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期末1
展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小明家的电能表标有“3000revs/KW•h“,小红家的电能表标有“2000revs/KW•h”。所测量的1小时内,两电能表均转过6000转。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时间相同,所以两电能表消耗的电能一样多
B.在该时间段内,小红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多于小明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C.在该时间段内,小明家的电能表转的更快
D.在任何时候,小明家的电能表都比小红家的电能表转的更快
【考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分析】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中消耗的电能,根据电能表参数的含义进行解答。
【解答】解:AB、电能表转过6000转;则小明家电能表消耗的电能W1==2kWh,小红家电能表消耗的电能W2==3kWh,所以小红电能表消耗的电能多于小明电能表消耗的电能,故A错误;B正确;
C、由于1小时内,两电能表均转过6000转,所以电能表转的一样快,故C错误;
D、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中消耗的电能,电能表转的更快表示电流的功率大,由于小明家的电功率不一定大,所以小明家的电能表比小红家的电能表的转速不一定更快,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率的计算公式、单位换算以及电能表参数含义的理解与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目。
2,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如图是小希设计的家庭电路图,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电灯的安装及开关的连接是正确的
B.洗衣机接入三孔插座后电灯与洗衣机是串联的
C.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的连接都是正确的
D.用试电笔正确接触M和N点时,试电笔的氖管均不发光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直接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
(2)家庭电路中,各插座和各家用电器之间都是并联的;
(3)对于两孔插座是:左零右火;三孔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4)试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
【解答】解:A、家庭电路中灯泡的接法:火线直接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更换灯泡时,断开开关,切断火线,更安全;由图知,电灯的安装及开关的连接是正确的,故A正确,
B、洗衣机接入三孔插座后,电灯与洗衣机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的,所以它们是并联的,故B错误;
C、对于两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据图可知,两孔插座接到了零线和地线之间;图中三孔插座的左孔接零线,上孔接地线,右孔接火线,所以两孔插座的连接错误,三孔插座的连接正确,故C错误。
D、图中M点在火线上,所以试电笔接触M点,氖管发光;N点在零线上,所以试电笔接触N点,氖管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家庭电路中三孔插座、两孔插座、开关、灯泡的接法,并理解各种接法的原因是正确判断的关键。
3.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如图所示,把两个小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发现灯泡L1比灯泡L2亮一些。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L1比L2电流大 B.L1电压比L2电压大
C.L1电阻比L2电阻小 D.无法确定电流大小
【考点】实际功率
【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进行分析。
(2)灯泡的亮暗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根据灯泡L1比灯泡L2亮结合公式P=UI判断出电压的大小;根据欧姆定律判断出电阻的大小。
【解答】解:(1)已知两灯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特点可知:通过L1的电流和通过L2的电流相等;故AD错误;
(2)由于灯泡的亮暗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灯泡L1比灯泡L2亮一些,所以灯泡L1的功率大于灯泡L2的功率,
由于通过L1的电流和通过L2的电流相等;根据U=可知:L1电压比L2电压大,故B正确;
根据R=可知:L1电阻比L2电阻大,故C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关系,关键是根据灯泡的亮暗确定出电功率的大小。同时涉及到了欧姆定律的知识。
4.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上标“6V 3W”字样,R1为24Ω。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灯L恰能正常发光;当S1断开,S2闭合时,灯L的实际功率为0.75W,则知R2阻值为( )
A.48Ω B.60Ω C.96Ω D.132Ω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灯L与R1串联,灯L恰能正常发光则其两端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P=UI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两端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
(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电阻,当S1断开,S2闭合时,灯L与R2串联,根据P=UI=I2R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R2的阻值。
【解答】解:(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灯L与R1串联,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灯L恰能正常发光,
所以,由P=UI得,电路中的电流:
I=IL===0.5A,
由I=可得,R1两端的电压:
U1=IR1=0.5A×24Ω=12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
U=UL+U1=6V+12V=18V;
(2)灯泡的电阻:
RL===12Ω,
当S1断开,S2闭合时,灯L与R2串联,
由P=UI=I2R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IL′===0.25A,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72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R2的阻值:
R2=R﹣RL=72Ω﹣12Ω=60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要注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
5.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2018年4月16日,苏宁物流在南京某小区正式投放无人快递车,这是全国首个送货到家的无人车,也是国内首个可以实现室内室外场景无缝切换的无人车,不用人为控制,自己就能找到目的地,不仅能避让行人、车辆,还能自己乘电梯、叫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无人快递车是电动车,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B.快递车行驶过程中以快递车为参照物货物是运动的
C.快递车安装较多的轮子是为了增大其对地面的压强
D.快递车主动避让行人、车辆,这和蝙蝠一样利用的是回声定位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回声测距离的应用;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分析】(1)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2)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运动,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静止;
(3)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解答】解:A、无人快递车是电动车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故A错误;
