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3示范课教学PPT课件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三12 论睁了眼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三12 论睁了眼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习目标,作品简介,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观点之辨,文内之辨,艺术之辨,现实之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我国文学界,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是我们的“民族魂”。他曾经带我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过《故乡》,见到过《阿长与山海经》,结识过《孔乙己》。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跟随鲁迅的笔触,领会鲁迅长久萦怀的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思考。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研读作品,能了解并深刻认识到“瞒和骗”这一国名劣根性的历史根源和实质,并能结合作品和现实做出自己的评价;2、通过研读和探讨,能理解“睁了眼看”的深刻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探究,联系已学过的作品,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
1918年5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1919),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先生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1—5自然段)先写为文的缘起,即看虚生先生的时事短评有感而作。
(6—11)首先,从男女婚嫁的视角批评“大团圆思想”,认为才子佳人小说是作家“闭上眼睛”对中国婚姻的缺陷所作的补救。其次,从《红楼梦》或续或改的结局处理方式上说明这种流弊对小说的影响。再次,以宣扬“善有善报”的元杂剧为例,对“大团圆”思想的延伸进行批判.。最后,指出关羽、岳飞的被杀,因有“彰明的史实,瞒不下”,便“别设骗局”,也仍是“大团圆”结局流毒的表现。
(12—14自然段)这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精髓所在。鲁迅开出了根治“瞒和骗”痼疾的药方。
中心论点:中国文艺即为“瞒和骗”。
1、鲁迅是如何深刻地揭示“瞒和骗”的文学传统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的?
鲁迅把“瞒和骗”的文艺与“瞒和骗”的国民性结合起来考察,十分精辟的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运动规律,说明“瞒和骗”的文艺源于“瞒和骗”的国民性,反过来又推动“瞒和骗”的国民性进一步扩张,以致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2、“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文艺与国民精神的辩证关系: 首先是国民精神决定文艺的风貌, 文艺反映国民精神, 或者至少打上国民精神的烙印。 其次是文艺对于国民精神的积极影响和反作用。 鉴于文艺作品的这种客观效果, 人们不能不提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问题。鲁迅的“灯火”论正是要启示作家以健康向上的思想塑造国民灵魂、培育国民精神、引导我们民族以健全的人格卓立于世。他本人就是这样做的。 《药》 、《明天》、《鲁迅小说自选集》
本文体现出鲁迅杂文的风格特征:
论旨明确,见解深刻;善用比喻,多有暗示;句式参差而富于变化;语言犀利,口语和文言并用,庄谐并出,准确朴实;描摹世态人心,无不淋漓尽致,穷形极相。
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穿透力探究:“瞒和骗”的思想除了提现在文艺作品中,是否还潜藏在了我们日常的思维意识中了呢?请举出现实生活中我们耳闻目见的事例来说明。
用文中的观点分析《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不少于400字。
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必修三14《老残游记》自叙备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老残游记》自叙,导入新课,走进作者,写作背景,梳理文章结构,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三第四单元 五彩文章12 论睁了眼看示范课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走进作者,写作背景,梳理文章结构,整体感知,睁着眼看亦即正视,总结全文,文人向来多不敢正视,必须敢于正视,谢谢大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必修三13 送穷文备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段,使让引拉,谢谢大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