大家一起说(生齐答)
(7)、口答:本埠35克邮费是多少?外埠80克?本埠72克?外埠81克?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邮费的多少与信件到达的地点、质量有关,一封小小的信件,要能正确的支付邮费还不容易哦!
(二)、质量超过100克信件的邮资计算
(1)、下面再请你们帮忙发一封信。邮费是多少呀?(生:没有质量)对!你们真细心!(课件呈现:信件的质量118克),多少钱的邮费?为什么?(生:7.2元; 6个计费单位,每个计费单位1.2元,总邮费6×1.2=7.2元,板书:外埠 118克 6×1.2=7.2元)(课件呈现:将信件贴好邮票发出去又退了回来)
邮编:622750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北川中学初一(3)班唐红同学(收)
118克
郴州市苏仙区沿江路19号
邮编:423000
(2)、(故作怀疑状)信为什么会退回来呢?错在哪里了?(生自由回答)
(3)、对!每2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适用于100克内的信件,100克外的信件如何计费,邮政资费表中还有一条(课件出示表格并配音:续重101克至2000克,超过100克的部分以每重10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不足100克按100克计算)。
(5)、说说看:这封信的邮费应该是多少?为什么?(生1:每100克为个计费单位,118克有两个计费单位,所以是2×2=4元,同意吗?生2:前100克,每2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5个计费单位,即5×1.2=6元;后18克,每10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1个计费单位,即1×2=2元,总邮费是6+2=8元)师:6元表示什么?2元呢?总邮费是多少?
(6)、看看是否正确?贴上邮票寄出去?(真棒)
(7)、快速的计算下面信件的邮费?
邮编:423000
郴州市北湖区北苑路百福园31号天地合商贸行李佳总经理(收)
328克
郴州市苏仙区沿江路19号
邮编:423000
(讲解板书:本埠 328克 7.6元)
(8)、贴上邮票,寄出去
(9)、刚才在寄信的过程中我们欣赏了一些漂亮的邮票,其实小小的邮票,方寸之间是一个大世界。(手动播放邮票欣赏)这是我国第一套生肖邮票,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四大名著《水浒》《西游》《红楼梦》《三国演义》邮票是一门艺术,它也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方寸之间,爱心无限。
三、邮票组合
1、在欣赏了一组邮票之后,我们继续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看到这张邮局分拣信件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生邮局的工人真辛苦!)(播放录音: 为了加快邮件的检索速度,邮局规定:邮寄不超过100克的信件,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 )
2、小组活动《贴邮票》
(1)、邮寄100克内的信件,最多只能贴三张邮票,只用80分和120分的邮票能满足所有的寄信需要吗?(学生凭感觉猜一猜,课件呈现:猜一猜)
(2)、有的同学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到底行不行,我们亲自动手贴贴邮票。(强调纪律和合作方式)
《贴邮票》
活动要求:A、每组4人,给四封不同地点、质量的信件
B、根据信封上的信息计算邮费并按要求贴上邮票(邮票的总面值刚好等于邮费,不能多贴)
每封信最多贴三张邮票,只有0.8元或1.2元的两种邮票
纪律要求:看看哪组合作得最好,速度最快!如果遇到困难,在事发那个在一边最后再去解决。
3、小组汇报
(1)、贴邮票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有的能贴有的不能贴)这样的信件有哪些?(告诉我地点、质量、邮费)
(2)、其他的信件都能贴出来嘛?说说看你是怎么贴邮票的?
(3)、请将你们贴好邮票的信件送到邮箱来。剩下的都是一些“难题”
(4)、思考:为什么4.0元、4.8元、6元的邮费没有办法按要求贴出邮票?
(5)、原因出在哪里?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邮票面值太小,将邮票的面值改大)
(6)、那最少要改成多大的?为什么?(将邮票面值改大,你会从多大面值的邮票开始考虑?为什么?)
(7)、2元的可以吗?你还能设计出其他面值的邮票使它能满足需要吗?
(课件呈现其他答案)
四、拓展提高
1、邮票中的分段计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说说看?
2、某些城市制定了阶梯式水量计价,我们来看看。看完后你有什么想法?
3、某食堂一个月的用水统计如下。算一算食堂这个月的水费是多少?你们都是这么多的钱?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实际上食堂比你们会节约水,你想为什么)
4、这样做能节省48元,更重要的是水是生命的摇篮,循环节约用水从身边小事做起,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资费标准(元)
本埠(县)资费
外埠资费
0.8
1.2
业务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元)
本埠(县)资费
外埠资费
信函
首重100克内,每重20克
(不足20克按20克计算)
0.8
1.2
业务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元)
本埠(县)资费
外埠资费
信函
首重100克内,每重20克
(不足20克按20克计算)
0.8
1.2
续重101-2000克每重100克
(不足100克按100克计算)
1.2
2
外埠邮资
1.2
2.4
3.6
4.8
6.0
80分邮票张数
0
0
3
0
1.2元邮票张数
1
2
0
3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本埠邮资
0.8
1.6
2.4
3.2
4.0
80分邮票张数
1
2
3
0
1
1.2元邮票张数
0
0
0
2
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_人教新课标,共3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谜语导入,出示邮票,联系实际,探究新知,全课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四)综合与实践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冀教版(四)综合与实践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汇报课前实践活动,计算邮资活动,设计邮票活动,联系生活,巩固应用,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 数学思考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 数学思考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