B、货物随快递车运动,以快递车为参照物,快递车与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货物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快递车安装较多的轮子,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故C错误;
D、快递车主动避让行人、车辆这是像蝙蝠一样,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就可以对前方的物体做出判断,利用的回声定位,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快递车为背景考查了电动机的原理、减小压强的方法、参照物的选择、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等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6.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磁现象的分析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在条形磁铁周围撒上铁屑后轻敲玻璃板,所观察到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B.乙图中,地面附近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
C.丙图中,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与通电螺线管在该点的磁感线切线方向相同
D.丁图中,U形磁铁靠近磁极处的磁感线分布比较密,说明靠近磁极处的磁场比较强
【考点】磁感线及其特点;地磁场
【分析】(1)磁感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线,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而引进的线;
(2)地理的北极在地磁的南极附近;
(3)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感线的方向;
(4)磁铁的两极磁性强,磁感线密集。
【解答】解:A、甲图中,在条形磁铁周围撒上铁屑后轻敲玻璃板,所观察到的是铁屑的排列方向,而不是磁感线,故A错误;
B、乙图中,地面附近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故B正确;
C、丙图中,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与该点的磁感线切线方向相同,故C正确;
D、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说明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场越强,U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在靠近磁极处分布的比较密,说明靠近磁极处的磁场比较强,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磁感线、磁场的方向、地磁等有关问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7.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为了防止考试作弊,监考人员利用手柄式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如图),判断考生是否携带金属物体,和其工作原理相同的仪器设备是( )
A.电动机B.电磁铁C.电灯D.发电机
【考点】电磁感应
【分析】通过题目中告诉的信息明确金属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然后与选择项中各设备的工作原理相对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目中: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电流,可以确定该设备的制成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制成的,故A错误。
B、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故B错误。
C、电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故C错误。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要求学生能通过题意找出探测器的原理,并能正确掌握各用电器的原理。
8.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关于下列四个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装置闭合电路后磁针会偏转说明磁场能产生电流
B.利用乙实验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
C.利用丙实验能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
D.丁图中两磁极相排斥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考点】磁场;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电磁感应
【分析】(1)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是受到了磁场的作用;
(2)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叫做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3)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发生转动;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答】解:A、甲图是奥斯特实验,将通电导线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A错误;
B、乙图,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利用该原理制成了发电机,故B错误;
C、丙图,当导体中通以电流时,导体棒会在磁场中运动,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此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丁图,两个S极相互排斥,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磁知识相关实验的掌握,尤其是揭示电磁关系的三个重要实验: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电磁感应现象,均属于重点内容。
9.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分析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幅度太小
B.吹笛时手按不同的笛孔,其目的是改变音调
C.利用卫星进行导航,其信息传递的媒介与“B超”相同
D.声波和光波从空气射入水中时,速度都变快
【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频率与音调的关系;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
【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2)音调的影响因素是频率,响度的影响因素是振幅的大小;
(3)电磁波比超声波、次声波具有更强的穿透力,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的电视信号、手机信号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
(4)光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小于在气体中传播速度。
【解答】解:A、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是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其翅膀振动的幅度小,故A错误;
B、手按不同的笛孔可以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振动的频率来改变音调,故B正确;
C、卫星导航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B超”是利用超声波,故C错误;
D、声波从空气射入水中时,速度变快;光波从空气射入水中时,速度变慢,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为有关声的知识的综合题,要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等,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10.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我国的北斗七星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消息是利用( )
A.电磁波B.次声波C.超声波D.红外线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
【分析】导航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导航仪、地面端的中心控制系统、导航卫星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解答】解: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信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波的传播,掌握导航卫星的工作原理即可正确解题。
11.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有一种压电塑料薄膜,在压力作用下表面会产生电压,则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换情况是( )
A.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内能转化为电能D.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考点】能量的转化
【分析】根据题干中“在压力作用下表面会产生电压”可判断其对应的能量转换。
【解答】解:由题知,“压力作用下表面会产生电压”,这一过程中消耗机械能,获得电能,因此,其能量的转换情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问题,理解压力作用的过程是一个消耗机械能的过程是关键。
12.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的储藏量很大,直到现在煤在我国仍作为第一能源。煤中能量从根本上说来源于( )
A.地热与地压的作用
B.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C.细菌的分解和侵蚀作用
D.地球与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
【考点】能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在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解答】解: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植物死后,其尸体的一部分被腐生细菌或是真菌分解,剩下的植物的这些残骸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形成了煤炭,所以,煤中储存的能量来源于植物,植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或光能),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植物的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可结合着光合作用的实质掌握。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8分)
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在家庭用电器中,台灯与开关的连接方式是
联,微波炉与电饭煲连接方式是 (选填“串”或“并”)。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分析】串联与并联是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并联的各电路元件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串联的各电路元件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开关与它控制的电路元件是串联的。
【解答】解:开关控制灯泡的亮灭,故台灯与台灯的开关的连接方式是串联的;
家庭电路里的微波炉与电饭煲等用器的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因此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故答案为:串;并。
【点评】知道电路元件的连接方法、知道各连接方式的特点即可正确解题。
14.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如图所示是家庭常用的电子式电能表表盘。表盘上“3200imp/(kW•h)”表示每耗电1kW•h指示灯闪烁 次。小明将某家用电器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工作1h,电能表指示数闪烁了320次,该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是 W,这个家用电器可能是 (选填“电热水壶”“台灯”或“电视机”)。
【考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3200imp/(kW•h)”不是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指示灯闪烁3200次,可求指示灯闪烁320次消耗的电能,根据公式P=可求该用电器的电功率,进而确定该用电器是什么。
【解答】解:“3200imp/(kW•h)”表示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3200次,
电能表指示灯闪烁320次,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W=kW•h=0.1kW•h,
该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P===0.1kW=100W;
电视机的功率在100W左右,电热水壶的功率比较大,在1000W左右,台灯的功率约为40W,因此该用电器可能是电视机。
故答案为:3200;100;电视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电能表的参数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首先理解参数的真正含义,根据灯闪烁的次数计算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根据电能和时间计算出功率,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统一。
15.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在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家中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选填“串”或“并”)联的。当关掉电路中的一盏电灯时,其他的电灯和用电器 受到影响(选填“会”或“不会”)。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
【分析】(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之间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解答】解:(1)在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
(2)家中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用电器,它们在使用时互不影响,所以其连接方式是并联;
当关掉电路中的一盏电灯时,其他的电灯和用电器不会受到影响。
故答案为:220;并;不会。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家中用电器为了相互不影响而采用了并联的连接方式,属于基础知识。
16.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特点:(1)通电螺线管其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 ;(2)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极性与 和 有关;(3)磁场的强弱与 、 和 有关。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分析】条形磁体周围磁感线的形状是纺锤形的,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磁感线的形状,可得出结论;
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绕向这两个因素有关,若只改变其中的一个,磁场方向发生改变;若两个因素同时改变,磁场方向不变。
螺线管的磁场强弱与螺线管中的电流大小、线圈匝数、螺线管中是否插入铁芯有关。
【解答】解: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特点:
(1)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的排布情况和螺线管周围磁感线的形状,可以确定通电螺线管周围磁感线的形状是纺锤形的,这与条形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相似。
(2)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和线圈的绕向有关,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定,即: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3)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的影响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是否有铁芯插入;电流越大,匝数越多,有铁芯插入,磁场越强。
故答案为:周围磁场分布相似;电流方向;线圈的绕向;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是否有铁芯插入。
【点评】本题考查了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特点,便于更加深入的研究了电流的磁效应,在物理学习中不能只注重了结论的学习,还要注意过程的学习。
17.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频率为52.5MHz,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
【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
【分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都是3×108m/s;真空不能传声,则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0m/s。
故答案为:3×108m/s;0m/s。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速度和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18.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常见的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某品牌的太阳能热水器,其集热管接收太阳光照射时的有效面积是2m2,贮水箱中盛水100L,在晴天能接收到的太阳能平均辐射强度R=300J/(m2•s),它表示1m2面积上1s接收到的太阳能为300J。若在太阳光下照射70min,则该热水器接收到的太阳能 J,如果所接收到的太阳能全部被水吸收,则贮水箱中的水温可升高 ℃。
【考点】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量计算
【分析】(1)根据公式:m=ρ水V,把数值代入公式可求得水的质量;
(2)太阳能热水器每平方米面积上一秒内接收到的太阳能为300J,其有效面积是2m2,照射70min,所以,可求出接收到的太阳能;再根据公式:Q=C水m△t,代入数值,可解答贮水箱中的水温可升高值。
【解答】解:(1)根据公式ρ=可得,水的质量为:
m=ρ水V=1.0×103kg/m3×0.1m3=100kg。
(2)由题意得:
Q吸=2m2×300J/(m2•s)×70×60s=2.52×106J;
由Q吸=cm△t可得水升高的温度:
△t===6℃。
故答案为:2.52×106;6。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量的计算,本题与生活相连,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计算时公式变形、单位变换要正确。
三.作图题(每题7分,共14分)
19.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如图,请将三孔插座、保险丝、灯泡、开关正确连入到家庭电路中。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解:(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点评】掌握家庭电路的灯泡、开关、三孔插座、两孔插座、保险丝的接法,同时考虑使用性和安全性。
20.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1820年,安培在科学院例会上做了一个小实验,引起与会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如图所示,他把一个螺线管从中间用细丝线沿水平方向悬挂起来,使之能够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然后,给通电螺线管通电,当通电螺线管静止后,两端总是指向南北方向,并且螺线管的左端指到南方,请你在图中标出螺线管的N极和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考点】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分析】由地磁场的特点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判出螺线管的磁极,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出电流方向。
【解答】解: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因通电螺线管静止时左端指南,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通电螺线管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则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由螺线管的左侧流入、右侧流出。如下图所示:
【点评】安培定则共涉及三个方向:电流方向、线圈绕向、磁场方向,告诉其中的两个可以确定第三个。其中磁场的方向往往与小磁针的NS极或磁感线的方向联系在一起,而电流方向经常与电源的正负极联系起来。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8分,共32分)
21.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微波是一种很有“个性”的电磁波: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无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微波碰到含有水分的食物,其能量大部分被食物吸收。过量的微波辐射对人体有害。微波炉的外壳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装食物的容器则用绝缘材料制成。微波炉内的磁控管能产生振动频率为2.45×109Hz的微波,直达食物内部5cm深,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振动,剧烈振动产生大量的热能被食物吸收,于是食物“煮”熟了。用微波炉烹饪的速度比其它炉灶快4至10倍,热效率高达80%以上。
(1)微波炉内产生的微波属于 。
A.声波 B.电磁波 C.超声波 D.红外线
(2)家庭使用微波炉工作时,实现的能量转化的过程是 。
(3)微波炉在使用时,食物不能用金属容器装入后放进炉内加热,试根据短文内容简述其原因: 。
(4)与其它灶具相比,微波炉烹饪速度快且热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
【分析】(1)根据题文中的信息:微波是一种很有“个性”的电磁波,可知微波炉内产生的微波属于电磁波;
(2)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振动,剧烈振动产生大量的热能被食物吸收,于是食物“煮”熟了,由此可知其工作时能量转化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3)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无法吸收或传导它,所以食物不能用金属容器装入后放进炉内加热;
(4)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①微波炉的外壳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装食物的容器则用绝缘材料制成,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无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②微波炉内的磁控管能产生振动频率为2.45×109Hz的微波,直达食物内部5cm深,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振动,剧烈振动产生大量的热能被食物吸收,于是食物“煮”熟了,以上两点就是微波炉烹饪速度快且热效率高的主要原因。
【解答】解:(1)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微波是一种很有“个性”的电磁波,可知微波是一种电磁波,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2)微波炉工作时,其产生的电磁波,使食物的水分子随之振动,剧烈振动产生大量的热能被食物吸收,内能增加了,所以能量转化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3)根据题文中的信息可知,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无法吸收或传导它,所以食物不能用金属容器装入后放进炉内加热;
(4)由题文的信息,微波炉的外壳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装食物的容器则用绝缘材料制成,所以微波在金属外壳、食物容器上几乎不消耗能量;微波能直达食物内部5cm深,食物的内部和外部几乎同时变熟,其能量大部分被食物吸收,所以微波炉烹饪速度快且热效率高。
故答案为:(1)B;
(2)电能转化为内能;
(3)金属材料只反射,不吸收和传导微波能量,食物无法获得能量;
(4)①微波可以穿过绝缘材料,不会消耗能量,直接把能量传给食物;②微波能直达食物内部5cm深,在食物内、外部同时加热,其能量大部分被食物吸收。
【点评】本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学生解答此题前要认真的审题、充分理解题意、由题干获取足够的信息。
22.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如图所示,这是物理学家焦耳设计并制作的实验装置。装置中的两个配重重力不等,释放后大配重下降,小配重上升;通过反复对调左右两个配重,会使动叶轮不停地转动,从而导致热量计中水的温度上升,实现能量转化。实验中科学家某次测得数据如下:
小配重重力G小=100N,大配重重力G大=520N,每升降一次配重各自移动的距离h=1m,热量计中水的质量m=500g,升降次数与水温变化的关系:
(1)请计算配重升降一次对动叶轮做功是 J。
(2)水温度升高0.2℃相当于吸收了 J的热量。
(3)在该实验中 转化为 能,根据第一组数据减小的机械能 增加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本实验中的误差来源于 (写出一条即可)。
(5)焦耳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率先提出了 定律。
【考点】能量守恒定律;功的计算;热量的计算
【分析】(1)已知大配重下降,小配重上升,合力为420N,根据W=Gh求得配重升降一次对动叶轮做功;
(2)利用W=Gh计算消耗的机械能,Q=cm△t来计算转化为的内能。
(3)机械能转化为的内能,包括水的内能和摩擦生热产生的内能。
(4)实验中的误差主要来自克服摩擦做功。
(5)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可做出解答。
【解答】解:(1)小配重重力G小=100N,大配重重量G大=520N,合力为420N,
每升降一次配重各自移动的距离h=1m,即绳子一端移动的距离是1m。
所以一次对动叶轮做的功为:
W=G•h=420N×1m=420J;
(2)由表格知,升降一次水温升高0.2℃,
水吸收的热量是:
Q=cm△t=4.2×103J/(kg•℃)×0.5kg×0.2℃=420J;
(3)在实验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的内能,包括水的内能和摩擦生热产生的内能。根据第一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减小的机械能等于增加的内能。
(4)由于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本实验中的误差主要来源于克服摩擦做功消耗一部分能量;。
(5)由物理史实可知,焦耳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率先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
(1)420;(2)420;(3)机械能;内;等于;(4)克服摩擦做功;(5)能量守恒。
【点评】本题考查能量转化和热量的计算的有关问题,关键知道能量是守恒的。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不变的。
23.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如图所示,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装置,铜棒ab和灵敏电流表组成一个闭合电路。
(1)使铜棒ab竖直上下运动,电流表指针 (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
(2)要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铜棒ab应做 运动,这是 现象,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 。
(3)保持磁感线方向不变,要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应改变 。
(4)要增大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考点】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分析】解答此题需要知道以下几个知识点:
①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电路应该是闭合的,并且是部分导体,还要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③感应电流的方向和什么因素有关?感应电流的方向和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导体的运动方向,一个是磁场方向,这两个因素中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就会发生变化;若两个因素都发生变化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不会发生变化;
④电磁感应现象有什么应用?我们生活中的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1)使铜棒ab竖直上下运动,正好和蹄形磁体中磁感线的方向一致,铜棒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表的指针就不发生偏转;
(2)要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即要让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就要让铜棒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水平向左、向右,或者斜向上、斜向下都可以切割到磁感线,这是电磁感应现象,利用它人们发明了发电机;
(3)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保持磁感线方向不变,要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应改变改变导体棒的运动方向;
(4)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运动的速度、磁场的强度有关,增大导体运动的速度、增大磁场强度能增大感应电流,从而增大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
故答案为:(1)不会;(2)切割磁感线;电磁感应;发电机;(3)改变铜棒的运动方向;(4)增大导体运动的速度、增大磁场强度。
【点评】此题对于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做了一个详细的考查,需要学生对于电磁感应现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是一道好题。
24.初中物理九年级下苏科版期末卷1 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
(1)请根据实物图在方框丙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 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S后,灯L2亮,灯L1几乎不亮,说明此时灯L2的电功率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灯L1的电功率,同时也可判断这两盏灯的电阻 (选填“相同”或“不同”)。
(4)当滑片P移动到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此时灯L2的电功率是 W。
【考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1)分析实物图,确定电路的串并联性质,明确电流的流向,再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并且要求电路图与实物图相对应。
(2)在连接实物图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要位于最大阻值处。
(3)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用公式P=I2R分析电功率的大小。
(4)根据图甲电流表选用的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根据P=UI求灯L2的电功率。
【解答】解:(1)根据实物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经开关S、灯泡L2、电流表、灯泡L1、滑动变阻器回负极,电压表并联在灯泡L2两端;如下图所示: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要位于最大阻值处,即滑片P应移至a端。
(3)闭合开关S后,灯L2亮,灯L1几乎不亮,因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此时灯L2的电功率大于灯L1的电功率;
甲图中,两电灯串联,电流相等,而两灯的功率不同,根据P=I2R可知,这两盏灯的电阻不同;
(4)图乙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2A,
电压表示数为2V,即L2两端的电压为2V,此时灯L2的电功率为:P=UI=2V×0.32A=0.64W。
故答案为:(1)见上图;(2)断开;a;(3)大于;不同;(4)0.32;0.64。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电流表读数及额定功率的计算,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大。
升降次数
1
2
3
4
5
6
温度变化/℃
0.2
0.39
0.59
0.78
0.98
1.18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2W,故D错误,【答案】A,【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较易)(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较易)(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A,【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